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創板開板即將兩週年:八成公司營收增長12家翻番,“硬科技”成色持續增加 | 聚焦陸家嘴論壇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趙奕 胡金華 上海報道

“註冊制在市場功能、結構、生態等方面,促進資本市場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方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科創板硬科技特色,積極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三大行業領域科創上市公司的數量佔比約70%,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紹統在6月10日召開的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上表示。

到今年的6月13日,科創板即將迎來自己兩週歲的生日。近兩年來,隨着註冊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資本市場已經邁入全新的歷史階段。

“註冊制的形式性審查使符合基本條件的更多優質公司注入資本市場,證券放量,會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更多的實體產業,這是註冊制對社會資金流動的最顯著的影響,同時也會帶動金融衍生品的種類和數量的發展。全面實施註冊制,會讓市場和投資人作出更爲理性的選擇,市場就會不斷淘汰一些不再符合條件的公司,大量公司入市同時劣績公司退市,優勝劣汰,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最核心的價值標準。”專注於資本市場犯罪研究的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立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註冊制改革推動資本市場新生態構建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宣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7月22日,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施行,明確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度;隨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全力推進。註冊制改革正在不斷向深入發展。

券商作爲保薦機構,在企業的上市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董事長儲曉明看來,通過註冊制改革,國家對資本市場重視的程度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務院到各部委,從國有到民營,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加快資本市場建設等方面形成的共識前所未有。

“註冊制改革是直擊資本市場靈魂的改革。看似改革的重點指向股票發行過程更加制度化、透明化和國際接軌,實質上是政府和市場關係的再調整,直擊資本市場運行的本質。要尊重市場規律,運用市場,把權力交給市場,通過市場定價來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使市場建立起自我調節和供需自我平衡的內在機制。”儲曉明如是說。

儲曉明進一步表示,註冊制改革正在不斷推進資本市場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一方面,註冊制改革推動資本市場的加快發展,加快解決了我國面臨的“不缺資金缺資本”的難題,藉助靈活多元的直接融資工具降槓桿,改善負債結構,發揮資本市場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另一方面,註冊制改革支持了一大批硬科技企業上市。試點以來,科創板達到282家,大多數集中在信息科技、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科技領域,以點帶面,推動我國科技產業與資本形成良性循環。

雖然總體來看,註冊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與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註冊制改革在發行制度的包容性、定價配置制度的市場化,以及中介專業能力等方面都還存在着差距。

對此,儲曉明表示:“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客觀、辯證地看這些問題。註冊制推進的過程本質上也是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市場化、基礎設施逐步發展成熟的過程,對於整個註冊制的設立我們還是要充滿信心,尤其面對‘十四五’期間註冊制的全面推廣,我們還是充滿信心的。”

科創板制度不斷完善

作爲國內A股資本市場的試驗田、註冊制改革的先行者,科創板即將迎來開板兩週年。《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今年以來科創板累計有80家公司發行新股,累計募資金額達637.77億元,單家公司平均募集資金7.97億元。分區間來看,募資金額超10億元的有13家,募資金額5億元至10億元的有24家,募集資金在5億元以下的有43家。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易會滿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兩年來,科創板主要指標運行平穩,市場流動性水平與其板塊定位、投資者適當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適配。從換手率看,今年前5個月,科創板日均整體換手率爲2.56%,高於同期主板、創業板換手率水平。從定價效率看,科創板放寬了漲跌幅限制,優化了融資融券安排,市場博弈更爲充分,有利於加快均衡價格形成。與此同時,“炒新現象”明顯減少,科創板公司上市後在公司治理和持續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初步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

在業績方面,過去一年,科創板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截至4月30日,268家科創板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主要經營業績信息。數據顯示,268家科創板公司全年共計實現營業收入4084.38億元,同比增長15.51%;實現歸母淨利潤500.86億元,同比增長59.13%;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385.39億元,同比增長42.70%。其中,近八成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增長,有12家公司營收翻番,三成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

此外,研發投入是衡量科創板上市公司科技含量的重要指標。2020年,科創板公司合計投入研發金額384.18億元,同比增長22.61%。剔除採用第五套指標上市的公司後,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爲12.03%,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兩年來,科創板始終堅守板塊定位,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但是科創板申報和在審企業當中,也出現了少數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爲完善科創板制度,有關部門正在不懈努力。

4月16日,證監會就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作出修訂,將科創屬性評價指標由原來的“3+5”變爲“4+5”,旨在“培育出更多具有硬科技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創新企業”,這是檢驗科創板是否成功的一個首要標準。

同時,證監會將對科創板企業按照支持類、限制類、禁止類進行分類處理,對於金融科技、模式創新等類型的企業,將根據企業科創屬性情況從嚴把關,限制在科創板上市;對房地產和主要從事金融投資類業務的企業,將禁止在科創板上市。

相應的,上交所也出臺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劉紹統表示,兩年來,在證監會的領導和各方共同努力下,秉承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理念,踐行尊重註冊制的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三原則,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改革符合預期,市場運行平穩,改革取得較好效果。

其中,在完善市場結構和定價機制方面,隨着改革的深入推進,科創板的投資者結構、市場化定價等方面都出現了積極的變化趨勢。從投資者結構看,機構投資者的交易佔比正在逐步提升。2021年一季度,機構投資者佔科創板市場交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5%,公募基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科創板公司的流通市值佔比近40%,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滬港通、境外知名指數機構也廣泛參與科創板市場的投資。

作爲享受改革制度紅利的企業,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躍輝在會上表示,科技企業要作爲我國科技創新的主體,就要不斷激活科技創新的活力,必須圍繞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將科技創新與金融有效融合是其中的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