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榨1000萬騎手!美團市值蒸發1.2萬億,股價9連跌創年內新低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亂翻書

來源:亂翻書(ID:luanbooks)

你願意爲一單外賣付出多少錢?

小哥送一單外賣應該拿多少錢?

北大社會學博士送外賣那篇文章是升級版的困在系統中,講數據時代的零工經濟看起來很自由,實際勞動控制還是爲資本服務。技術沒有帶來解放而是壓榨,而且變得更隱祕和數字化。

核心就是一個字,卷。

“2018年我覺得換工作可能是一種反抗方式,但我現在已經不這麼認爲了,因爲大家都在做平臺,都是零工經濟,你自以爲走出一個牢籠,實際可能是進入一個新的牢籠。”

其實卷的零工經濟不止是外賣員,騎手,圖文/短視頻作者,司機,快遞員,UP主,大家都是新經濟大家庭。外賣員可能發現一條近道節省了幾分鐘,然後很多騎手都會跟着改變路徑,“這相當於是系統中的一個漏洞,很多人都這麼做了以後,平臺也發現了,它就會給你壓縮時間,堵上這個“漏洞”。最後可能就導致原先的30分鐘變成25分鐘。”

學校裏的那條捷徑,有人走後有更多人走被系統識別到,系統會把超預期慢慢變成規則,然後逼迫着騎手,圖文/短視頻作者,司機,快遞員,UP主不停繼續超預期,不斷內卷。

系統、平臺和勞動者,本質上還是怎麼管勞動者的問題。現在零工經濟裏面,勞動者的保障缺乏關注,這其實不是算法問題而是社會公共服務問題。如果覺得資本賺到超額利潤了,可以對平臺課重稅完成社會財富二次分配。或者像騰訊那樣主動掏500億出來解決社會問題也行。

知乎網友青山布衣算了下帳:

美團2020年餐飲交易額4889億,歸屬美團的佣金收入爲586億,佔交易額的12%;

除了佣金,再加上其他服務收入,美團餐飲總收入663億;

其中支付給騎手487億,佔餐飲佣金的83%,佔餐飲總收入的73%。

粗略的可以看作,你去店裏面直接喫價格是42.26元,你在美團上點外賣花費48.89元。你覺得你能接受嗎?然後美團給到騎手4.87元,大體上是這樣。

其實錢都是從二級市場賺的。。

回到文章,討論支撐點之一是覺得外賣員一單收益從2018年的8塊變成現在的5塊不合理。

那如果定量討論一下,小哥送一單外賣應該拿多少錢是合理的?

定價有三個邏輯:騎手跑路過程體力和工具成本消耗,成本加成;另外是消費者願意付多少和騎手願意接受多少,價值定價;第三個是對標國外同服務者或國內其他藍領用工,競爭定價。

現在來看對標發達國家這個服務肯定是低估了,所有環節裏面佔便宜最大的是消費者,平臺佔了其次的便宜,騎手其實也覺得還能接受。如果回到合理定價,那應該的結果是大部分人點不起外賣,商家供給和消費者、外賣騎手全部都變少纔是合理的。

互聯網公司以平臺的名義逃避僱傭關係裏的僱主責任,這是新型生產關係裏的責任劃定還沒定好,這時候到底是要維護哪方面的利益?

現在平臺明顯是站在消費者利益角度這邊的,所以這個公平是大衆情感訴求還是騎手訴求?如果爲了心中的這樣一個正義,那結果可能是損害了所有參與方。

如果勞工要反抗,靠什麼爭取自己權益?

想要單位時間更多回報或者更少付出,一個是組織工會,分散的個人面對大公司是沒有議價權的,只能被無限壓榨,只能讓這些服務者組織起來上街,但好像也沒人敢說。而且美國的外賣網約車和amazon倉庫都沒有能成功建立工會,新模式下可能也需要新的工會形式。

第二條路就是自強則萬強,增加個體的談判權,你隨時可以走但是基於自身的獨特價值上。但問題可能是很多外賣員本身不具備什麼獨特生存技能,從機會成本來看,他其實完全可以選擇在家種地或者進廠打工做保安,他最後選的是外賣說明對他當下可能已經是一個更優選了。

所以現在普遍的解決方案是。。輿論風暴加監管歸位。

亂翻書請教了同在北大學社會學的陳同學,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回答是:

歸根結底,定價還是遵循市場邏輯,外賣工作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就業,也不排除月入過萬的外賣小哥,但這不意味着我們就可以忽略勞動過程中的勞工權益保障問題,對於新的數據時代生存方式而言,對其的理解和監管相比傳統工廠的僱傭制顯然滯後了許多。

問題的本質在於,原本由政府運營負責的公共基礎設施,隨着數字化的科技發展,越來越轉爲私人企業進行建設和運營——

一方面,互聯網的網絡效應、零邊際成本的特點總是會使底層基礎設施向壟斷的方向發展——這一定程度上也會提高社會效益,但隨之而來的是競爭性減弱、平臺話語權過大,這需要社會和政府的更多監管;

另一方面,企業的盈利性質和基礎設施的公共屬性矛盾,此時特別需要監管者重新界定和規範公共和私人權力的邊界,平臺也應認識到自己基礎設施的角色,與政府一道承擔公共責任,尋找可持續的、尊重勞動者的解決方案,而非以中立的角色置身事外。

回到定量討論來看,半個小時的人力服務,如果換做保潔和網約車,5塊應該都是不合理的。如果沒有平臺和外賣員,大部分人按說都不會以如此低廉價格享受到外賣服務,30分鐘的服務費外賣小哥應該拿多少錢纔是合適的?

如果讓騎手自己競價該拿多少錢是不是更合適?

知乎看到一個Uber司機的故事說,在加州公投uber司機算不算正式員工之前,uber爲了證明司機不是正式員工,修改了定價規則,讓司機自由競價而不是指定價格。結果整體上的價格非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也就是司機之間相互殺價,把價錢卷下去了。

相似的案例在國內也發生過。紅星新聞上個月做過篇報道《滿幫集團被傳IPO背後司機的搶單焦慮:信息透明瞭 收入降了》,運滿滿和貨車幫相當於長途貨運大貨車領域的滴滴,在平臺上運單信息透明,價格競爭被赤裸裸地揭開在衆人面前後,僧多粥少,貨主的議價能力在這個過程裏不斷增強。貨車司機“以前一個月能賺兩萬多吧,後來用平臺接活兒,每個月少了五六千。”貨主壓價壓得比較低,但是他不管壓得多低,都有司機搶單——因爲司機多。如何展示貨源信息,是算法也是生意,司機想要拿到單,這一痛點成就了滿幫集團的會員制。

如果美團也讓騎士自己選擇時間和單價,是不是會更好?

答案大概率是也不會。讓騎手和uber司機自己定價,一是效率不夠高,要來回討價還價;二是博弈論決定了會內捲到一個極限價格。

之前跟美團同學聊時候,其實運力緊繃這個問題也不是真的無解,就看消費者是否願意提前點餐。比如今天晚上就把明天中午想喫的東西訂好,然後商家有充足時間來做,騎手不至於到店空等,系統對配餐的路線和時間都可以有更合理的規劃。。預約點餐這個功能很早就有,但是一直很少人用。

最後調查一下,你願意爲一單外賣付多少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