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7時18分,天問一號着陸巡視器成功着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着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着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人類爲什麼要去火星?科幻小說中的火星移民是否能實現?天問一號着陸成功後爲何落淚?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在央視節目《白·問》中作以回應。

去火星是爲了

提升人類自身的能力

張榮橋認爲,就個人觀點,去火星是爲了提升人類自身的能力。人類必須通過這些重大的、前瞻性的科學探索活動,來提升技術,培養人才,提升對未知世界的認知。所以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提升我們人類的自身知識,從國家角度來講,就是要提升國家的能力。

火星移民要科學看待

在張榮橋看來,對於科幻小說裏經常提到火星移民,一定要科學看待。

他認爲,移民火星可以作爲科學幻想,但是談火星移民工程是不科學的。如果我們有改造火星的能力,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花點時間精力把我們的地球打理得更好?火星的環境跟地球相比差遠了,連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都沒有,溫度跟地球相比更爲惡劣,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難以保證。

眼淚有甜有鹹

看到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着陸火星後,張榮橋和很多工作人員在現場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他表示,眼淚有兩種成分:

一是激動,因爲我們經過了6年的研製生產,在發射場堅持了110多天,發射完之後又飛行了202天,之後在環火軌道又日夜堅守了93天,爲的就是今天的成功着陸,這個目標我們如期實現,這也是我們完成了對國家的承諾。

另一個是釋放,這麼多年爲了一個目標,我們全體研製成員們承擔了巨大的壓力,成功了之後得以釋放,所以眼淚有甜有鹹。

不少網友表示,看到天問一號成功着陸火星,“是中國人都會流淚的程度”

致敬中國航天人!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綜合****客戶端、網友評論、此前報道

監製:童曙泉

實習編輯:錢緋璠

來源 北京日報公號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