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第十六届中国易学大会暨中国易学发展论坛在山东泰山如期举行。论坛由华夏大易(北京)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华周易协会、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等共同举办。

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易学的现状和发展。因疫情特殊时期,出于安全考虑,大会未邀请往届经常参会的来自美国、韩国、比利时、委内瑞拉、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的易学团体及专家学者。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易经大会组委会主席杨泽卯先生对海内外学者对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周易》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术体系,博大精深,辩证唯物,体系完善。它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辨方式和具体方法,引导我们在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健康发展,创造出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的中国传统文化。

杨泽卯希望广大易经学者本着“创新、求实、科学、求实、和谐、和平、进步”的精神,继续学习和总结优秀的学术成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服务。

会议上,30多位代表老师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们在《周易》研究之中展示了祖传或创新的成果,鼓舞了社会各界人士。其中出生在易学世家的张宝刚先生认为《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在几千年以来,一直被誉为“经学之首”、“大道之源”。张宝刚老师在易学研究报告中指出必须正确认识易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特别是与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相适应,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生活。自1975年2月出生在河北衡水的奇门遁甲讲师张宝刚从小对易学有浓厚兴趣通览古今易学丛书,而且张宝刚在易学研究生涯中一直深入民间,并且在研究报告中提出自己深入民间后特有的易学理念“用贴近生活的话语帮广大易学爱好者普及易学知识”。

作为中华周易协会常务理事的孙志华老师也受邀出席,孙志华老师,1969年出生于杭州富阳,做人低调,善于求索,又含而不露。关于本次大会孙志华老师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易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对它的研究历史悠久,成果颇丰,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过去的一些研究成果未必满足现在人的需求,易学研究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本次大会重点研究和探讨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与中医药学、易学与自然灾害防控研究、易学与综合设计、易学与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本届大会对于未来易学的发展与传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此次大会,世界各地更多的易学爱好者找到了前进学习的方向,把易学文化传播到世界更多更远的地方,这也是每个易学爱好者应尽的使命与责任的担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