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容行業亂象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蘇琦

來源:開菠蘿財經(ID:kaiboluocaijing)

剛剛過去的五一,不少女生沒有出去玩,而是利用小長假做了醫美。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容貌焦慮”,這種焦慮在短視頻興起後,被進一步放大。在抖音和小紅書上,永遠不乏漂亮的網紅小姐姐和小哥哥甚至明星藝人,一邊展示自己的美貌一邊分享醫美踩坑經驗。

再加上近幾年來流行的“輕醫美” 概念,更是減少了消費者對醫美手術的恐懼感。當“不動刀子就變美”的理念流行起來,光子嫩膚、水光針、熱瑪吉等“輕醫美” 代表項目頻繁出現在短視頻平臺就不足爲奇了。

此前,被短視頻種草的消費者,會在微信羣,更美、新氧等APP上,或者餓了麼、美團等本地生活平臺上進行預約和下單,但從2020年開始,醫美專場直播間悄然興起,平臺的扶持也使得這一賽道進入直播紅利期:阿里健康在2020年首創818醫美節;9月開設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醫美直播節。

到了今年,醫美直播更是遍地開花,雪梨在3月7日開設了淘寶直播的醫美專場,當天GMV高達1.82億元,與去年持續一個月的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醫美直播節的成績持平。

醫美直播的火熱,也帶動了醫美企業的鉅額營收,推動行業加速資本化。玻尿酸生產商愛美客2021年Q1淨利潤爲1.62億元,同比增長303.31%;另一大玻尿酸製造商華熙生物2021年Q1淨利潤1.52億元,同比增長41.05%。一家創立於2020年4月的醫美直播機構“變美日記”,在今年連續獲得兩輪融資,數額超千萬。

變美一直是一門好生意,據艾瑞諮詢統計,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到2019年達1769億元,到2021年預計達2274億元。

然而,面對這麼大的市場,醫美直播能火多久?直播能解決醫美行業的哪些問題?部分業內人士持悲觀態度,一個佐證是,生意火爆的正規醫療機構並沒有強烈的進駐直播間的意願,醫美直播帶的是中小機構的貨。

醫美直播火於網紅直播間

醫美直播火了很久了。

去年9月的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醫美直播節,在一個多月內舉辦了6000多場直播,總成交金額破億。但當時,各大電商平臺對醫美類項目仍限制開放,到今年年初,該項限制逐漸放鬆,今年3月,天貓專門開設了醫美直播月。

據小葫蘆大數據的不完全統計,今年1-4月,淘寶上至少有超過40位主播進行了醫美專場帶貨,累計直播場次超65場,單場帶貨金額超千萬的主播達8位,其中宸帆旗下的主播雪梨單場帶貨金額達1.82億元,主播土豆Fancy單場帶貨金額達1.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醫美直播帶貨目前主要的主播,是以雪梨、蟲蟲爲代表的紅人主播,而非李佳琦、薇婭這樣的全品類頭部主播。一方面,是因爲這些紅人的粉絲畫像與醫美消費者的畫像重疊;另一方面,這些紅人素日的“愛美”人設和醫美的經驗,也增加了粉絲的信任度,這也就是所謂的“信任經濟”。

即便紅人已經和自己粉絲形成了一定的信任關係,但面對醫美這個有“風險”的垂類,在帶貨前依舊要做一系列預熱和鋪墊。

以雪梨爲例,不僅要在微博上提前發佈大量圖文,詳細介紹產品;還要安排旗下紅人先行體驗部分醫美項目;甚至要在開播前一天,邀請醫美行業的醫生直播解答相關問題;一切都爲了預熱做準備。

據開菠蘿財經觀察,在一場醫美直播中,從商品類目來看,有幾百元的體驗項目降低消費門檻,也會設置一些秒殺的美甲美睫等項目做福利,拉長觀衆留存時間,價格上萬元的項目還提供分期免息支付方式。

不止淘寶直播,今年以來,醫美直播在多個平臺可謂遍地開花。一種方式是直播平臺牽手醫美機構進行合作:今年4月27日,微博聯合變美日記,與變美日記簽約的主播蟲蟲Chonny進行了一場醫美專場直播,4小時直播GMV破億;變美日記還入駐快手,在4月與快手達人徐杉進行了快手醫美直播首秀,GMV突破3000萬元。另一種方式是醫美品牌自播:華熙生物的抖音賬號是品牌自播的典型,每日直播,並培養了自己的主播矩陣。

平臺之中,淘寶最認可醫美版塊的價值,“膽子也最大”。

開菠蘿財經發現,主播雪梨、林姍姍以及蟲蟲直播間的一些熱銷產品,背後的服務方均是阿里健康。不止一位MCN機構人士對開菠蘿財經表示,今年開始,淘寶官方有向其推薦醫美品牌,試圖促成醫美專場直播,還有不少私人醫美機構想要攢局,促成醫美直播。

淘寶還借醫美直播爲本地生活服務引流。通過淘寶首頁進入餓了麼後,點擊進入“醫美醫療”板塊,可以看到“醫美直播大咖”的專屬直播間。

總得來說,“對於醫美行業來說,直播只是工具,私域流量的轉化更高。”有7年醫美經驗的從業者曉靜表示。微信羣直播/小程序直播/視頻號也被用於醫美直播。曉靜有一個醫美羣,經常會找醫生大咖來做直播分享,並會在羣裏推一些機構的折扣券。

醫美直播逃不開三大“亂”

一面是“顏值經濟”盛行和輕醫美的普及,另一面卻是醫美亂象和糾紛不斷。畢竟直播不是萬能解藥,和所有直播帶貨一樣,醫美直播帶貨也會犯一樣的錯——尤其是退貨和客訴問題。

據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下文簡稱“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用戶投訴原因主要分爲三大類:效果不達預期、機構亂收費、使用水貨/假貨等情況。

醫美行業從業者Amy證實了這些情況,她將醫美行業的亂象總結爲三類。

一類是注射類項目,如玻尿酸、肉毒素和水光針等,存在水貨、假貨以及一份針劑多次使用等問題。據艾瑞專家調研顯示,市面上流通的針劑正品率只有33.3%,也就是一支正品針劑背後伴隨着兩支假貨或者水貨。“還存在一份針劑打多個用戶,卻收取一份針劑的錢的現象,但用戶很難判斷。”Amy表示。

這些注射藥劑的利潤也高得嚇人。以玻尿酸爲例,昊海生科曾在招股書中披露了玻尿酸產品的平均單價和成本,2018年,該公司一支成本爲19.22元的玻尿酸產品,銷售單價能達到285.35元,毛利率高達93.26%,堪比茅臺。

加之目前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產品較少,有資質的廠家基本能“躺賺”,並在市場上形成壟斷。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開菠蘿財經,目前國內醫美市場上的玻尿酸,喬雅登和瑞蘭兩個進口產品佔了大比份額,國內品牌排名前三的是華熙生物、昊海生科和愛美克。但國產玻尿酸在口碑與功效上,與進口品牌還有一定差距。

另一類是光電項目存在假貨、走私,以及操作不當引發消費者永久損傷等問題。

《白皮書》顯示,醫美光電設備市場被國外四大設備廠商壟斷,市佔率高達80%。非法醫美場所90%以上的設備都是假貨,不到10%的正品和水貨通過多手租賃或走私流入市場。

以熱瑪吉爲例,儀器是不是從正規渠道進口,或者有沒有獲得授權是個問題;按規定,一個熱瑪吉探頭只能使用一次且不可重複利用,是不是按規定使用也不好判斷;在價格方面,做一次四代熱瑪吉通常花費1萬元以上,而一次第五代熱瑪吉價格則能高到3萬檔。“大多數消費者很難憑自身能力去判斷這些問題。”Amy稱,一些機構會用低價吸引用戶,用戶以爲賺了便宜,但機構存在非熱瑪吉官方指定點、二次利用探頭,甚至醫師“無證上崗”等情況,都可能引發整形事故。

在熱瑪吉這個項目上踩坑的人數非常多,還因爲其能量太大。曉靜稱,像光子嫩膚這種日常基礎護理類項目,即使操作失誤,最多是燙出水泡,過段時間人體能自行修復,但如果是做熱瑪吉出了問題,“簡直就是毀容,而且是永久性的損傷”。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熱瑪吉的投訴集中在假熱瑪吉和灼傷上。

“這非常考驗醫生的技術和審美。”Amy稱,同樣的項目,不同醫生做出來的效果真的不一樣,知名醫生一般會額外收取指名費。

第三類屬於常見的亂收費和“黑中介”現象。

一方面是醫美機構對原料進行隨意加價,既有毛利高達70%多的暴利定價,也有低價用於引流的情況。另一方面是消費者在直播間購買產品後,在線下遇到加價和“隱形消費”。比如用戶到店會提供面診服務,配合推銷其他價格更高的項目,黑貓投訴上的多位用戶提到了類似問題。

一位醫美行業的從業者告訴開菠蘿財經,還有一種套路是,整形或醫美機構會找一些整形較成功的博主,向粉絲推薦該機構,博主從中賺取高額提成,“提成高達70%以上,但她可能不是在這家醫院做的,效果也無法保證”。

這些行業亂象也在《白皮書》中找到依據,其中提到,合法合規開展醫美項目的機構僅佔行業的12%,醫美非法從業者十萬以上,合法醫師僅佔28%。在這樣的亂象下,醫美直播間想要持續找到正規的合作方,難度可想而知。

更爲殘酷的事實是,由於醫美的效果好壞難以評定,大部分醫美糾紛的維權最終都以消費者的敗訴而告終,多個投訴網站都存在大量醫美直播間產品退款難、醫美消費貸等投訴。

總的來說,醫美直播不但沒有改變醫美行業原本的亂象,還存在部分機構和從業者利用線上線下信息差賺錢的情況。

醫美直播快一年了

優質機構還在觀望

前有明星藝人在綜藝節目上種草,後有紅人在短視頻科普+帶貨,醫美的爆發並非偶然。據《白皮書》稱,約七成用戶年均累計花費1-6萬元在醫療美容上。

與此同時,醫美碰上了直播這個大風口。直播間的相關產品從起初的醫美護膚產品,到各式家用美容儀器,直到今年,醫美項目批量出現,醫美專場直播也應運而生。而且,醫美這個類目非常善用明星、紅人背書,與之合作的醫美直播帶貨往往能產生多方多贏的結果。

站在醫美機構的角度,不僅能借助紅人自帶的流量促進銷量,更能在前期直播預熱時,對品牌進行推廣。更重要的是,隨着頭部紅人主播不斷借用自己的醫美經歷爲醫美帶貨,潛移默化影響粉絲的消費觀念,事實上,也帶起了一股醫美熱,推動整個醫美行業的市場教育。

MCN機構集淘市場總監任汐顏還注意到一個情況,在直播間購買醫美產品的用戶,不只進行了消費,還貢獻了個人信息,換言之,醫美機構通過直播間進行獲客,即便用戶申請退款,只要拿到了用戶信息,後續也便於推銷,並促進轉化。

對於電商平臺而言,高客單價的醫美項目,不但豐富了平臺帶貨的多樣性,更能拉高直播間的GMV。“一些主播賣美妝可能成績一般,但這些主播凡是有過醫美經驗,講醫美卻是頭頭是道,能增強自身和粉絲的粘性。”任汐顏稱。

而在用戶端,通過直播間購買醫美產品還有一個好處,相比之下,新氧、更美等中介平臺的售後問題更容易出現踢皮球等情況。一些帶貨達人非常有影響力,“如果你坑了主播的粉絲,主播還會替粉絲討回公道。”任汐顏稱,這也是直播間信任經濟的一環。

醫美直播的發展也催生了一批新的創業企業。其中,變美日記在今年連續獲得兩輪融資,數額超千萬。這家機構主打鏈接醫美機構、主播和醫生,以直播的形式促進醫美項目轉化率,目前已經合作了超過500位主播。

在很多商家眼中,直播間是引流效率很高的渠道,但這樣的特質對不愁客源的優秀醫美機構難有吸引力。真正的好醫院和好醫生原本就不缺客戶,更不需要靠直播引流和成交。“一些非常有名的整形醫院,最發愁的不是沒有客戶,而是客戶太多了,沒有人服務,各個科室都已經將檔期排到了一年以後。”任汐顏稱。

而直播間引流伴隨的往往是低價、折扣,如果醫美機構和源頭供應商進入,需要面對原有價格體系被破壞的風險。Amy發現不少優質同行根本不想參加線上直播的618和雙11大促活動,“一是線上抽成太狠,二是醫美機構賺的是復購的錢,它們更願意以加朋友圈等私域的方式進行銷售和轉化,便於後續復購。”同樣不買賬的還有源頭供應商,“之前直播間的熱瑪吉價格太低,源頭供應商認爲這傷害到了他們的既得利益,更排斥直播了。”Amy稱。

種種因素作用下,直播+醫美的結果是,並沒有真正改變行業原有的亂象。在醫美結合直播之後的2020年,國家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發佈相關法規條文,以加強對醫美直播的管控。這更使得優質的醫美機構對上直播持觀望態度。

醫美直播想要真正改變,需要找到上游的優質供應商,在任汐顏看來,如何讓優質機構既願意把客單價降低,又願意做好服務,成爲當下整個行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現在有服裝供應鏈基地,有珠寶供應鏈基地,但沒有醫美供應鏈基地,醫美直播的完善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曉靜、Amy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