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季毛利2.7億元 同比增長2.5倍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賴求華

來源/Tech星球(ID:tech618)

知乎上市時,社區內有一個提問:“這些年在知乎你有哪些有獲得感的瞬間?”

35萬粉絲的知乎答主“螺旋真理”的回答是,偶爾會有人在回答下面留言“非常好,你的答案讓我把事情弄明白了(大意)”的時候。作爲“動物行爲學”愛好者,“王豆皮”的獲得感瞬間則是,自己關於“動物爲什麼會叫”的回答得到領域專家的肯定點評。多位答主則回答稱,作爲創作者,收到知乎上市100股股票的禮物的時候。

無論是知乎、小紅書、豆瓣,還是抖音、快手B站,幾乎每一個內容社區,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內容價值判斷標準。這是社區類產品能產生獨特氛圍,構築各自內容生態護城河的核心。

作爲穿越十年週期的問答社區,知乎也需要提供一種區別於其他平臺的內容解法。

上市後兩個月後,5月27日,知乎宣佈社區內容進行結構性升級,社區內容標準及內容分發機制等都將產生變化,“獲得感”成了知乎衡量內容價值的新標尺。

用知乎CEO周源的話來說,就是“好內容要有獲得感。”關於如何對內容進行衡量和分級,變化都在產生。

獲得感從何而來?

“王豆皮”在提問“動物爲什麼要叫”下的回答,得到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科學闢謠平臺專家黃乘明的肯定答覆的時刻,是作爲動物行爲愛好者的他,認爲在知乎感受到有獲得感的瞬間。

王豆皮說,這個答案查閱了許多文獻、反覆觀看公開課錄像之後,歷經二十多天才寫完。靠着足夠高的專業度,答案從海量的信息中最終被篩選、得到真正專家的權威點評。

在知乎,創業者與內容消費者並沒有明顯界限。對普通的內容消費者來講,諸如“動物爲什麼要叫”一類的問題能得到專業解答,是由提問爲始,不斷收穫“獲得感”的過程。王豆皮在成爲一名分享者之前,也正是基於知乎等平臺上海量的動物行爲學內容,纔有了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

內容社區中,用戶的原生激勵來自於表達和被認同,這種認同既可以是得到更大的曝光,收穫更多的贊同、喜歡和收藏,也可以是獲得收益。前者是最爲普適的原動力,畢竟,這是一個至今只有4個回答的,極其小衆,也無法帶來直接收入轉化的問題,卻讓王豆皮反覆寫了二十多天。

對與王豆皮相似的創作者來說,平臺能爲他們提供怎麼樣的內容曝光和激勵反饋機制,是極爲重要的。

這也能解釋,知乎爲什麼在上市2個月後,就選擇對社區內容進行結構性升級。平臺需要爲類似好內容的生產和消費提供更大的舞臺和空間,對內容社區來講,內容的質量高低也決定着商業化想象的空間。

但如何定義好內容,各個平臺向來有各自並不相同的標準。而理解周源所說的“獲得感”,也即是在理解知乎對好內容的判斷。

對“獲得感”,知乎的解釋是,在綜合過去十年,在社區內受到認可的幾十萬條內容,再通過訪談、小組討論和問卷調研的方式收集用戶的建議後,他們提煉出了內容所賦予的“獲得感”的標準,即“能夠開闊眼界,帶來幫助或者引發共鳴。”

從這個維度看,能讓用戶在紛繁複雜的提問和答案中得到“獲得感”,也是知乎過去十年,在問答社區這個領域始終屹立不倒的原因。用戶的獲得感反饋,同時也能促使社區中內容生產者獲得根本的動力。

關於在知乎獲得創作動力這件事,王豆皮曾用將近2500字的寫下詳盡的歷程。從獲得社區內其他用戶的贊同,到被 “專家”點贊並關注,獲得相關問答活動獎品,再到被知乎收納入優質內容合集圓桌討論及知乎日報,從參加鹽選沙龍、再到成爲圓桌嘉賓。正因爲不斷在社區內獲得激勵,王豆皮纔可以在社區內做一個讓其他用戶有“獲得感”的答主。

正是大量有意識生產具有“獲得感”內容的用戶,才能促使用戶在進行內容消費時,能從知乎的內容中達到“開闊眼界,帶來幫助或者引發共鳴”的效果。

更長的內容生命力

如果說“獲得感”是知乎對過去十年內容沉澱基礎做出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那對社區內容的升級,則是要讓社區生命力得到更長的延伸。

周源曾反覆提及,“一個人大腦中從未分享過的知識、經驗、見解和判斷力,總是另一羣人非常想知道的東西。”

而知乎要做的,就是當人們大腦裏的知識、經驗和見解搬到知乎上時,如何讓能讓人有獲得感的提問、答案和用戶間實現更好的鏈接。

在現在的時間節點上,知乎選擇升級社區內容標準及內容分發機制,強化社區治理的同時,也在調整社區的內容結構。

知乎對社區內容標準的升級,即提供具備“獲得感”標準的內容後,就將在新的內容流量分發機制中佔據先發優勢。具體而言,符合社區標準的好內容將獲得2倍以上的流量提升,通過流量的扶持,還將會帶動內容創作者的關注度和收益增長。

簡單地說,在實施社區內容標準後,知乎高質內容答主數量、高質內容數量、視頻播放量均將得到提升。同時,過去社區內積攢的具備“獲得感”要求的內容也將得到新的曝光。

這也就意味着,創作者端在新的內容辨準和流量分發機制下,將在曝光度上得到扶持激勵,隨之收益也很可能將得到提升,創作者一側對內容的高篩選,也將更助於用戶從中有獲得感的提升,形成社區內容生產和消費的正向循環。

一組數據是,在新標準內測階段,知乎的知識技能觀點類答主數量提升了259%,視頻數量增加791%,影視、科學技術、體育、商業財經和母嬰家庭領域的視頻播放量增幅均超過100%。

帶領知乎走過十年的周源很明白,內容社區商業化的底層驅動力是內容。知乎也一樣,只有當內容力足夠強勁,纔可以幫助知乎找到更與內容融合的商業化解決方式。

事實上,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周源就曾強調對社區建設的重視,“知乎接下來將持續擴大對知乎內容的結構性調整,加大在社區生態上的建設,推動內容社區的整體進步”。

從知乎官網賬號“知一聲”發佈的細則來看,這一次的內容機制升級也會涉及社區的權重設置與內容治理。“獲得感”的內容對社區來說,最根本的意義在於,讓用戶與用戶、用戶與平臺間形成更堅固的信任關係。當用戶“有問題,上知乎”,就能在相應的問題之下找到某種答案。

“知一聲”提到,知乎的贊同和反對是用戶對內容的一種“投票權利”,每一位用戶在不同領域上都計算了不同的專業度權重。而在新一輪的內容升級中,知乎將再次引入信用度權重,對於利益相關的贊同或反對行爲,投票的權重將進行調整。

對內容創作者來說,這意味着贊同與反對的權重結構也將面臨變化,對所有創作者而言,這將促使社羣基於贊同與反對的機制更加平民化。

在激勵的同時,知乎還會配合內容機制,對既不能爲社區用戶帶來收穫,破壞信任的內容進行治理。打擊虛假編造,三觀不正,違反公序良俗,存在錯誤或誤導性爭議,激發對立和負面情緒,帶來人身財產安全風險的內容。

社區需要獲得感

一位知乎用戶做過這樣的總結,獲得感,即是無付出,無回報;有價值,共分享。“知識是無界的,分享是無邊的,一個好的平臺能夠有很好的包容度,確實能長久的生存。”

在知乎上,存在大量類似“X是種怎樣的體驗”這樣的問題,也有無數開腦洞的問題,類似“抖腿的根源是某種心理疾病嗎?”“長頸鹿眼睛癢了怎麼辦?”“土究竟能不能喫?”有意思的是,這些看似荒謬的腦洞都在社區內收穫了專業的解答,這些也是讓知乎區別於其他內容社區的根本。

“獲得感”雖是知乎新的內容標準,但從最早期,知乎就在一直在倡導“爲認真的人鼓掌”。知乎的內容升級,也可以理解爲,他們需要爲那些在腦洞問題下也提供專業解答,發表新知、有用經驗的答主們,一個更容易聽到掌聲的通道。

知乎的內容機制升級後,一個最簡單的邏輯是,加大了具備“獲得感”的內容在流量激勵上的權重。社區分享的本質是表達與被認同,當表達得到更大範圍的認同與鼓勵,就將反向促使用戶們生產更多符合這一內容標準的內容,讓社區成爲好內容不斷流動的大池子。

高質量的內容,是內容社區文化和氛圍所構建的基礎。只有當用戶對內容認同,纔會在一個產品上投入時間和金錢成本。

在2021第一季度,可以看到的數據是,知乎這一季度內容量同比增長60%,其中,視頻消費用戶3月的平均視頻消費時長是去年同期的1.6倍,一分鐘以上的中視頻的季度日均上傳量同比上漲17倍。值得關注的是,在知乎播放千萬以上的視頻內容中,知識類視頻內容增長勢頭顯著。對知乎來說,這類高質、讓用戶有“獲得感”的差異化內容,未來將是知乎內容的重要增長點。

今天的知乎是一個MAU超過8500萬的內容社區,對知乎來說,最寶貴的財富是十年時間中,知乎上積累的4400萬和問題和2.4億個回答。而促使知乎能屹立在問答社區不倒的,不僅是優質問題答主的答案,還有大量的知乎用戶通過點贊、贊同等按鈕的一次次點擊,對答案進行的價值排序。

從2014年就開始使用知乎的知乎答主“司馬懿”用自己做食物的過程距離,他從燉羊肉湯到煎牛排完全不得其要領,到能跟着知乎的答案烤醬鴨、做惠靈頓牛肉,講了他心目中知乎的護城河由來。

“高讚的答案或許不是廚藝最好的,但是一定是能夠讓人在短時間內把握住要點,從而成功率相比較高的。有用戶還會通過評論和答主互動,幫助答主改進答案中不好懂的部分。可以說,知乎上很多優秀答案的背後,不僅僅是答主的功勞,而是答主、評論用戶和默默點贊表達太多的知友共同的結晶。”

這也是知乎並不容易被模仿,也很難被新的對手擊敗的重要原因。知乎答主們固然重要,但知乎真正重要的財產,是基於問題、答主和用戶所構建的內容生態。知乎新的內容策略將在 6 月份逐步完成上線,從6月開始,一個屬於知乎的新內容時代就將到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只有讓人有獲得感的好內容纔會從海量的內容池中脫穎而出。

你如何理解“獲得感”?你認爲什麼樣的內容可以帶來獲得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