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年我國5.4億人次“打卡”博物館 網絡觀衆數以億計

昨日上午,2021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

開幕式上,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建北京“博物館之城”戰略合作協議》。2021年度“最具創新力博物館”和第十八屆(202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獲獎名單同期揭曉。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羣介紹,近幾年,我國博物館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十三五”以來,全國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館,截至2020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5788家,其中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達1224家,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在全球博物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廣泛影響的背景下,2020年度我國博物館推出陳列展覽2.9萬餘個、教育活動22.5萬餘場,接待觀衆5.4億人次,網絡觀衆數以億計。

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北京地區各類博物館舉辦一系列特色鮮明的陳列展覽、學術研討、教育傳播、公衆體驗和文化遺產推介活動。昨晚,北京多家博物館推出延時開放活動。

全國各地也開展了數千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河北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鄭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在“5·18”前後推出新的展覽,黑龍江、江蘇、雲南、廣西等地多家博物館在昨日提供免費講解等服務。

此外,各地博物館組織開展流動展覽、文化講座、文物鑑定、文創發佈、互動體驗、教育研學等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以及在線展覽、網絡直播、文博知識網絡競答等線上特色活動。

看點

“國之重器”展現館藏文物保護成果

昨日上午的開幕式上,作爲活動重頭戲之一的“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展”揭幕。

展覽分爲“萬年”“慧眼”“巧手”“芳華”“永寶”五個章節。在全國範圍內選擇重要科研成果與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國館藏文物保護的發展歷程,深入介紹館藏文物的科學認知方法與保護修復技術。

展覽彙集10個省市、23家文博單位的50餘件(套)文物及相關輔助展品,其中不乏國之重器,有近年來重要的考古發現,還有通過科學研究復原的精美復原件,包括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繪兵馬俑、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M16-2號車(復原件)、蔣懋德畫山水圖貼落、浙江浦江上山遺址出土碳化稻米等。

其中頗受關注的出土彩繪兵馬俑,表面原本施有明豔的彩繪,其彩繪底層的主要成分爲生漆,製作工藝及對環境變化的劇烈反應導致其出土時迅速捲曲起翹而脫落,極難保存。新材料的研發結合特定的加固技術,得以使這些彩繪陶俑以本色示人。

展覽將持續至8月17日,共3個月。其間,知名文物保護專家將帶來11場館藏文物保護系列講座,完整呈現我國文物保護領域相關研究成果,突出“學術性”和“科普性”並重的策展理念。

現場

採用沉浸式表演等形式讓文物“活起來”

昨晚,首都博物館上演了一場融合展覽、話劇、京劇、舞蹈元素的“博物館之夜”活動。活動以“回望歷史、守正創新、點亮博物館之城”爲主題,以北京城市場景爲線索,充分利用博物館展廳及公共空間,依託首都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及特色展覽內容,採用沉浸式表演、特色節目展演、動態展覽展示、自主教育活動等形式,配以多樣的舞美設計,讓文物“活起來”,在博物館打造一場活化展示北京首都的視覺盛宴,爲觀衆創造體驗式互動空間。

昨日19時,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博物館之夜活動準時開場。

觀展的大人與孩子跟着引導員,行遍地下一層至五層,穿越文明·探方、活化·展示、穿越·體驗、守正·創新4個板塊,體驗了主題音樂、話劇、京劇、古典舞等多種藝術形式。

在地下一層的“讀城·閱空間”,孩子們學習了歷史知識以及泥塑及拓片製作技術。博物館之夜活動總策劃楊丹丹介紹,這個場所將博物館的受衆年齡下拉到三歲,“即使你看不懂文字、聽不懂歷史故事,也一定能懂從音樂盒子裏傳出的這座城市從古至今的聲音,這樣就能瞭解這座城市的記憶。”

在多功能廳裏,以“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爲原型的短話劇上演,展現了文博人保衛文物的奉獻精神。接下來的幾站,分別呈現京劇藝術、手工繡藝、老北京民俗、文化冬奧等內容。

爲紀念建黨百年,首博方展廳三層的“偉大征程”展廳前,話劇《尋找李大釗》的片段上演;中國古典舞《水袖舞》《劍舞》《盛世牡丹》爲活動畫上圓滿句號。

“今晚大家集體穿越了一次,在最短的時間內享受這種文化,會留下很多美好記憶”,楊丹丹表示,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博物館,未來的博物館一定會以受衆爲中心,以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爲中心。“希望未來的博物館能成爲觀衆享受生活的首選,我們博物館人也希望未來的觀衆能與博物館通行。”

新京報記者 張暢 攝影記者 浦峯

責任編輯:賈楠 SN2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