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

“我們內容公司現在過度依賴於票房,而(2019年)票房只有600多億,還要被外國影片拿走一部分,我們國內能分多少呢?但是一年投進去的可是幾百個億的製作費用,入不敷出。”

6月12日,在上海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高峯論壇上,光線傳媒(300251)董事長王長田直指電影行業的痛點。

在前一天的第四屆中國影視資本峯會上,王長田就說起了影視行業的“三角債“現象——院線欠發行公司錢,發行公司欠製作公司錢,製作公司相互欠錢,而且製作公司還欠主創人員的錢,“這樣的一種連環現象是非常嚴重的。”

在12日的活動上,王長田又對此進行了進一步解釋。“三角債是一個普遍現象。在行業裏,只有少數公司不欠別人錢,但是被別人所欠,多數公司都是相互欠錢。造成這個事情的根源是整個行業的效益的問題。別人給你投資也好,你借款也好,爲了維持這個項目的開工,所以你要把別人的錢挪用,等等現象都造成了三角債現象,非常嚴重的現象,導致很多公司都無法運轉。”

那麼,如何解決三角債現象?

王長田認爲,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有很多種出路。其中有一個是市場機制的調整。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建立一個向內容傾斜政策的體系。“其實這麼多年來,整個電影市場的發展是在自然狀態下的,當然政策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我覺得對內容的推動方面做的還是不夠的。”

王長田認爲,首先是要改變內容公司的收入結構。“我們現在過度依賴於票房,而(2019年)票房只有600多億,還要被外國影片拿走一部分,我們國內能分多少呢?但是一年投進去可是幾百個億的製作費用,入不敷出。”

王長田指出,在國際上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一個方式就是擴大版權收入。比如說在美國票房收入只佔30%,60%以上約70%是來自版權銷售、點播或者是衍生收入。“而在國內,電影內容公司百分之八九十的收入是來自於票房,我們要擴大我們的互聯網版權的銷售收入,這個裏面就涉及到互聯網視頻網站的費用買價太低的問題。”

第二個要改變票房收入的比例。王長田表示:“現在中國的電影公司拿的是全世界最少的票房分配的比例,也就是說,市場上產生100元票房,只有38.5元回到了跟內容有關的公司手裏。而純粹的內容製片公司去掉髮行代理費,還有一些結算佣金等等之外,大概能拿到的是32-33元,不到1/3。但是整個電影行業最主要的投入都是這些公司,所以他們承擔的最大的風險,三角債也主要從這個層面產生。

第三,王長田提出要賦予內容公司更多的市場自主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把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強行割開。當下,院線電影不能直接上網絡,網絡電影如果沒有經過審查也不能上院線熒幕去變現,劃分的很清楚,所以影響了一部分公司的創作能力的發揮以及經濟效益的改變。

第四,王長田希望稅收政策和補貼政策向內容公司傾斜。“我們這個行業還是有一些政府補貼的,內容公司有一部分,但是我認爲遠遠不夠,獲得的比例太少。”

王長田認爲,整個社會對整個電影行業的投資,主要是投資給了內容公司和內容項目,如果不能夠提升內容公司的效益,不能使整個行業向鼓勵內容創作的方向去發展,整個中國電影行業是沒有希望的,是難以爲繼的。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