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點

正是外賣送餐高峯時段

位於國康路的同濟大學西北門外,外賣小哥來來往往。這裏臨近學校的西北宿舍區,學生們訂外賣地址統一填寫“同濟西北門”。

不時有外賣小哥打着電話通知訂餐的學生:

“喂,你好,你的外賣給你掛在6號欄杆了。”

什麼欄杆???

現在送外賣還有“暗號”???

東東一臉大寫的問號!

一起來看看

“外賣掛在6號欄杆”

是一種怎樣的定位?

原來,同濟校門東側的兩扇柵欄牆有些特殊。每扇柵欄牆約有20餘根欄杆,每根欄杆上都用紅紙貼着數字編號,外賣小哥將餐品掛在編號下方的鐵鉤上,以此和學生約定取餐地點。

由於正值中午送餐高峯時段,每根欄杆下面都掛着好幾袋餐品。學生趿着拖鞋步出校門,根據編號很快就能拿到自己的外賣。這頭剛取走,那邊就有外賣小哥停下車,掛上新的外賣袋。

“疫情期間,學校不讓進,只能送到這裏來了。”餓了麼平臺外賣員張鵬一直在四平路附近送外賣,他說,去年受疫情影響,校園內的外賣單一開始很少。

慢慢地,學生也饞,便開始嘗試無接觸配送方式,訂餐時地址都寫放在“西北門”。後來,外賣單子越發多起來,這個不大的校門口總是放着一堆一堆的外賣袋。張鵬總是接到學生電話,“師傅,我的外賣到底在哪裏?”

“也不知道誰想的,

大概是學生們貼的吧,

這個方法真好!”

張鵬把手中的外賣袋掛在8號欄杆上,拍照上傳到平臺,然後給訂餐的學生打電話:“喂,同學,你的餐在8號欄杆,請下來取一下!”

自從這個約定地點成了學生和外賣員之間的默契,張鵬再也沒接到過“找餐難“的電話。

同濟大學大一的宋同學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外賣。

“我可能有外賣依賴症,還蠻常點的。”宋同學說,國康路西北門靠近學校的西北宿舍區,有6棟宿舍樓,平時大家的外賣需求還是很強烈的,“從我來同濟讀書起,外賣就不讓送到校園裏了。大家點的外賣都堆在學校門口,找起來太費力。我估計是外賣小哥想出來的這個辦法,給欄杆貼上編號,太實用了!”

宋同學說,自從有了這個編號,大家拿外賣都是“快準狠”,也從沒有遇到過外賣找不着、丟失的情況。

高峯時段,柵欄上掛滿外賣袋的 “外賣寄存柵欄”,已經成爲國康路上的一處特別風景線。在馬路對面園區上班的白領孫女士告訴記者,中午和傍晚這裏最爲熱鬧,趿着拖鞋的學生,急匆匆的外賣員,在這裏交集着。

“疫情時期的大學生活,多少要受些限制。

喫飯時間這個校園邊角的小口子,

感覺挺溫馨的。”

記者手記

城市的溫情常常於細微處顯現,這個有些可愛的“外賣寄存柵欄”就很溫情。

往小了說,特殊時期,外賣只能送到校門口,學生找外賣太費神,這個矛盾竟用這樣一種民間小智慧得到了完美解決。外賣小哥猜測是學生的創意,學生們則偷偷讚歎外賣小哥的實用妙招,究竟是誰做的,問了一圈也沒有人知道。不過,這50多張數字編號的簡單小智慧,讓雙方都感到貼心,打心底認可。正如旁觀者孫女士所說,在嚴格的管控措施之下,這種安全又合乎情理的方式,讓人感到一種溫情。

往大了說,成堆的外賣寄存在校外,外賣員約定了欄杆編號便放心離開,學生隨後趕到,依次、有序地取餐,讓人想到上海備受讚譽的規則意識。不同於輸入信息、上鎖寄存的快遞櫃,這種大咧咧掛在欄杆上的“寄存柵欄”看似隨意,卻上了一把最珍貴的鎖,這把鎖就是每個人的規則意識。遵守基本的行爲規則,是涵養公共意識的開端,更是邁向文明社會的起點。上海這座城市的規則意識,是市民給予城市的溫情底色。

生活在上海,你能感受到,每個人在創造着那些細微的、可愛的溫情。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精神不斷滋養着市民的精神氣質和文明素養。我們也相信,每一位市民的努力,都能讓上海城市的文化特質更加凸顯、精神品格更加鮮明。

來源:東方網

作者:李歡、孔文龍

圖片、視頻攝影:孔文龍

編輯:衛宜斐、邵陽

審稿:魯剛

來源:東方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