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8年,大尺寸OLED仍難入尋常百姓家,是時候考慮其他的技術路徑了。

數天之前,LG電子澳大利亞公司確認,將針對OLED電視中的電源板過熱問題,召回不同批次的電視,免費爲澳洲用戶更換。

此次LG電視的問題出現在產品內的電容器上,屬於生產製造過程中的“品控問題”,並不能代表OLED技術不夠成熟。但問題是,這已經是過去9個月中LG在全球範圍內的第三次召回計劃了。

2020年7月,LG宣佈韓國本土的OLED電視召回計劃,兩個月後,又宣佈召回中國市場共13個型號的OLED電視,召回範圍內的OLED電視產品同樣指向了產品過熱的問題。

在大尺寸蒸鍍式OLED面板行業中,LGD佔據着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幾乎是“一家專供”的存在,LGD CEO鄭浩永(Jeong Ho-Young)也曾不止一次表示將全力押注大尺寸OLED面板,但OLED技術在TV行業中的發展卻事與願違。

OLED電視,LG一家肯定無力推動普及

《智物》認爲,對於OLED電視而言,兩大難題十分難破:

——時至今日,OLED電視目前動輒數萬的價格意味着,其普及尚需時日。白光蒸鍍之外,印刷能早日成熟嗎?

——LCD電視的快速普及,得益於各國政府,尤其是中國地方政府在這一領域的瘋狂投資、補貼。但是,LG獨舞的場景意味着,各國政府想補也補貼不了。

01 技術完全成熟?爲時尚早

2018年4月,韓國仁川機場大韓航空的會員俱樂部內,一臺用於顯示航班出發和停靠信息的電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起初,這臺電視的屏幕上方出現了一個白條,隨後電視畫面開始出現屏閃。

這即是OLED技術自誕生之初就被人所詬病的燒屏問題。由於OLED面板內的有機分子的壽命會隨着時間出現衰減,一塊OLED顯示屏在長時間使用後,會出現明顯的偏色、發暗,這幾乎是OLED面板中的通病。

電視測評機構RTINGS曾做過一項長達兩年的實驗,在每天開機12個小時的情況下,測試使用的OLED電視在第102周就出現了嚴重的燒屏情況。

韓國仁川機場的那臺OLED電視在發生燒屏事件後,被衆多行業媒體爭先報道,因爲這臺電視的製造商LG電子此前曾宣佈,LG的OLED電視壽命已經突破3萬個小時。

如果京東方不跟進,OLED電視普通消費者買不起

而此時距離這臺電視安裝的時間不過4個月。

事後,LG電子表示已通過軟件算法對燒屏的電視進行修復,但有韓國媒體爆出,LG實際的補救措施是將機場內的40臺OLED電視更換爲LCD電視。

自2013年LG電子發佈第一款OLED電視以來,OLED電視的性能已經逐漸被大衆所認可,但大尺寸OLED面板卻始終讓行業內的大部分廠家望而卻步。

一個直觀的對比是,在小尺寸OLED面板行業中,韓國的三星、中國的京東方和TCL華星都投入大筆資金進行佈局,但在大尺寸OLED面板行業中,卻無一家廠商願意跟進。

就連三星顯示都無意於此。

02 “強而不大”

與小尺寸OLED面板火熱的行情形成對比的是,OLED電視的滲透率始終不盡人意。根據Omida的數據,全球OLED電視2019年的市場佔有率僅爲5.9%,2020年市場佔有率有所上升,但仍未突破8%。

主要原因在於大尺寸OLED面板高昂的價格。根據PIDA的數據,早在2020年一季度,5.75吋的OLED面板的價格就已經控制在15-18美元左右,這與同尺寸LCD面板的成本已基本相同。

相比之下,根據Omdia的數據,在2020年12月,55英寸4K OLED面板價格爲510美元,相同尺寸和分辨率的LCD面板價格僅爲178美元,兩者的差價爲2.86倍,這還是在LCD面板價格大幅增長的前提下。

在終端市場,OLED電視的售價普遍在一萬元以上,這也讓除LG外的其他終端廠商在OLED電視市場的佈局慎之又慎。

實際上,早在2013,LG電子就成立了產業聯盟,包括索尼、東芝、松下等19家終端廠商都已加入LG的OLED陣營,但沒有一家將OLED電視作爲自家的主力機型。

5月7日,有媒體報道,康佳與LGD簽訂了深度戰略合作,這家國內老牌電視廠商將向後者採購20萬片OLED面板。這則消息很快引來了外界的質疑,因爲這20萬片的訂單已經相當於2019年中國大陸市場全部的OLED電視出貨量。

儘管康佳在OLED電視領域中奉行的是低價策略,但受限於面板成本,其價格仍比同尺寸LCD電視貴了一倍以上,如果市場無法快速下沉,那麼這20萬塊OLED面板的庫存是很難被市場承接消化的。

想要改變OLED電視“強而不大”的局面,面板的成本仍是廠商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03 OLED技術的下一站

大尺寸OLED面板價格爲何如此昂貴?這需要從OLED技術的工藝談起。

傳統的OLED蒸鍍工藝需要在真空的環境下,將發光材料汽化附着在基板上,對加工環境的要求較爲嚴苛且材料利用率僅爲70%左右,生產成本始終高居不下。

相比之下,另一種技術路徑——印刷OLED/QLED在近年來開始逐漸被行業所重視。

這項技術省略了複雜的蒸鍍工藝,通過噴墨印刷的方式將有機發光材料均勻地噴塗在基板上,較蒸鍍式工藝相比,印刷OLED在材料利用率上高達98%。

公開資料顯示,印刷OLED技術與蒸鍍式工藝相比,製造成本下降20%-30%。

華星光電的廣州t8產線,將會是中國廠商第一次建線世代領先

在這一領域中,國內“面板雙雄”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2017年,京東方在合肥建立了印刷OLED實驗室,並建立了專門應用印刷OLED技術的先導線,進行技術與工藝的對比評估。

而TCL華星對於這項技術的研究更爲深入。在2016年先後成立了側重於印刷OLED技術開發的廣東聚華和側重於材料開發的華睿光電兩家公司,去年又與日本JOLED簽署投資協議,共同開發應用於大尺寸印刷OLED面板的設備與工藝。

4月10日,TCL科技發佈公告稱,擬論證建設一條8.5代印刷OLED顯示面板產線,在t9項目(8.6代氧化物半導體產線)啓動後,將於各方共同論證印刷OLED產線的可行性。

如果這一條產線落地,這應該是中國OLED廠商的第一次在建線進度上實現全球領先,第一次世代領先。

04 “替代者們”已摩拳擦掌

回顧半導體顯示行業的發展歷程,其技術升級換代的進程不可謂不迅速。本世紀初開始大規模商用的LCD面板,僅用了10年的時間就將CRT面板掃出歷史舞臺。在移動端,如果從iPhone X發佈算起,那麼AMOLED面板僅用三年的時間就佔據了50%的市場份額。

相比之下,大尺寸OLED面板的市場推進速度顯然是不盡人意的。更爲重要的是,在大尺寸OLED面板遲遲打不開局面的同時,已經有新的顯示技術開始初露鋒芒。

作爲大尺寸OLED面板的忠實擁躉,LGD首先面臨的威脅就是來自三星的QD-OLED。

與常規的OLED面板相比,QD-OLED面板將三原色發光材料改爲僅用藍光的單色,因此就不會出現因爲像素壽命差異而導致的燒屏現象,同時可以應用成本更加低廉的蒸鍍工藝,產品價格也相應降低。

目前,用於生產QD-OLED面板的Q1產線已經完成了試生產,按照三星顯示的計劃,QD-OLED面板將在年末實現量產,在投入市場後,勢必會成爲LGD大尺寸OLED面板的有力競爭者。

此外,Mini LED技術的成熟也將進一步擠壓大尺寸OLED面板的生存空間。公開信息顯示,TCL實業的Mini LED電視在2020年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已超過90%,並且已經實現了從650美元到15000美元的全價位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TCL華星在Mini LED領域裏的佈局並不侷限於電視面板領域。在IT產品領域,TCL華星此前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載Mini LED背光的曲面顯示屏,也是最早將Mini LED技術應用於筆電屏幕的公司。

隨着QD-OLED和Mini LED開始逐步走向終端市場,或許,留給大尺寸OLED面板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