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九成 圖/山狗、一山一湖、風清揚

龍嘴山(也作龍咀山)、太陽山、臥牛山位於天水市東南部,地處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與秦州區齊壽鎮、皁郊鎮交界處,爲西秦嶺主脈北支一線上三座地理名山。

3月7日,我隨天水揹包客穿越了龍嘴山、太陽山、臥牛山。早上8點到天水市秦州區七里墩高速公路口集合點,乘所租面的車向秦州區皁郊鎮、齊壽鎮方向行進,在齊壽山以北的肖家崖村南左拐入一條盤山水泥公路,9:16時到達徒步活動起點齊壽鎮後寺村。後寺村爲齊壽鎮下轄的一個小村,地處龍嘴山南支向東南延展而來折向西南一支脈的山嘴處,其得名當與龍嘴山巔的雷音寺(始建不詳,後三次遷址,並改稱象墩寺)有關。

這次戶外徒步活動因強度較大,僅有5個人報名參加,而且全是男士,無一名女士。領隊山狗是天水揹包客羣主、戶外強者;一山一湖、風清揚均是戶外達人,參與了多次強度較大的戶外運動;王銳是一個精幹的小夥子,也有多年的戶外運動經歷,團隊中以他最爲年輕。下車後,我們一行人背上揹包,手拄手杖,在領隊山狗帶領下,沿後寺村向東北通往龍嘴山的山路前行。過後寺村,山路漸窄,成爲一條荒草叢生的小道,前行不遠即走上龍嘴山南支之西南一支向東南延展折向西南而來的一條山脊上,山脊左右兩側均是幽深的溝谷,山脊盡頭是一座馬鞍狀山巒。站在山脊高處,但見山巒疊翠,羣山環抱,溝壑縱橫,近處山脊、遠處山巒上覆被着茂密的松林,風景優美。山脊呈凹槽形,下到低點又上行,右拐從一處鐵橡叢生的山嘴下經過,沿山腰處一條小道行進,小道兩旁長有剪子刺,荊棘叢生,甚爲難行。走了一段路,領隊山狗發現走錯了路,又原路折回。在山腰小道的上方有一較爲隱蔽的岔路,正是上龍嘴山的小道。由此進入,起初是灌木,愈走森林愈密。山腰處叢林中雜生着稀稀拉拉的松樹,給山巒增添了些許亮色,令人精神爲之一振。

走出密林,山腰處鋪展着一片不大的草地。從荒草叢生的草地緩步爬上山脊,豁然開朗。山脊上是一處連綿的龜背狀山樑,坡度平緩。山樑上是一片連綿的高山草甸,零星覆蓋着稀疏的低矮灌木。極目遠望,四周羣山莽莽蒼蒼,天空宛若一個巨大的穹廬,滿山遍野是枯黃的野草。四野靜寂無聲,清冷的山風呼嘯而過。山頂上的積雪已經融化,草地上柔軟潮溼。走在鬆軟的草地上,甚爲愜意。

沿山脊由南向北行走十多分鐘,較爲平坦的山脊上出現一座圓盤狀的高峯,四圍坡度平緩,中心鼓起,宛若一個巨型鐃鈸,又如一頂巨大的草帽,這就是龍嘴山主峯。令人驚訝的是,龍嘴山主峯四周全覆被着高山草甸,稀疏分佈着稀稀拉拉的灌木和松樹,而峯巔卻分佈着茂密的落葉林。到了龍嘴山主峯近前,不由得加快了速度。龍嘴山主峯西側坡度相對平緩,於是在領隊山狗帶領下迂迴繞到主峯西側,攀登而上,11時左右登上了龍嘴山峯巔。

龍嘴山峯巔上覆蓋着茂密的落葉林,主峯上有兩個高點,其中北側的一個高點2164米,爲龍嘴山最高峯;南側的一個高點稍低一些,叢林下的地面上遺留幾片青色的殘磚斷瓦,這裏就是雷音寺舊址,爲甘泉鎮廟溝村象墩寺的前身。雷音寺始建年代不詳,按廟溝村象墩寺(正殿)與鋪子莊娘娘廟(行宮)均主祀九天聖母四後元君的關係,象墩寺最晚當始建於唐代。從地形看,這裏地勢高,山形呈圓錐狀。受地形限制,當年的廟宇規模定然不大。由於山高路遠,民衆祭祀不便,明代遷大廟溝內龍嘴山東延一支脈山麓老廟臺,第二次遷象墩寺現址南崖下大廟溝溝口以北河畔,第三次清代遷移至廟溝村現址。

站在山巔,俯瞰羣山,極目遠望,萬山來朝,龍嘴山如同一條氣勢磅礴的巨龍,蜿蜒曲折,綿亙盤旋在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間。在龍嘴山巔稍作停留,仍由主峯西側而下。下主峯後,從龍嘴山主峯向西延展的一條山脊上行進。從主峯剛下坡的一段山脊,宛若龍脊馬背,甚爲陡峭。山脊左側兩條高低起伏的山脈中間夾着一條幽深的溝谷,交會於脊頂;山脊右側呈斜坡狀,被密林覆蓋。山脊上的小道僅容一人通行,從左側溝谷吹來的山風撲面而來,呼嘯而過,吹得樹枝呼啦啦響動不止。這段路儘管艱險,但俯瞰山川地勢,風景絕佳。從山脊小道上緩步走過,先是一段下坡路,後又是一段上坡路。這一段山脊斜坡兩側除了低矮的落葉灌木叢外,還稀疏分佈着蒼翠的松林。

順山脊前行一段路後,沿龍嘴山西延支脈山路上坡,由一條荊棘叢生的林陰小道進入茫茫林海。森林大部爲落葉闊葉林,也有少量針葉林,夾雜有一些竹林。小道上鋪着厚厚的一層落葉,背陰處還有未消融的積雪。起初小道較爲分明,行進一段路程後,小道漸漸隱沒於林海深處。我們一行5人在茫茫林海中沿山脊穿行,在林海中穿越兩個不太高的峯頭後,由龍嘴山西支拐向龍嘴山北支偏東一支向西北延展的支脈,道路方向也由東向西變爲由東南向西北。在密林中沿山脊行進,快到山脊盡頭時,遠遠地望見隔着一條深溝的太陽山。走在前面的領隊山狗突然發現偏離了規劃的線路方向,走錯了路,沉着冷靜,遂引領一行人掉頭,從來時路線的反方向在山脊斜坡上行進,尋找龍嘴山北支偏東一支脈山脊通往太陽山的道路。斜坡上根本沒有路,不像山脊那麼好走,我們一行小心翼翼從樹木的空隙中穿行,時而從斜坡向下,時而向上折向山脊方向,折騰了約摸20分鐘,終於在山脊左下方斜坡處找到了隱在密林中通往太陽山的山脊小道,大家心裏如釋重負,山狗和一山一湖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條隱祕的小道近山脊處長有一棵較爲高大的松樹,可算是個標誌物吧!從戶外地圖上看,原來龍嘴山北支偏東一支向西北延展的支脈在此處一分爲二,一支沿山脊直行的小道仍向西北,落於太陽山東南的深溝,正是這條向西北直行的山脊小道,誤導了我們;而另一支龍嘴山北支偏東一支向西北延展支脈由山脊半道處折向東北下坡,到山脊低點拐向北再折向西北的小道,通達太陽山。由於龍嘴山北支偏東一支脈從山脊半路處拐向下方通往太陽山的小道隱於林野坡面,不甚分明,極易迷路,凡經過此地者務必小心謹慎。

沿通往太陽山的林間小道下坡,走不多遠,一條鋪着落葉的小道出現於視野,小道上還有零零星星未消融的殘雪。小道拐角處雜生着一片竹林,青翠欲滴。沿山脊下坡後,來到龍嘴山北支偏東一支脈由西北折而向北與太陽山東南支脈交會處。這裏有一塊不大的山坳,正適合歇息喫飯。此時已是正午13:15時,陰沉的天空終於放晴,大家都已經餓了。放下揹包,拿出戶外爐準備做飯,才發現忘了帶鍋,幸好預備了包子、麪包等熟食,於是拿出戶外坐墊,席地而坐,匆匆喫了午飯。

喫過午飯,體力倍增,遂在領隊山狗帶領下繼續前進。由一個小山包而上,沿太陽山南支向東南延展而來的支脈山脊上行進,再一次走進茫茫林海。叢林依舊以落葉闊葉林爲主,茂密的林下鋪着厚厚的落葉。空曠的林野靜寂無聲,只有我們一行人穿行於密林中的腳步聲。穿過山脊上一個高點後,拐向左側的小道急轉而下,小道兩邊踞伏的巨石上覆蓋着一層綠茵茵的苔蘚,高大的樹木從巨石的縫隙中挺立出來,彰顯着生命的頑強和強勁。站在此地,透過樹梢,一座高大的山巒聳立在林野,山體呈饅頭狀,山上覆被着茂密的落葉闊葉林,雜生着較爲稀疏的針葉林,這就是太陽山主峯。從地圖上看,太陽山向四周延展出六條支脈,宛如一個巨大的六角飛輪。峯谷相間,又如同一個巨型的四葉花,主峯處於正中花心,伸展向四面的深谷就像花瓣,簇擁着花心。

從山脊小道上小心翼翼緩緩而下,是一處較陡的斜坡,叢林雜生。下行到半坡,密林下長着幾朵鐵筷子花,棕色的莖,莖上綠葉呈鋸齒狀,開着白色的花朵,花瓣底部呈淡粉色。

繼續下行,下到山腳,山腳處出現一個窄窄的溝谷。溝谷中散落着破碎的塊石,谷底有一股小小的水流。踩着溝底塊石,逆水沿溝底向太陽山主峯方向而上,上行約二三百米,從溝谷右側上坡,攀上山頂。稍作歇息,左拐沿林間小道抵達太陽山主峯北支之東支向東北延展山脊上的一個凹點,這裏屬兩山交會處低點,地勢相對較低,爲天水市麥積區與秦州區的分界線。東側爲麥積區甘泉鎮轄域,山腰平臺上建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廟。由於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西側靠太陽山方向爲秦州區皁郊鎮轄域,山腰平臺上立着一塊石質界碑,石碑上部呈梯形,下部呈長方形,兩面分別刻有“北道9甘肅省政府1992年”“秦城9甘肅省政府1992年”字樣。

太陽山主峯位於天水市秦州區皁郊鎮境內,最高海拔2059米,已闢爲太陽山森林公園,園內還有一處千年古剎新洞寺。這時已是14:30時,由於體力不支,雖到太陽山主峯近前,但已無力登頂。遂在山狗帶領下,由太陽山主峯北側山脊向西,從太陽山北支山腰密林中沿坡面而下,沿林間小道折而向北,蜿蜒向西北行進。穿越太陽山北支之中支(延展至中溝源頭處)時,從森林密佈的坡面下行一段路,領隊山狗發現又一次走錯了路,遂掉頭而上,拐過一個窄窄的溝口,來到位於太陽山西北的西溝上源處。

太陽山北支之西支向東北延展向甘泉鎮羅家臺子村的支脈,山脊兩側展布着東溝和西溝兩條深溝,宛若兩朵向東北展開的喇叭花。由於線路較長,長途跋涉,體力透支,遂與領隊山狗商定,變更原規劃由太陽山向北而下折向西北從西溝出的線路,決定順太陽山北支之西支(延展至臥牛山方向)山脊樑頂繞過西溝,由西溝西側山樑而行。儘管路程比原規劃線路長,但有人行小道,相對而言比較好走。遂沿西溝南部上源處山脊林中小道轉了一個大圈,由西折而向北,繞到西溝西端山樑上,山樑兩側坡面上森林密佈。起初,鋪滿落葉的小道僅容一人通行,走了長長一段路後,小道愈來愈寬,漸漸成爲一條1米左右寬的小路。就這樣不知走了多長時間,走到橫峪河谷(又稱橫河峪,即今天水市麥積區花牛鎮南溝之水,發源於太陽山北麓,由南向北注入耤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稱段溪水,晉陳壽《三國志》中稱段谷)上源東側山樑上時,終於走出了林區,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一條1米左右寬的土路延伸在山樑上,山樑兩側溝壑縱橫。

從山樑下到半坡,坐下歇息時,抬頭忽然發現對面山坡上一個中年男子正在悠閒地放牛。自從齊壽鎮後寺村上龍嘴山後,長時間在山林裏穿梭,這還是第一次見到人。歇息一會,下坡走到山脊低點,又是一段上坡路。繼續沿山樑前行,山樑上的道路逐漸變成2米左右寬的車行農路。走到皁郊鎮劉家山村,碰見一男一女兩個村民手持農具準備去地裏幹活,順便問了一下路。過劉家山,從一處低緩的山樑而上,又是一段坡路。由於線路較長,行走匆匆,此時體力已經嚴重透支,儘管路較好走,但腿已不聽使喚,每邁一步都甚感喫力,好幾次都想坐下歇一會,無奈行程還長,在同行驢友鼓勵下,只得咬牙堅持,順山脊樑頂道路繼續前行。經過皁郊鎮孫家河村時,遇見一箇中年男子正在自家蘋果園中幹農活,寒暄幾句,竟然認識山狗並能叫上他的姓名,令人甚爲驚訝。

走到山樑上一個高點,遠遠地望見臥牛山橫亙在山樑上,宛如一頭巨牛臥地歇息。據《秦州志》《直隸秦州新志》,臥牛山因山形如臥牛而得名。相傳道教始祖老子騎青牛西遊,曾在此地歇息。臥牛山爲大江峪與橫峪河分水嶺,西腰處有座雲陽寺。地處臥牛山西北的甘泉鎮楊家山(歸鳳山村自然村),就是天水地方史志專家、天水知名學者潘守正先生的故鄉。繼續前行一段路,16:50時終於來到臥牛山西南部山腰。這座在巧瑞妹子家院落就能望見的山峯,清晰地呈現在我的眼前。但見山體上部呈紡錘狀,山上覆被着鬱鬱蔥蔥的松林。

臥牛山雖近在咫尺,但我已累得走不動了,更無力攀登臥牛山。山狗給歸鳳山公交車司機打了電話,問清楚最後一趟公交車17:30時由甘泉鎮鄧家河村(歸鳳山村自然村)開往麥積區城區,提議我從臥牛山西南山腰向東南下山從大江峪乘車返回。在山狗提議下,戶外團隊人員遂在臥牛山西南山腰分成兩路,分道揚鑣。他與一山一湖、風清揚三人由臥牛山山腰西側而下,出橫峪河谷到花牛鎮紙碾村乘15路公交車返回;我則與麥積區驢友王銳從臥牛山西南山腰向東南而下,抄近路到大江峪鄧家河村乘麥積至泰山廟——歸鳳山公交車返回。爲了趕上最後一趟公交車,我與王銳不由得加快了速度,下山時撇開盤旋在臥牛山上的大路,儘量走直行小道捷徑,趕到地處臥牛山東南麓的鄧家河村。在村民指引下,穿過公路橋洞,於17:20時到達歸鳳山村鄧家河車站。車站在鄧家河村通村公路旁一村民院外空地處,長着一棵高大筆直的榆樹,樹下有塊巨石,坐在石上才長長地鬆了口氣。等了一會兒,公交車疾馳而來,遂乘麥積至泰山廟——歸鳳山公交車返回麥積城區,徒步全程19公里;而山狗等三人也提早到達紙碾村,順利地趕上了15路公交車返回秦州城區,徒步全程19.62公里。

人生就是一場單向度的旅行,道路時而平坦,時而坎坷。然而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你沿着正確的方向,堅持走下去,定會到達光輝的頂點,看到更美的風景。我們一行人用整整一天的時間,穿越龍嘴山、太陽山、臥牛山三座天水名山,完成了一次高強度的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旅行。

在人生的際遇中,有些地方,人一生中,一次也難抵達。有些地方,或許是第一次遇見,但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2021.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