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着陸器已經降落火星,祝融號火星車即將開始它的火星巡視勘察之旅,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的大部分項目都已經取得成功,剩下的就是祝融號走下着陸器在火星表面巡察拍照發回數據供科學家研究了,雖然祝融號火星車的設計壽命只有三個月,但是對照美國同類型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來看,其使用時間或達7~16年,所以圍繞祝融號巡視勘察將是一個長時間持續性的工作。

    但是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不可能只躺在現有的成就和祝融號獲得的火星數據上,肯定還要有新的火星探測任務執行,那麼下一步該做什麼呢?

    這個問題其實在5月15日白巖松在《白問》節目中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總設計師張榮橋的採訪中就已經有了答案。當時白巖松問:

    “天問一號”已經成功着陸,離最後任務(祝融號火星車巡視火星)的完成只剩一步之遙了,“天問二號”是不是已經在你們的工作(安排)當中了?下一步的(火星探測)發展目標是什麼?

    對此張榮橋明確回答說:

    (火星探測)下一步的發展目標就是要開展從火星採樣返回的先期關鍵技術研究,進一步夯實我們從火星上採樣返回的關鍵性技術。

    很顯然,下一步的火星探測計劃就是從火星表面獲取土壤和石塊樣本再回到地球,在人類火星探測史上還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就連火星探測方面大大領先全球的美國也還沒有做,如果美國宇航局(NASA)無法在下一個火星窗口期(火星運行過程中靠近地球的時期)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的話,那麼我國很可能在這一事項上領先美國,首先完成帶回火星樣本的任務。

    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和我國去年末與今年初實行的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任務在方式上基本一樣,就是火星與地球的距離要比月球遠得多,而且火星的質量和引力都比月球大不少,因此在火星上取樣返回的任務要比嫦娥五號取樣返回任務的難度大不少,利用嫦娥五號現有的設備是無法完成的。

    總設計師張榮橋對此也表示稱火星取樣返回還有很多空白技術,需要拿出2~3年的時間把其需要的核心技術解決掉,然後才能進入工程研製。因此預估在今後的第2個火星窗口期,我國很可能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將火星上的岩石和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張榮橋也表示:我們已經有了列入國家未來發展規劃的行星探測項目,正在推動立項,在這個重大專項裏面會有一系列的協調性的項目安排,“天問一號”(對火星的繞、落、巡探測任務)之後,我們的“天問二號”就是去採樣並返回,接下來“天問三號”、“天問四號”我們會陸續進行,在火星之外還有木星系等的探測活動,按照我們中國速度,爭取儘早完成……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5月15日視頻《白巖松對話天文1號總設計師張榮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