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浪漫旅行》抵达拉萨,刘涛和秦海璐两个好朋友卧膝长谈。

秦海璐:“你说有人会觉得我们俩的友情是塑料的吗?”

刘涛:“那是傻子吧。”

秦海璐:“那你为什么只有两个闺蜜呢?”

刘涛:“我还是很挑的,我哪有时间对所有人好!”

就是这句“我哪有时间对所有人好”,引起无数讨论。

有人觉得人间真实;

有人觉得节目上公然说出这种话不太妥,情商越来越低了。

当然更赞同前者人间真实的说法,

以往任何场合见到的刘涛,总是尽力维持体面周到,事事顾及他人,

这次,她终于不用假装对所有人好,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尤其在组建家庭之后。

更多的时间,往往投注在家人身上,经营人际关系的精力都会越来越少。

混迹娱乐圈多年,刘涛生命中也不过留下两个闺蜜,

一个是认识了十几年的秦海璐,一个是陪伴了二十多年的经纪人。

而大多的朋友,不过是随着时间流逝,

先是消失在朋友圈,然后彻底消失在现实生活当中。

看到这儿,忍不住想起上一次看到热搜,还是刘涛主动加蒋勤勤微信。

那是这档节目刚开始,蒋勤勤直言,

听到刘涛是本次的旅行团长后,担心不熟,所以就不太想来参加了。

场面曾一度尴尬,但为了照顾到所有人的情绪,

刘涛还是热情搭话,并拿出手机主动加上了蒋勤勤的微信。

可惜,能加到微信列表上的好友再多,

能真心交付,能真正一起走过漫长岁月的,注定只能寥寥。

三观都不一,何必假装?

圈子若不同,强融进去,只会变成负累。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恐似乎成了成年人日常面临的最大困扰。

最近,一个社会实验真人秀,企图打破魔咒,解决这个难题,

结果就是,15个不同身份,互不相熟的人凑一起,上演了属于一群人的尴尬。

前时尚总裁苏芒在临时组建的大群里,热情分享自己为大家准备的花车。

满心期待大家的夸奖,

结果群里13个人根本毫无反应,只等来周也一句面无表情的“哇呜”。

隔着手机屏幕的捧场,果然,你永远猜不到对面是用怎样的心情写下的。

艺术家陈陈陈提议行为艺术,15个人围成一个圈,顶着大太阳睡觉。

目的说是让大家放下戒备心,快速融在一起。

结果,众人在偷偷玩石头剪刀布中,艰难结束了这场“艺术大考验”。

只有李雪琴,不愧脱口秀演员。

每次都能说出大家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团建一定是人类社交中,那个最想躲却永远避不开的活动,

大家唱歌跳舞,手拉手转圈,热情寒暄,

旁边李雪琴的表情,像极了你我明明不熟,非要假装亲热的样子。

“我这辈子最讨厌干的事就是集体活动,

我这辈子最不能接受的事就是和一群人住在一起。”

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没有参加过班级任何一次聚餐。

不过是有人喜欢热闹,有人乐于独处。

相对于这个时代为了名利,为了面子而拼命去维持的假性社交,

承认自己孤僻,承认自己普通,其实一点都不丢人。

因为,最难的永远不是你如何强融进去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而是怎么在繁复忙碌的生活,找到你自己舒服的状态。

张方宇在《单独中的洞见》里说:

“热闹的社交场合,人们用鼓噪的喧哗去封堵每一个沉默的空隙。否则,整个场面的荒谬将被任何一个静默的片刻所揭穿。”

当你害怕落单,担心不合群,

岂不知,大多数狂欢不过是一群人的孤独罢了。

它缓解不了任何寂寞,只会在推杯换盏结束后,迎来一场更大的空虚。

网上曾特别流行一种说法:

“人前半生学做加法,会认识很多人;

人后半生学做减法,只留下几个人。”

以前拼了命维系每一段关系,后来之所以不强求,

是因为只有这个时候,能让你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苏芒还担任时尚芭莎总裁时,也算各类大型晚会的主心骨。

无论旁边是谁,合照永远能占据C位。

圈子里章子怡,邓文迪等好闺蜜更是一大推。

如今,时尚主编工作不再,当人走茶凉,

转头苏芒就成了与章子怡合照中被裁掉的那一个,

就和当年被她从合照中裁掉的洪晃一样。

一个人最常犯的错误,莫过于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殊不知利益的链条一旦破损,所有其他关系便瞬间崩塌。

别说娱乐圈这个瞬息万变的名利场,换到我们普通人中也一样。

畅销书作家李尚龙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上学的时候,他带着父亲送他的四字箴言“多交朋友”来到北京。

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热情留许多人的电话。

后来他入党要写申请书,那时不知道网上有模板,

便发短信给一个认识的负责学校入党工作的老师寻求帮忙,结果只收到对方回复的三个字:我没空。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几年,有一天他突然在半夜接到了这个老师的电话。

那头笑嘻嘻寒暄一番,才知道是有事相求:

希望李尚龙帮找个靠谱的英语老师,私下能给他的孩子上节课。

那段时间他课业繁忙,加上想起往日情形,便搪塞了过去。

两件都以失败告终的请求之后,他才明白:

“除去彼此的感情,能让对方帮自己的根本条件,是你能提供等价的回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