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局]兩國元首共同見證!這項中俄合作看點多多

5月19日,中俄兩國元首以視頻連線方式,見證了中俄核能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7、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4號機組的開工儀式。這是2019年12月兩國元首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之後,中俄之間又一次重大合作項目。

不論對中國核能事業還是對世界關注的“中俄組合”來說,這都是一件大事。

先說這次兩國元首關注的4臺核電機組:

田灣核電站,位於江蘇連雲港田灣,是中國與俄羅斯迄今爲止最大的技術經濟合作項目。現有6臺機組,其中1-4號機組採用俄羅斯VVER-1000型機組,5、6號機組採用中核集團自主M310+改進機型。這回要建的7、8號機組,擬採用俄羅斯VVER-1200(AES-2006)堆型。

徐大堡核電站,位於遼寧葫蘆島徐大堡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區,華北電網和東北電網的關鍵節點,具有向兩地區送電的先天優勢。作爲該電站二期工程的3、4號機組,同樣將採用俄羅斯同款重磅堆型。

核電是唯一能大規模替代火電的基礎能源。與火電相比,核電具有不排放污染氣體、能源轉換效率高、運行穩定可靠等優勢。

按照理想數據測算,一旦中俄攜手建造的4臺機組正式投產,能實現每年發電376億千瓦時,同時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068萬噸。這對已確立“2030年碳達峯、2060年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佔比25%”目標的中國來說,很重要。

推動核電建設還可拉動地方經濟。目前,一臺百萬千瓦級的商業核電機組,總投資在200億元左右。據《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預測,“十四五”及中長期,中國核電建設有望按照每年6-8臺機組的速度推進。

如能實現,中國每年的核電總投資將高達1200-1600億元,數字相當可觀。

有人會問,在覈電領域,中國不是有自己的華龍一號嗎?爲什麼還要和俄羅斯搭伴建新的核電機組?

這話只說對了前一半。

在全球核電市場的主流三代核電堆型中,中國有華龍一號,俄羅斯有VVER,法國有EPR。雖然美國有AP1000技術,中國有對美國AP1000消化吸收而來的國和一號(CAP1400),但目前都未投入商運。

中國的華龍一號,核心技術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自主研發核潛艇動力裝置時的技術基底,加上對法國M310技術的消化吸收,在“基因”上,似乎沒有“俄國DNA”。

但眼光要放長遠。搞定三代核電技術後,下一步朝哪兒邁?

按照中國核能“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發展快堆(快中子反應堆,國際公認第四代核電技術的可能選擇之一)是中國接下來的重要方向。

俄羅斯正是世界上快堆技術最領先的國家。俄羅斯別洛亞爾斯克核電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商用快堆核電站,其研發的BN-800是全球功率最大的快堆。

在快堆技術建設上,中國是後發國家。近年來,中國在該領域進展神速,這跟俄羅斯的緊密合作關係很大。

2018年6月,在雙方元首共同見證下,中俄簽署了核領域一攬子合作協議。這份協議,既包括今天開工的4臺機組,也涵蓋了《中國示範快堆設備供應及服務採購框架合同》等其他合同。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俄還將在福建霞浦中國示範快堆(CFR-600)上,進一步展開深度合作。

中俄合作建核電站,不僅對當下意義重大,更是着眼未來的提前佈局。

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這幾年,中俄關系的升溫有目共睹。

2020年12月28日,在同普京通話時,習近平主席強調,《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確立的世代友好理念和新型國際關係原則,是國際關係史上一大創舉,其強大生命力和示範效應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將持續顯現。在昨天的視頻連線現場,習近平再次提到《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他指出,中俄兩國將在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推進雙邊關係向前發展。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兩國務實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範圍最廣的領域。此次核能合作項目開工,無疑將成爲中俄能源合作的又一重大標誌性成果。

文/螺螄道長

責任編輯:賴柳華 SN24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