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色金融迎來政策窗口期,銀行業已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路上

經濟的綠色高質量發展已成爲各界關注的焦點,綠色金融也成爲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此背景下,銀行業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戰略目標,銀行將如何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產業傾斜?

5月13日,銀保監會例行發佈會上,華夏銀行董事長李民吉、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祕書長郭三野回應了這些熱點問題。

綠色金融迎政策窗口期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中銀協目前已籌備成立中國銀行業支持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工作組,同時制定了2021-2025年工作組規劃。

據瞭解,早在2016年,人民銀行、財政部等7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銀行業協會組織開展銀行機構的綠色評價工作。中銀協在銀保監會、證監會的指導下,對21家主要銀行與金融機構,包括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以及6家國有大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開展了綠色銀行評價工作。

“後續將向社會公佈相關的評價結果,加大銀行綠色評價的透明度,並逐步加強綠色信貸業務評價的考覈力度,鼓勵各主要銀行積極建立綠色信貸流程體系,開展綠色信貸相關制度創新,提升融資項目社會環境風險管理的合規意識,加大對綠色信貸的資源配置。”郭三野表示。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參與到“雙碳”進程,既意味着銀行信貸業務的重新佈局,同時也勾勒出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路線。

潘衛東認爲,作爲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助力,我國綠色金融正迎來政策窗口期。中央的頂層設計和監管政策的支持,都爲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提供了重要指引和發展機遇。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爲商業銀行清晰勾勒出一條服務實體、防控風險、加快創新的發展路徑。”李民吉表示。

據悉,華夏銀行已初步形成綠色金融發展的體系框架,且不斷深化低碳領域的國際合作,同時全面推進ESG資管投融資理念。

在推進ESG資管投融資理念方面,李民吉表示,作爲首家加入“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的國內銀行資管機構,華夏銀行理財資管體系全面完成ESG融合,研發了ESG數據評價體系,建立了資產與組合雙維ESG風險監控機制。

而較早推出綠色金融綜合化服務的中資銀行浦發銀行,則重點開展了四個方面工作,包括對服務方案持續迭代升級;將資源向綠色產業傾斜;集團協同、“股債貸投”一體化提升服務質效;科技賦能,打造綠色金融數字化管理平臺。

潘衛東稱,“雙碳”目標的推行和實現挑戰很大,涉及很多新領域、新技術、新模式,涉及系統、體制機制、產業結構調整等諸多難點,因此研究和跟蹤很重要。

銀行投融資行爲生變

隨着“雙碳”目標的提出,接下來銀行業又將採取哪些措施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

郭三野表示,圍繞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中銀協將重點做好研究和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方法論和實施的路線圖、所需的數據標準、引領銀行業金融機構相關的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領域傾斜等九方面工作。

2020年10月,銀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機構及資本積極開發與碳排放權相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綠色金融迎來密集政策支持和發展機遇,同時也深度影響着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投融資行爲。

據瞭解,華夏銀行將從四個方面加碼綠色金融佈局,其中就包括強化國際合作特色,加大氣候投融資力度。

李民吉表示,沿着氣候變化減緩和氣候變化適應兩個策略方向,以國際金融組織轉貸款合作爲基礎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持續強化國際合作領域優勢。聚焦於可再生能源、儲能、工業降碳轉型和能效提升、綠色交通、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等低碳行業,支持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水資源、生態保護、災害防控等氣候變化適應行業,整合信貸、投資、金融租賃、資產管理等資源,加大投融資力度。不斷豐富氣候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積極跟進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建立完善和法律支撐條件的完善,推出系列碳金融產品。

“華夏銀行力爭在2025年前實現自身碳中和。華夏銀行已經摸清自身碳排放現狀,下一步將結合發展目標合理預測“十四五”及中長期的碳排放變化趨勢,制定自身碳中和目標及路線圖,通過技術減排、辦公運營低碳化、抵消機制、植樹造林等措施,實現自身碳中和。”李民吉稱。

潘衛東表示,浦發銀行將繼續加大投放力度,大力支持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項目,以及霧霾治理、污染防治、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等重大民生領域項目,發揮綠色債券對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積極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