裝甲運兵車在機械化戰爭中扮演的角色絲毫不比坦克差,因爲它的存在才讓步兵能夠跟得上坦克快速進攻的步伐,同時還能提供必要的防護。美國在二戰期間就大量投入運兵車,後期還以M18坦克殲擊車底盤研製了M39運兵車,不過M39本身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裝甲防護不足等,二戰結束到60年代,美國又先後研製了M75和M59兩款裝甲運兵車。

M75裝甲運兵車

M75是爲了取代M39而研製的,當時M39受制於底盤結構,在運輸能力上達不到美軍期望,士兵只能從車頂出入,沒有兩側或尾部艙門,頂部開放式結構缺少必要的防護等等。M75的研製工作在1945年9月開始,次年獲准生產原型車測試,在1952年開始量產服役。

M75是以M41輕型坦克改裝而來,兩者底盤零部件通用程度高。運兵車的發動機位於車體右前方,一臺水平對置風冷6缸發汽油發動機提供動力,它在2660轉/分鐘的情況下可以輸出295馬力,能夠讓運兵車達到69千米的最大時速。行走結構也和M41坦克基本相同,負重輪5對,前置主動輪,有3對託帶輪。

M75裝甲運兵車

駕駛員位於發動機左側,後部是車長陣位,車長有一座指揮塔,有6具潛望鏡,頂部安裝一挺M2重機槍,機槍攜帶1800發子彈。後部是乘員艙,這裏可以搭乘10名士兵,士兵們通過車尾的兩扇獨立艙門出入,乘員艙內還存放一具M20火箭筒以及10發火箭彈。

在裝甲防護方面,M75採用焊接鋼裝甲,厚度在25~50毫米不等,並且頂部爲封閉式,士兵們能得到更好的防護,全車滿載時重量約19噸。

M75裝甲運兵車

M75是一款可靠的運兵車,總共生產了1700多輛,生產過程中爲了降低成本還削減了減震器數量,除了美軍自用之外,還將一部分援助給了比利時。不過M75本身重量太大,沒有兩棲能力,外形輪廓也很大,發動機進氣口不合理,這些都削弱了運兵車的性能。

在M75還沒有量產的1951年,它的繼任者M59就已經開始研發了,M59是以T59原型車發展而來,在1953年被正式命名爲M59。

M59裝甲運兵車

該車爲了進一步降低成本而使用了很多民用卡車部件,例如它的發動機就是兩臺GMC 302型6缸直列汽油發動機,單臺發動機在3600轉/分鐘時能輸出146馬力,這套動力系統可靠性不如正兒八經的軍用配置,並且最大行駛速度只有51.5千米每小時,不過M59具備兩棲能力,可以在平靜的水面以6.5千米的時速前進。

M59的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方,車長在他的右側,駕駛員還配有紅外夜視潛望鏡,車長則有一座M13指揮塔,不用露出身體操作機槍,後方的乘員艙內可以搭乘10名士兵,除了尾部的出入門,頂部也增設了艙口。

M59裝甲運兵車

M59的裝甲防護與M75相比被大大削弱,裝甲防護只有9~25毫米,採用焊接鋼裝甲,不過對於運兵爲主的車輛來說已經足夠。

美國生產了大約6300輛M59,還發展出M84自行迫擊炮,除了美軍使用,還有包括巴西、委內瑞拉、土耳其、越南等8個國家使用了這款裝甲運兵車。

M59裝甲運兵車

從美國的裝甲運兵車研發來看,M75和M59都只是過渡型號,或者說是技術探索下的產物,因爲相鄰幾代運兵車的研發太過於密集了,M39運兵車是1944年研發的,使用中發現了大量的問題然後在1945年研發了M75,M75本身也不怎麼成功,還沒有量產就開始研發替代者M59,M59的產量倒是不錯,但是動力系統太弱、水上機動能力差,讓它在實際運用中並不能滿足軍隊需求。

M113裝甲運兵車

就在M59服役後沒多久,一代神車M113也逐步走向成熟,在1960年開始服役,M113僅從外形上就能看出它和M59、M75這些前輩有着技術上的傳承關係,可以說它將前輩的優點都繼承了下來,同時又融入鋁合金裝甲這樣的新技術,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有側甲防護較弱這樣的問題,但該車確實是一款成功的裝甲運兵車,它發展出一個龐大複雜的裝甲家族,各類型號總產量超過8萬,而且至今仍然活躍在多個國家,戰場上也經常看到它的身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