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時隔一年重回新一線,寧波“硬核”在哪裏?

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寧波排在第13位,列全國所有城市第17位,追平了2018年的最好排名。重回新一線的寧波,有哪些硬核表現?

作爲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的寧波,在同類型的城市中顯得頗爲“低調”。但這種低調背後,寧波的各項數據十分亮眼。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於近日發佈了《2021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其中,成都、杭州、重慶、西安、蘇州、武漢、南京、天津、鄭州、長沙、東莞、佛山、寧波、青島和瀋陽成爲了2021年的新一線城市。

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寧波排在第13位,列全國所有城市第17位,追平了2018年的最好排名。重回新一線的寧波,有哪些硬核表現?

硬核的表現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連續六年按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爲中國內地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商業魅力指數排名。

根據報告,寧波自去年短暫跌出新一線後,今年依靠大幅攀升的品牌青睞度和人口流入順利重返榜單,且總排名直升3位。在五個維度表現上,除城市樞紐性外,寧波的一級維度均呈現上升態勢。行之有效的人才落戶政策使寧波常住人口增速迅猛,爲這座城市的產業、商業發展帶來大量機會。近期衆多高端品牌的密集進駐,也體現了商業世界對寧波綜合實力的認可。

其中,在商業資源集聚度方面,寧波排第16位。而在這項指標的二級指標中,儘管位於商業資源集中、競爭激烈的長三角地區,寧波的大品牌青睞指數排名今年上升了6位、商業核心指數排名上升了3位,這還是在數據統計未將4月新開張的、集中引入上百個寧波首店的阪急百貨納入其中的前提下。

在城市樞紐性方面,相比直轄市和強省會,寧波在高鐵、航空等交通樞紐方面,確實優勢不大。不過,憑藉世界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寧波的物流通達度指數仍舊排全國第15位。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5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浙江,首站來到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侖港。李克強在碼頭聽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彙報,遠眺港口布局。他說,寧波舟山港是我國最早建成的現代化大港。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須要擴大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與世界各國開展自由、公平貿易。

李克強說,浙江小商品聞名世界,而小商品的生產離不開大宗商品原材料支撐。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希望你們進一步做好大宗商品進口、儲運等,打造大宗商品戰略中轉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來可塑性方面,寧波的排名較去年進階了4位,今年新加入的“新興戰略產業優勢指數”中,寧波的排名爲全國第15位。

寧波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寧波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667家,同比增長104.5%。新興產業中,健康製造、人工智能、高技術製造、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5.3%、14.9%、13%和9.7%;列入國家“三新”統計的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稀土磁性材料等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增速均超過兩位數。

上述幾個維度之外,寧波的主要經濟數據可謂相當硬核。2020年寧波的GDP總量位居全國第12位,在計劃單列市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深圳,排在青島之前。

2020年,寧波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52元,同比名義增長5.2%。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寧波人均收入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位居第八。

此外,2020年,寧波市完成財政總收入2835.6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10.8億元,同比增長2.9%,首次突破15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居全國各城市第11位。

爲何知名度不夠高

儘管各項經濟數據相當硬核,但寧波給外界的感覺是比較低調的,知名度沒有那麼靠前。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告訴第一財經,近年來,經濟發展的主潮流是數字經濟等服務業,而寧波的經濟發展亮點“並不在主潮流裏”。

從產業結構來看,寧波製造業比較突出,優勢產業以日用工業品爲主,比如小家電和塑料件等,還有一些臨港型產業;大的集羣產業較少,而單打冠軍、隱形冠軍居多;工業技術的層次相對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較多。不過,寧波的整體實力很強,後勁十足,內部產業配套也很發達。

同時,雖然寧波的港口優勢明顯,但港口與城市自身產業發展、與城市後方經濟腹地並沒有很好地聯動起來。也就是說,港口對寧波經濟的帶動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港口與當地經濟聯繫不夠緊密。

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也提出,寧波北侖港是中國最重要的石化產品轉運基地,因此寧波石化和能源產業發展較快,但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表現不是很突出,整體的產業結構呈現出“偏化工業(重工業)和服裝業(輕工業),而中間的電子製造產業較少”的特點。

數據顯示,2020年寧波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102家,但與蘇州、東莞等兄弟城市相比差距明顯。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同期蘇州年末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9772家,總數僅次於四大一線城市,位居全國第五;東莞全市高企預計超過6400家,成都突破6100家,武漢爲6259家,南京爲6507家,佛山爲5718家,無錫也突破了4000家。

除了產業結構,城市的空間結構也是一個因素。卓勇良分析,寧波下轄的慈溪、餘姚、鎮海等區縣的經濟很強,而主城區海曙區、江北區與杭州的主城區相比則相對弱一些。

中心城區不夠突出,也影響了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影響了城市集聚資源、輻射帶動周邊的能力等多個層面。

此外,身處長三角這樣一個最大的城市羣,寧波周邊不僅有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直轄市上海,還有杭州和南京這兩個GDP位居全國前十的強省會城市,加上“最牛地級市”蘇州和近年來快速崛起的網紅城市合肥,在星光熠熠的長三角城市羣中,寧波也就顯得沒那麼亮眼。

不過,儘管存在諸多短板,但寧波的優勢十分明顯。一方面,憑藉舟山港的優勢,寧波的外向型經濟很突出。根據《中國海關雜誌》編制發佈的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寧波市綜合得分76.3分,位列全國第8位,繼續居浙江之首。

圍繞進出口,當地包括報關、物流在內的一系列產業也應運而生,蓬勃發展。

“寧波本地年輕人,5個裏面就有1個是做外貿的。”卓勇良分析,“在縣級市的出口排名裏,寧波的寧州區僅次於義烏排在第二,餘姚則排在第三,慈溪的排名也較爲靠前。這還只是寧波海關登記的數據,而寧波有大量外貿公司、很多內地商品的出口,不一定登記在寧波海關的名下。”

另一方面,從經濟結構來看,當地民營經濟十分發達,活力十足。卓勇良認爲,雖然寧波的高新技術企業較少,但中低端產業相當強勁,因此並不會影響當地經濟的後勁。寧波的企業家羣體多爲民營企業家,不一定高大上,但擁有很強的活力,可以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發展。

卓勇良認爲,市場上中低端的需求一直存在,而且港口優勢也讓當地的產業享受便宜且便利的物流,並在全球市場上頗具競爭力。“寧波如今產業調整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當地企業家的下一代正在快速成長,他們的創業和父輩完全不一樣,不僅緊盯國際市場,而且科技水平也更高。”

與上海、杭州錯位發展

在諸多優勢的基礎上,位於杭州灣南岸的寧波,在長三角城市羣一體化和都市圈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與上海和杭州錯位發展十分關鍵。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分析認爲,寧波的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還應立足於現有的基礎和優勢,寧波不可能跟上海、杭州拼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等,寧波應該跟上海、杭州錯位發展。

在卓勇良看來,寧波和上海是有機的整體,一方面要支持寧波加強與上海的對接,加強杭州灣新區的建設;一方面也要改變“做上海後花園”的思路,把上海作爲寧波的人才、文化和科技資源庫,以及全球化的通道。

與省會杭州的優勢互補也十分關鍵。近年來,杭州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但杭州的新興產業總體上過度注重模式創新,在科技研發方面仍然不強,尤其是整個信息經濟結構偏軟。比如,數字經濟包括了數字服務、數字製造等,杭州在數字服務業方面做得比較好,但在其他領域如數字製造等方面不盡如人意。

相比之下,寧波最大的優勢就是大港,同時寧波的製造業發達,但是在現代服務業方面與杭州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杭州的數字服務業優勢可以和寧波的製造業優勢形成很好的互補。

浙江“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要“唱好杭州、寧波‘雙城記’,大力培育國家中心城市”。

卓勇良認爲,杭州和寧波是可以高度互補的:一個是杭州灣上的節點城市,一個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一個是數字化的城市,一個是以製造業爲優勢的城市。那麼,讓數字化爲製造業服務,對寧波來說是如虎添翼的。

卓勇良認爲,利用上海和杭州的服務業高地,按照要素優化配置,主攻高端製造業和智慧型製造業,將是寧波未來發展的關注重點。

曾剛也認爲,杭州在數字經濟上的發展,以及上海在新興戰略產業上的優勢,都將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中,讓寧波獲得更大的受益。如何更好發揮寧波開放的傳統以及港口經濟的優勢,有賴於更多科技助力。

在錯位發展的同時,寧波也在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增強集聚資源要素和輻射帶動周邊發展的能力。

寧波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寧波各區縣中,人口占比提升主要集中在北侖、鎮海、江北、鄞州幾個市區以及杭州灣沿岸,南部的象山、寧海、奉化的人口占比則下降明顯,呈現出寧波正在加快中心城市平臺發展,向杭州灣沿岸集聚的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