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歌里唱得美,但不可否认的是,太湖入夏即面临蓝藻爆发的考验,水体发黑发臭。

2008年底,无锡市委、市政府成立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蓝藻打捞常态化。这么多年过去,治理有成效吗?

5月13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联合采访在江苏无锡启动,记者来到贡湖湾湿地公园,探访太湖水治理。

无锡市蓝藻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铮惠表示,太湖水质较10多年前明显改善,但就无锡而言,还没有彻底消除蓝藻爆发的问题,气象因素影响很大。不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张铮惠对各城市合力治理蓝藻表达了乐观期待。

2021年5月13日下午,贡湖湾湿地公园水韵广场前的太湖景象。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蓝藻治理主战场

5月8日,阴,太湖上有些风浪,五艘帆船停在固定位置装点着湖面,一艘加压控藻船来回作业。

太湖,北临江苏无锡,南濒浙江湖州,西依江苏常州武进,东近江苏苏州,这是长三角发展绕不开的地方。而无锡位于太湖西北角,夏季处于下风向,一旦太湖蓝藻爆发,无锡就会沦为蓝藻聚集的重灾区,也因此成为蓝藻治理的主战场。

无锡经济开发区华庄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毛培新介绍,无锡经开区太湖岸线全长5.4公里,每天人工和机器巡查齐上阵。一日两次,有专人沿岸线进行巡查,了解水质变化情况;无人机同步巡逻;沿湖还安装了10套溶解氧自动监测装置,可以随时了解溶解氧变化情况,判断是否有湖泛(水体黑臭现象)发生。

2020年,无锡对太湖岸线3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清淤,清除湖底的浮泥和陈年蓝藻。日常还有导流控藻、打捞处置等措施。

“蓝藻治理看太湖,太湖治理看无锡。”张铮惠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无锡现已形成了科学化监测、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路线,首先采用物理方式将蓝藻打捞上岸,集中脱水,再进行深度处理,以生产有机肥、燃烧发电等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从而形成完整的蓝藻治理技术链条。

2020年8月12日,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的蓝藻打捞队员们头顶烈日,在太湖无锡新吴段打捞蓝藻。 人民视觉 图

无锡经验共享

无锡的蓝藻治理,为太湖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类似有蓝藻爆发问题的淡水湖泊提供了范例。安徽巢湖、云南洱海、上海淀山湖等都曾学习无锡经验。

2019年,上海淀山湖引进了无锡企业研发的加压控藻船。通过对蓝藻细胞施加压力,使其内部的伪空胞气囊坍塌,从而使蓝藻失去上浮能力,解决蓝藻水华聚集的问题。

同样在太湖边的湖州也借鉴了无锡的做法,在沿湖地区围隔阻挡,引进并投用打捞船和加压控藻的技术装备,建设藻水分离站。

2020年,无锡和湖州签署了关于建立太湖蓝藻防控协作机制合作协议,建立“十项机制”:统一规划、项目准入、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生态修复、信息共享、联合巡查、交叉检查、应急支援、推广应用。

比如在信息共享方面,两市统一调度掌握气象、水文、卫星遥感、水质监测、无人机航拍与人工巡查等信息数据,实时掌控太湖蓝藻分布、流向、密度等情况;持续完善蓝藻监测网络,携手推动区域智慧平台建设,联合发布预警监测报告,增加预警的权威性。

2020年8月12日,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的蓝藻打捞队员们头顶烈日,在太湖无锡新吴段打捞蓝藻。 人民视觉 图

长三角形成合力

治理蓝藻多年,太湖水究竟怎么样了?

张铮惠分析道,相比10多年前,太湖的蓝藻问题有了明显改善。当时国家提出了“两个确保”这一底线目标,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无锡已连续13年完成这一指标。

不过,他坦言,无锡还没有彻底消除蓝藻爆发的问题,工作压力仍然不小,“随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环境的向往更加强烈,我们的压力反而更大。”

在他看来,水质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太湖目前的水质还没有达到根本性好转的拐点,总体上仍适宜蓝藻生长,气象因素影响很大。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可能性?张铮惠表达了乐观期待,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沿湖各城市将逐步形成合力,共同治理蓝藻问题,更多城市加入打捞可以有效减轻无锡的压力,对蓝藻问题的重视也将提升从源头治理的可能性。

“太湖的蓝藻问题表现在水里,但根子在岸上,是整个流域的问题。” 他认为,蓝藻打捞偏重于末端治理,如果要根本性改善太湖水质,必须从源头发力,从入湖河道开始治理,在岸线生态修复上做出更多探索和尝试。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