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水滸傳》中的水泊梁山 如今水泊去哪兒了

古典名著《水滸傳》,把山東鉅野、鄆城一帶的梁山泊,描繪得格外神祕浩淼,施耐庵老先生在水滸小說第十一回,借小旋風柴進推薦林沖上梁山落草時寫道:

“林沖問:‘若得大官人如此賙濟,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處去?’柴進道:‘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餘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窪。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裏紮寨。···聚集着七八百小嘍羅,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裏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

“方圓八百里”,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水面啊!如果梁山水泊至今還在,那一定是一處中外聞名的旅遊名勝。

那時的梁山泊的生態環境很不錯,煙波浩渺,微風習習,岸邊綠樹成蔭,水面鷗鷺翔集。蘆蕩起伏,荷花滿望,漁舟唱晚。史載,宋代大文學家蘇轍途經此地,覺得恍如侮辱江南,他在《梁山泊見荷花憶吳興》之一中傾情寫道:

花開南北一般紅,路過江淮萬里通。飛蓋靚妝迎客笑,鮮魚白酒醉船中。

可惜,這一切都在“滄海桑田”的變換中不復存在,著名的梁山水泊早在千百年前就銷聲匿跡了。

《水滸傳》中的梁山泊 如今水泊去哪兒了

有史料說,梁山泊,文獻中也作梁山濼,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梁山縣境內,主峯在梁山縣城南約五華里處,海拔197.9米。其北是龜山、鳳凰山、小安山、金山(東平湖湖心島)和銀山等。梁山泊北起聊城,也就是《水滸傳》中的“東昌府”,東到泰山,西至河北大名府,南達荷澤(雷州)、鉅野(水滸書中的“濟州”),方圓數百里。

根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梁山的古名曾叫“良山”,後來因爲西漢文帝次子梁孝王曾在此遊獵,死後又葬於此山,遂用“梁”字代“良”,改爲“梁山”。

如今,梁山泊的浩瀚水面已經乾涸,橫跨東平、梁山、汶上三縣的東平湖和梁山縣馬營鎮的“水泊遺址”(溼地)均爲古梁山泊的遺址。

史料記載,北宋以後,華夏母親河----黃河的河水多次自滑州一帶決入曹州、濮州、濟州三地,鉅野澤西南上游因受黃河泥沙淤積,湖區逐年向北部下游相對低窪處移動。公元944年,黃河在滑州決口,由於鉅野澤南岸淤高,洪水遂北移蓄積於鉅野澤北岸的梁山地區,從而形成了著名的梁山泊。

公元1019年、1077年,黃河兩次河決,洪水均由澶、滑二州東注梁山泊,使這裏的湖面更加擴展。《水滸傳》中所稱的“八百里梁山泊”正是北宋中後期梁山泊水面擴展到極致時,其浩淼無邊的壯觀景象的反映。

據說在公元1077年至1180年這幾年間,梁山泊已經成爲黃河必經之地,因此水源充足昌盛,這才留下了“梁山泊八百里水”之說。《水滸傳》描寫:“周圍港汊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里”的形容絕不是臆想誇張。當時,這片水泊成就了無數百姓的漁獵生活。水滸小說中的阮氏三兄弟中的阮小五曾唱到:“打魚一世蓼兒窪,不種青苗不種麻···”,可見,在梁山泊打漁完全可以養家餬口。

《水滸傳》中的梁山泊 如今水泊去哪兒了

還有北宋政治家、詞人韓琦的《過樑山泊》詩句“巨浪渺無際,齋船撐曰難”,也與《水滸傳》的描寫十分吻合。

《水滸》書中,寫到豹子頭林沖在旱地忽律引導下,乘小船初次上梁山山寨時,有一段精彩描寫:“沒多時,只見對過蘆葦泊裏三五個小嘍羅,搖着一隻快船過來,徑到水亭下。朱貴當時引了林沖,取了刀仗行李下船。小嘍羅把船搖開,望泊子裏去奔金沙灘來。

林沖看時,見那八百里梁山水泊,果然是個陷人去處!但見:

山排巨浪,水接遙天。亂蘆攢萬隊刀槍,怪樹列千層劍戟。濠邊鹿角,俱將骸骨攢成;寨內碗瓢,盡使骷髏做就。剝下人皮蒙戰鼓,截來頭髮做繮繩。阻當官軍,有無限斷頭港陌;遮攔盜賊,是許多絕徑林巒。鵝卵石迭迭如山,苦竹槍森森似雨。斷金亭上愁雲起,聚義廳前殺氣生。

當時小嘍羅把船搖到金沙灘岸邊,朱貴同林沖上了岸,小嘍羅背了包裹,拿了刀杖,兩個好漢上山寨來。那幾個小嘍羅,自把船搖到小港裏去了···。”

在小說《水滸傳》結局的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兒窪.徽宗帝夢遊梁山泊”一節,寫到宋徽宗皇帝夢中被梁山好漢戴宗引去見宋江,書中這次描繪了梁山泊秋色:

“上皇乘馬而行,但見如雲似霧,耳聞風雨之聲,到一個去處。但見:漫漫煙水,隱隱雲山。不觀日月光明,只見水天一色。紅瑟瑟滿目蓼花,綠依依一洲蘆葉。雙雙鴻雁,哀鳴在沙渚磯頭;對對鴛鴦,倦宿在敗荷汀畔。霜楓簇簇,似離人點染淚波;風柳疏疏,如怨婦蹙顰眉黛。淡月寒星長夜景,涼風冷露九秋天。”

這秋天梁山泊的景色很令人惆悵,當然與書中的故事情節有關,因此寫得比較悲涼。

還有史料說,北宋時期的梁山泊,南到今鉅野縣城北10公里處,東南到嘉祥梁寶寺一帶,東到梁山以東10公里處,北到梁山以北35公里的斑鳩店一帶,西到今黃河,方圓(周長)約200公里,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左右。如果不是山水如此壯觀險要,梁山好漢也不會哨聚於此,宋江在幽會名妓李師師時,也不敢有“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的底氣。

從梁山泊形成的歷史來看,它水的面積大小與黃河注入的水量密切相關。1128年,南宋將領杜充爲阻止金兵南下,扒開黃河大堤,釀成黃河大改道,河水由泗入淮。黃河水道的向南徙移,造成梁山泊水源匱乏,致湖面開始萎縮。

再後來,梁山泊周圍露出大片淺灘,而且土質肥沃,當地百姓棄漁耕田其上。1180年左右,南侵的金朝兵馬開始在這一帶屯墾,曾有人建議,人工引黃河水注入梁山泊,防止湖水乾涸,但此時湖底已經大爲淤高,此建議終未實施。

元朝末年,黃河在今曹縣一帶又發生決口,水勢北侵安山,使金代以來墾闢成田的湖牀又一度變成澤國,但時間比較短暫,水退陸還。

有研究者認爲,梁山泊水面消失的主要原因,是黃河攜帶大量的泥沙不斷進入水泊。泥沙逐年淤積,填平了泊底,造成地勢高於黃河,致使黃河改道而行。在黃河改道後,梁山泊並沒有立刻消失,水泊風景還存十之二三。元代人陸友仁的詩詞可以佐證:“我嘗舟過樑山泊,春水方生何渺漠。”這或足以說明,在元代有關“水滸好漢”內容的雜劇登臺演出和《水滸傳》小說形成之時,梁山泊一帶的自然景觀,仍還可以作爲創作的實際背景來介紹。

有史料說,到了明代永樂年間,梁山泊就已經名存實亡了。後來,湖面退離梁山而被更名爲“積水湖”。因爲它位於安民山下,所以又稱“安山湖”。

明代中葉特別是1546年以後,黃河下游多支分流的自然佈局悄然終結,北岸人工高築堤防,防止河水北決,造成梁山泊來水徹底斷絕,沿湖居民復將其墾爲農田,湖水日益減少,至清康熙初年完全淤平。

從此,水泊梁山周圍盡成陸地。明末清初的史地學家顧炎武,曾赴實地考察,他在著述中寫道:“予行山東鉅野、壽張諸邑,古時瀦水之地,無尺寸不耕。”

可見,這時期的梁山泊已經完全變成陸地了。但梁山附近的東平湖卻巋然而存,以至現今一些人誤把這片東平湖當成了當年的梁山泊來旅遊觀光。

大自然神祕運動造就的梁山水泊,又被大自然的無情變遷吞沒了。但它在《水滸》小說中、在人們的記憶和口口相傳的歷史中會是永存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