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第三版。

資料圖片

位於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塔和紀念館。

新華社記者 楊 青攝

掃碼觀看視頻

沒想到,本報記者去遼寧丹東的打卡之行,是從偶遇一位老人開始的。

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裏,這位老人坐在輪椅上,身後的年輕人推着她緩緩移行。老人使勁睜大眼睛,往牆上打量。

“您也是來參觀的?”記者問。

“不是。”老人輕聲說,“我來找人,找我的指導員。”

老人是一名文藝兵,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她的指導員不幸犧牲了。她來紀念館,是想在展陳中找到指導員的名字。

這座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是全國唯一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歷史的專題紀念館。改擴建後,展陳面積7879平方米,展出文物1600多件。走進序廳,迎面是一片曙光色,隨後色調忽變,似乎戰爭的陰雲正在逼近。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出兵干涉,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同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在紀念館,記者遇上一羣小學生,他們圍在一面英雄照片牆前,聽講解員娓娓道來——

美軍“雙料王牌”飛行員費席爾駕駛的飛機被擊落,他成了俘虜,卻並不服氣。費席爾提出一個要求:見見擊落他的對手。當19歲的志願軍飛行員韓德彩出現在他面前時,他目瞪口呆。

“你酬金多少?”費席爾問韓德彩。

“五萬萬!”韓德彩伸出5根手指。

“五萬萬美金?”

“五萬萬顆人民的心!”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1950年11月22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報道《站在國防最前線的安東市人民》。文中寫道:“在美國飛機的不斷威脅下,安東市的工人們正更加積極地繼續進行生產。國營第八橡膠廠全體工人在‘用生產戰勝敵人’的雄壯口號下,不僅提高了產量,並使質量達到百分之百的標準。”

安東,就是今天的丹東。丹東與朝鮮一江之隔,是抗美援朝戰爭後方的最前沿。當年,英雄的丹東人民喊出心聲:“要人給人,要物給物,要血給血,要什麼給什麼,要多少給多少。”

抗美援朝精神已成爲這座邊城的血脈。國有難,召必至。70年後,丹東人民作出同樣的選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防護服等抗疫物資告急。農曆正月初二,遼寧緊急召開防疫物資調度會,呼籲企業捐助防護服救急。丹東企業家們毫不猶豫舉起了手,海合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偉就是其中之一。

作爲輕紡名城,丹東紡織產業基礎雄厚,但沒有一家企業專門生產防護服,大家都是臨時轉產。“接下任務後,我開始睡不着覺了。防護服面料太緊缺,我給供應商挨個打電話,四處求助。終於,一家江蘇企業願意提供面料,但有個要求,需要政府出具保函,確保生產的防護服捐贈抗疫一線。”梁偉對記者說,“半小時後,蓋着丹東市政府公章的保函就傳到了江蘇。”

危難時刻,又見遍地英雄。工人緊急返崗,政府安排特派員駐企,負責“缺啥補啥”。幾天後,面料如約到貨。很快,首批防護服穿到了醫務人員身上。

原本是臨危受命,卻意外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從一件沒有到日產百萬件,丹東防護服產業的崛起只用了半年多時間。現在,丹東防護服產量佔遼寧的80%,出口量佔全國的15%。

更提氣的是,經此一役,117家企業加入丹東防護服產業集羣,不再單打獨闖,實現了訂單與銷售渠道共享,生產設備互相調劑。當地紡織服裝企業握指成拳,重振輕紡名城雄風,助力丹東經濟全面振興。

深夜,記者走在丹東街頭,感覺到舒爽安寧。無論是戰爭歲月還是和平年代,這裏從不缺少熱血與勇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奮鬥路上,每個人都是英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