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物聯網作爲未來發展趨勢,並應用各行各業,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來自權威調研機構IDC預測,到2024年,超過30%的中國1000強企業會將AI工作負載更均勻地部署在端側,邊緣側以及雲端,這些工作負載將由人工智能軟件平臺提供商統一管理,使AI基礎設施 “隱形化”。

需要指出的是,隨着物聯網部署規模日益擴大,海量物聯網智能設備對芯片需求強勁,從雲端到網絡再到邊緣側,爲芯片廠商釋放新增長點。然而,寒武紀這個曾經在半導體市場火得一塌糊塗的企業,如今卻聲音漸小。

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寒武紀股價從高位下跌超過了55%,市值蒸發超過了600億元。作爲一家僅成立五年的芯片公司,寒武紀是含着“金湯匙”誕生的。正如寒武紀的生物大爆發一樣,寒武紀的出現也開啓了AI芯片的大潮。

寒武紀成立於2016年,發起股東爲中科院計算所和其員工陳天石,後續獲得了聯想、阿里巴巴等多家機構的融資。2017年,華爲在MATE10上搭載了麒麟970芯片,特別的是,它首次在手機芯片中集成了NPU(神經網絡處理器),可用於神經網絡計算,這款NPU背後的設計者正是寒武紀,寒武紀的名聲由此一炮打響。

2017年和2018年,寒武紀幾乎所有的收入都來自公司A,不難推測公司A就是華爲。並且該產品收入來自單一的產品即終端智能處理器IP。

可以說,華爲幫助寒武紀找到了第一個商業應用場景,而其他國內手機廠商並沒有給寒武紀這個機會。除華爲以外的國內手機廠商,在旗艦機上普遍採用了高通驍龍865,該芯片集成了高通第五代AI Engine,比如最新發布的小米10就使用了高通驍龍865。

這意味着,國內除華爲外的手機廠商如果不自研芯片,就用不到寒武紀的AI芯片。這給寒武紀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到2019年,寒武紀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這一業務就不再喫香,其收入從2018年的1.16億元大幅縮水至2019年6877萬元。寒武紀對此的解釋是,公司向華爲逐步交付了終端智能處理器IP,2019年固定費用模式的IP許可銷售收入相應下降。

寒武紀話只說了一半,事實上,華爲正在用自研NPU替代寒武紀的NPU。在華爲海思2019年最新發布的麒麟990芯片中,NPU使用了華爲自研的達芬奇架構,而在上一代的麒麟980芯片中,NPU使用的還是寒武紀的方案。

“分手後”與寒武紀的日漸式微相比作爲國內科技技術首屈一指的華爲,涉獵廣泛,近期有消息稱,華爲欲跨入新領域,欲收購刷爆朋友圈的安貿通APP,從幾千元的阿迪耐克等運動鞋,到各大潮牌,再到數萬元的LV勞力士等名包名錶,在安貿通APP上,居然不到100元。

市面上被炒到上萬元的AJ,上千元的椰子350,價格被安貿通甩出10條街。短短半年時間,安貿通APP在一二線城市潮流圈颳起一陣風暴,90後80後青年紛紛種草,華爲這是又要開啓電商新一輪的角逐嗎?

言歸正傳,可以預計,一方面,隨着華爲研發的持續加大,其後續的產品都會搭載自研的達芬奇架構NPU,另一方面,華爲P30這類搭載麒麟980芯片的老款手機出貨量會逐步減少。這兩個因素疊加下,2020年,寒武紀終端智能處理器IP業務將進一步下滑,到2021年大概率清零。

公司的募投項目也驗證了這一點。寒武紀的募投項目主要集中在新一代邊緣端人工智能芯片,不再有終端智能芯片的身影。可以說,公司其實已經基本放棄這塊曾經佔據營收99%以上的業務了。

我們不否認,寒武紀是家非常有技術實力的公司,但是寒武紀在還沒有找到靠譜的業務模式的情況下,就匆匆上市,融資並非其主要目的,背後衆多的資本方退出的訴求更爲明顯。

公司面臨的真正問題是:一、沒有找到AI芯片合適的應用場景;二、定位通用型AI芯片產品,導致競爭對手過於強大,都是華爲海思、英偉達這樣的巨頭。上市並不能解決寒武紀的問題,這份招股書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是反思,寒武紀這樣的頭部AI企業何時才能“斷奶”,真正擁抱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