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家族的崛起在這個世界類似生物進化過程中基因突變一樣,在條件合適的時候纔會產生。

在那之前,那些家族可能已經默默無聞地存在了幾百年或者上千年,但一直沒有能夠出現一個精英,一個家族的領秀,帶領整個家族突圍出底層。

因爲一直沒有物質能力培養出一個有文化有見識的後人。

平日的收入,基本上都被日常生活消耗掉了,所剩無幾,幾乎沒有喘口氣的機會。

這種情況下出生的下一代,大多時候是上一代的翻版,在社會最底層辛苦勞作換取一些生存所需要的費用。

他們每日所想的不過是下個月的生活。當溫飽還是首要問題時,不會考慮太多長遠的事情。

他們一代接一代地窮着,在貧窮里面無限循環。

直到這個家族的創始人不甘再繼續底層的生活。

精英家族從起家到富有昌盛,走向衰弱最後告別的過程

2 對於一直在底層掙扎徘徊的家庭,最初的原始積累難度很大,需要幾代人連續的努力,想快速完成積累的前提是特別拼命。

1989年,一個叫丁尚彪的上海男子,借遍親朋好友,湊了5萬多塊錢(相當於他們家當時15年的收入),去了日本。

他原計劃上完語言學校後繼續讀大學,並在日本發展,目的就是通過留學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但是因爲學校的問題他開始了在日本的黑工生活,一天打三份工。只要能掙錢,他什麼都幹,想掙夠錢給女兒一個好的學習條件。

八年後的1997年秋天,他女兒丁晽進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2004年,丁晽醫學博士畢業,與妻女離散15年的丁尚彪才踏上回鄉的飛機。

原本需要幾代人努力積累的物質基礎,丁尚彪一人完成,付出的代價自然比別人多,是以健康爲籌碼的拼命。

但是,這個家最艱難的原始資源積累還是完成了。

非常努力非常拼命的丁尚彪父女倆,用十五年的時間改變了所屬階層。

醫學博士的丁晽,婚姻對象也是同級別的男性。她的孩子起點與社會階層都比她高,以後成功的速度會快很多。

丁尚彪的外孫從小就可以直接進入精英階段的培養。

那些質問爲什麼十年寒窗比不上幾代人努力的,是錯誤地把自己和同時代的那個人當做同一個奮鬥階段的人來對比。沒有意識到在奮鬥的進度條上,自己是和人家的爺爺同輩的,剛剛開始啓程。

人家家庭從祖輩就開始拼命,父輩繼續努力,自己也在學習,幾代人的奮鬥接力賽他接手過來繼續下去,資源儲備自然比你強。

就像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是因爲在他之前已經有秦國六代君王的努力奮鬥,漢武帝能夠出兵打匈奴因爲之前有文景之治給他提供了財力保障。

精英家族從起家到富有昌盛,走向衰弱最後告別的過程

3從第一代打苦工克勤克儉掙教育費用,到最後精英家族的形成,中間的每一代都要努力。

無數家庭沒辦法堅持走過這個漫長的過程,因爲中間有太多的變數。大部分家族到了第三、四代就停滯不前了,開始懈怠,開始花天酒地坐喫山空。

由儉入奢易,人奢侈習慣後很難控制對物質的慾望,享受過了那種紙醉金迷的生活很難再回頭過艱苦的生活。

那些富不過三代的都是沒有文化底蘊的暴發戶,智慧不夠,沒有駕馭大筆錢的能力。很多有錢人曾經富甲一方、紅極一時,卻無法逃過這種世俗的詛咒。

他們因機遇賺了錢,卻沒有統籌規劃能力,不知道怎樣正確使用錢財,把錢的益處最大化。

大衣哥朱之文因唱歌暴富。錢是有了,但是夫妻兩人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底層,對財富的理解有限,兒女的教育沒有跟上。兒子才二十歲就結婚了,而無數的同齡人還在學校求學。

朱家無法成長爲精英家庭。

作爲藝人,總會有過氣的時候,不可能永遠有出場表演機會。

而他的兒女只會消耗家產,不會創造利潤。纔剛剛有些錢,就紈絝了,沒有創業的能力。

別人富不過三代,他家第二代就已經垮了。

所以不要以爲有錢了就是脫離底層了,可能很快又會回到起點。

精英家族從起家到富有昌盛,走向衰弱最後告別的過程

4三代出貴族,需要三代人不懈的努力和出衆的能力,普通人一代就想成爲精英很難。

當父輩拼命賺錢供孩子讀書,希望他將來有個好工作的時候,無意中已啓動了這個家庭的階層躍遷計劃。

平民家庭孩子的正常路徑,基本就是走知識改變命運的普通模式,高考是最廉價最公平的上升途徑。

先成爲平民精英,然後在高一點的平臺上施展才華。在高一級的層面纔有機會接觸高一級的人,學習更高的知識。一級一級升上去,到更高的地方纔有機會成爲精英。

而精英家族的建立則需要更久才能完成。

不只是錢的事情,還包括後代培養、家風樹立、門當戶對的通婚、家族成員眼界和見識各方面的提升等等。

像丁尚彪家庭,需要第三代的子孫也很優秀,第四代才馬馬虎虎會有貴族的樣子,一個新的精英家庭纔算真正產生。

現在的富一代富二代,很多都才十幾二十年,無論做事談吐都有一股久窮乍富的浮躁嬌情做作,全身上下瀰漫着濃濃的暴發戶氣質。

三代之後,才能慢慢地洗掉骨子裏爆發戶的心態,纔有足夠充裕的時間慢慢沉澱精神世界,面對鉅額財富纔會漸漸從容淡定,家族文化開始建設。

精英家族從起家到富有昌盛,走向衰弱最後告別的過程

5一個家族的延續,往往需要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後人不斷推着這個家族前進,需要能扛起統領家族的人才。所以,培養優秀的後代是家族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那些傳承了好幾代的世家,都有家訓家規一類的規則管理子孫後代的行爲。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被後人擴展爲“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著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家族傳承了十六代,靠的正是“道德傳家”。

這個家族的家訓只有短短的三十個字: 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 以獨有之產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產遺子孫。

依靠這個家訓,貝氏家族從明朝初年到現在600多年,經歷了多個朝代的風雨,依然屹立不倒,人才輩出。

貝氏族人認真執行了家訓的“以公有之產遺子孫”。

貝聿銘叔祖貝潤生重金購買獅子林後,將其和整個家族共享。在園子裏設立貝氏祠堂建立義莊,用來贍養、救濟族人。

貝聿銘也從獅子林的獨特建築設計裏得到很多靈感。

無獨有偶,西方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家訓也提倡團結互助精神。創始人老梅耶去世前對五個兒子留下一句話:

只要你們團結一致,就所向無敵。你們分手的那天,將是你們失去繁榮的開始。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徽標是五支箭,寓意着老羅斯柴爾德的五個兒子,象徵着這個家族的族訓:“團結、正直、勤奮”,與中國人說的“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同樣的內涵。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句座右銘是:“勤奮出貴族”,財富是勤奮工作的副產品。

曾國藩一部家書,樹立了整個家族濃厚的文化氛圍,子孫後代中人才輩出。

錢鍾書家族,從千年前的吳越國開始。作爲中華大地的千年名門望族,《錢氏家訓》內容比較多,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個部分。

所以錢氏精英也是分佈多個領域,家族羣星璀璨,當代國內外的錢氏名人共有100多位。

這些名門望族的家訓,一個共同點都是要求後人努力向上,勤奮節儉,互相提攜。

每個家族的創始人,都把自己從人生中領悟到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應該遵守的行爲方式,通過家規家訓的形式傳承給後代,希望後人保持已經取得的優勢,讓自己的家族源遠流長。

精英家族從起家到富有昌盛,走向衰弱最後告別的過程

6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永恆,一些家族在輝煌了幾十年上百年以後因爲各種原因走向消亡。

東晉的王謝世家因政治紛爭族人被害,剩餘的後人大多不知去向。已故著名導演謝晉,是(陳郡謝氏)東山謝氏之後,算是這個千年大族的嫋嫋餘音。

很多家族的衰亡是因爲禍起蕭牆窩裏鬥。爲了利益,兄弟反目,父子成仇。

有些家族因爲時代進展,經濟形式發生變化沒有及時跟上,不再擁有某方面的優勢。

有一部分富家子弟確實是世人眼光裏的那樣,

貪圖安逸,不思進取,喫喝嫖賭敗光家產。

但更多的,是因爲後代能力羸弱,無法掌控局勢,卻又剛愎自用,而致使前人努力成果快速歸零。

2003年,山西海鑫集團董事長被刺身亡,22歲的兒子李兆會中斷學業,倉促接班,成爲李氏家族的第二代掌門人。

接班後,李兆會把父親的得力手下全部排擠出局。獨攬大權之後,他抽出大筆資金在資本市場玩得不亦樂乎,然後欠下鉅額債務。

一個家族企業如果沒有一個能力卓越的領導人,那麼離崩塌就近在咫尺了。無能的後代會把整個家族帶到岔道上去,迅速走向衰弱。

上世紀五十年代,華人企業家王安在美國創立了一家電腦公司,當時能夠與IBM這樣的行業巨頭分庭抗爭,王安一度成爲美國第五大富豪。

比爾·蓋茨曾說,如果王安公司沒有隕落,世界上可能就沒有他的微軟公司。

1986年,王安任命他的兒子王烈執掌公司。

王烈能力平平,執掌企業後失誤頻頻。接班才一兩年,財務就急劇惡化,虧損嚴重,公司股票下跌了90%,王安電腦迅速進入鉅虧狀態,公司一敗塗地。

1989年9月,病危之中的王安,親自宣佈免去兒子董事長的職務,另請高明。1990年王安去世。

王安電腦公司在1992年8月申請破產保護,於1993年9月正式破產。之後,王安電腦連同它創始人的名字漸漸銷聲匿跡。

在網絡普及的今天,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以前在美國曾經有一家無限牛逼的王安電腦公司。

所以家族衰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能扛起整個家族重任的接班人。

衰敗是崛起的逆過程。但是,下坡永遠比上坡快得多。從創業到鼎盛要花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從輝煌到破產可能只要幾年。

幾代人的心血,只要一兩代不爭氣就揮霍光了,墮落下去淪爲平民百姓。家勢下降以後,後面就很難再振雄風。

人類歷史上,一些名門世家象璀璨的星星一樣照亮了我們這個世界。它們各領風騷幾十年或數百年,然後慢慢地象最初那樣歸於沉寂。

但是,世界永遠不會寂寞。一箇舊家族暗淡下去,另一個新家族升起,此起彼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