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提出2023年技術市場成交額超3000億元,爲科技成果轉化放大招

上海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21—2023)》(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11項任務,旨在持續促進本市科技成果轉化,建設更高質量、更強功能、更大規模的技術市場。

《行動方案》設定的工作目標是:到2023年,本市科技成果轉化活躍度、技術轉移能力明顯提升,統一開放、功能完善、體制健全、平等高效的技術市場體系基本建成。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金額超過3000億元,科研機構技術合同成交金額超過300億元,發展100家以上多模式、專業化的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培育3—5個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創新創業集聚區,匯聚3000名以上專業技術轉移人才。

針對問題提出四方面任務

今天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市科委副主任陸敏介紹,上一輪(2017—2020)行動方案發布以來,上海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全要素,體系化推進制度保障、政策供給、能力提升和生態優化。上海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上海技術交易所等重要載體和平臺啓動建設,以企業和高校院所爲創新主體的技術交易市場持續活躍。

總體而言,本市科技成果轉化在政策制度設計上日漸完善成型,但在一線人員實際操作層面,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部分法規文件與改革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不利於成果轉化,導致不敢爲;成果管理和轉化服務能力比較弱,導致無力爲;技術市場生態還不健全,導致不便爲等。

針對這些問題,《行動方案》提出了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運用能力、提升技術轉移服務能力、提升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等4個方面的11項任務,融入了成果轉化全要素。

在成果需求側,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尤其是推動國企體制機制改革。在成果供給側,提升高校院所和醫療機構的成果轉化運用能力。包括建立成果全週期管理制度,加強技術轉移運營機構建設。在成果轉化服務側,提升技術轉移服務能力,包括增強轉化載體支撐能力,大力發展市場化、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大力培育技術轉移人才。在技術市場生態方面,提升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包括夯實交易場所功能,增強金融資本支撐,完善國際技術轉移網絡,完善技術合同登記政策。

面向新趨勢呈現三大特點

面向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趨勢、新階段,《行動方案》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豐富成果轉化主體,除了高校院所,也將國企和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市科委創新服務處解釋說,上海集聚了龐大的國企資源,國企孕育了大量成果和產業需求,所以《行動方案》強調國企體制機制改革,包括推動國企科技成果權屬改革。爲了給國企領導“鬆綁”,《行動方案》指出:“對在改革創新過程中勤勉盡職、未謀取非法利益的,出現符合容錯情形和條件且屬於容錯清單的行爲,不做負面評價或進行減責、免責。”醫學也是上海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行動方案》新增對醫療衛生機構的成果轉化要求,引導醫療衛生機構健全醫學領域成果轉化的路徑機制與服務模式。

二是提出“提升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與上一輪3年行動方案相比,此次《行動方案》增加了對交易場所的支持,支持上海技術交易所健全技術交易制度體系、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機構,並鼓勵各類技術市場要素進場交易。

三是強調科技成果概念驗證,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行動方案》鼓勵科研事業單位籌資設立概念驗證基金,試點建立科技成果概念驗證引導資金,鼓勵投資機構、技術轉移機構等投資早期科技成果。《2019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介紹,近年來,概念驗證中心及其配套資金已成爲國際上促進高校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作爲“最初一公里”的推動舉措,概念驗證以論證創新想法、論文或專利成果的商業化可行性爲目標,評估它們的市場潛力,併爲科研團隊提供種子資金、商業顧問、創業教育等服務。高校院所組織開展概念驗證工作、設立配套基金或引導資金,有望推動更多的早期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