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日視點:年報問詢三大變化確保監管“長牙帶刺”

謝 嵐

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披露已經完成,監管層對年報的審覈還在持續。5月份以來,包括城發環境、ST金運、鵬都農牧衆泰汽車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收到年報問詢函,問詢重點包括經營業績變臉、部分財務指標異常、重大事項披露不充分、持續經營能力等多方面。

事實上,今年以來,監管機構密集發聲,資本市場從嚴監管的信號持續釋放,特別是日前公佈的新“國九條”,將“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提至突出位置,進一步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資本市場監管體系,以確保資本市場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

監管“長牙帶刺”落地到年報問詢環節,筆者認爲這已經充分體現在當前年報問詢函呈現出的三大變化中。

一是看得更細。譬如某算力公司的財務數據就被“細摳”出蹊蹺之處,交易所發問:根據供應商採購金額推算,公司年度採購總金額約爲22億元,爲何公司支付的現金卻高達30億元?

二是問得更實。緊扣投資者關心的實際問題給上市公司“出題”,多家公司被追問不分紅或少現金分紅的原因及合理性。問詢函中明確提出,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之一。問詢效果也“立竿見影”,在交易所的追問下,已有上市公司“改口”,決定派發現金紅利或者提高2023年度利潤分配比例。

三是查得更全。多家上市公司的年報被全方位“體檢”,覆蓋財務數據、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方面面。譬如某ST公司被問及的問題包括:銷售業務營業收入與成本確認的合理性,公司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構成的具體情況,控股股東股份質押情況和潛在的平倉風險,旗下子公司的增資情況及相關技術和許可的詳細情況……甚至還要求覈實董事長在“股吧”發帖中關於芯片業務的表述是否準確。

總而言之,在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下,上市公司財報披露中的違法違規行爲將日益無所遁形。這無疑也將促進信息披露質量提升,引導上市公司進一步聚焦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完善健全公司治理機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進而提振投資信心,爲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提供支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