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晨 蔣曉芳視頻加載中...

三夏時節,農機在鶴壁市浚縣3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的金色麥田裏轟鳴。6月10日,在聯合收割機和玉米播種機齊上陣的情況下,不到半天時間,種糧大戶、偉一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位起的近千畝地就完成了小麥的收割和玉米的播種。

“今年的種子糧畝產1300斤以上是板上釘釘了,3000多畝小麥,差不多3天就能全部入倉!”站在地頭,周位起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你看這兩株麥子有何不同?”周位起隨手從麥田裏薅起幾株麥穗向記者賣起了關子。見記者略顯困惑,周位起很快揭了祕:“莖長不同、品種不同。”

周位起告訴記者,普通麥價低還難賣,優質麥現在越來越喫香了,在保證基本產量的前提下,他把田地裏更多的普通麥替換成優質麥。3000多畝地裏,種有“周麥33”“新麥26”以及自主繁育的“偉一8號”等6個品種的種子糧。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從2012年開始,浚縣先後整合各種涉農資金3.5億元,建成了3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作爲示範區內流轉土地規模最大的合作社,偉一種植專業合作社把重心放在了優質麥新品種的研發與示範種植上。

作爲優質強筋麥的“周麥33”“新麥26”等品種,具有高產早熟抗倒伏、抗逆抗病適應性廣等綜合抗性較強和品質穩定等突出特點。在前段時間出現伴有雷雨大風天氣時,其他地區小麥部分品種發生倒伏現象,周位起試種的品種均經受住了考驗。

“糧食是否豐收關鍵在於種源。”周位起邊說邊現場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浚縣有100萬畝地,按每畝地30斤播種量,合作社一年育的小麥種子足夠全縣用兩年。”

“只有手中捧穩糧,農民的心纔不會慌。我們將不斷調整調優種植結構,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看着歸倉的一粒粒金黃的麥粒,周位起的心裏又多了一份前進的動力。

編輯:蔣曉芳

來源:河南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