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临床上,癌症是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的疾病,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存在严重威胁。在慢性疾病中,尽管癌症已被WHO列为可防可治的疾病之一,但由于人们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加之我国医疗水平相对低下,所以获得有效早期诊断、治疗的癌症患者较少,且大部分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此时则已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一、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目前,癌症的病发率越来越高,而癌症的早诊率也处于较低水平。很多患者确诊癌症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这也让不少人认为,癌症是突然发生的,防无可防,其实这种看法很片面。

为什么癌症已经发现就是中晚期,小艾结合专家观点,为大家总结3个主要原因:

1、癌症有潜伏期

癌症并非突然发生,其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癌症从毫无症状到被患者察觉异常而就诊,可能历经5-20年,具体时间因肿瘤而异,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自觉自己明明没什么病痛,结果上医院一查就查出癌症的原因。

另外,患癌的人中有半数为无症状的潜伏癌,且年龄越大潜伏癌越多。潜伏癌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前列腺、肾、结肠与直肠、肺等。老年人常出现无症状潜伏癌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肿瘤发展缓慢,在症状暴露前就因心、脑血管或感染性疾病病危。此外有的人患肿瘤,虽表面上无症状,但可能是被其他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所掩盖,因而没被及时发现。

2、癌症早期信号易被忽视

在癌前病变阶段,患者身体已经出现了一些症状,如果能够掌握和熟记这些危险信号,在身体出现相应症状时及时就诊,就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根据疾病的不同,这些症状会有不同的表现,如胃癌早期表现主要是持续性消化不良或者食欲减退,患者会在短时间内严重消瘦;乳腺癌的早期表现则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肺癌患者一般表现为痰中带血等等。

3、日常体检方式不对

一般的健康检查并不包括有针对性的防癌体检项目,要想早期发现癌症,需要癌症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做有针对性的防癌体检项目。每一种癌症的检查项目都不相同,比如检查乳腺癌需要做钼靶检查,检查胃癌需要做胃镜检查,肺癌最好是做低剂量的螺旋CT检查等。

二、癌症早期并非无迹可寻,牢记“五字诀”

无论何种癌症,都有一些早期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就查到底,就可以早期发现癌症,早期治疗。

1.血

鼻出血

鼻出血或鼻涕带血,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往往是鼻咽癌的重要信号。此外还常有鼻塞,这是由于鼻咽癌症块压迫所致。如果癌症压迫耳咽管,还会出现耳鸣;另外还有头痛特别是一侧性偏头痛。

尿血

尿血,是泌尿系统癌症的症状之一。其特点是无痛性的尿血。肾细胞癌约有50%的患者出现反复全程血尿,伴有患侧腰部胀痛;肾盂癌约有90%的患者发生反复间歇性全程尿血,伴腰部胀痛;输尿管肿瘤则以反复血尿,血多时有细条状血块,伴持续性腰痛为主要表现。

便血

大便带血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如溃疡性肠炎、痔疮、菌痢、肠息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大便带血。大便带血也是肠癌的早期症状,特点与其它疾病区分,主要表现为暗红色血便,多数会有黏液分泌,可与大便混合。

肠癌的发病年龄为30—50岁,尤以40岁左右为高峰期。若发现大便异常出血,应及时到医院作内窥镜检查。

异常阴道出血

阴道出血是宫颈癌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研究表明,约有80%左右的宫颈癌有阴道出血。其特点是月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性生活后阴道出血,多伴有白带增多。

2.块

口腔肿块

口腔内有肿块,伴有长期的口腔溃疡,牙龈、舌、扁桃体或口腔内黏膜出现白色或红色的斑块,咽喉疼痛,吞咽困难、有异物感,舌头麻木等,考虑是口腔癌的早期症状。

颈部肿块

当头部或颈部有癌症发生,可能会在耳下或颌下、喉头有肿块,出现吞咽困难或疼痛、耳痛,气短,呼吸时有浊音;且颈部甲状腺也有肿块,肿块有时疼痛或触之疼痛等。

乳房肿块

触摸乳房有固定或不固定的肿块,且乳房表面皮肤有“橘皮样”改变,有肿块的乳块同侧腋窝有肿大的淋巴结,则有可能是乳腺癌的信号。

腹部肿块

触摸腹部时,如深压内脏部位摸到硬块,且肿块迅速增大、持续不消,就要怀疑是否胃、肝、胰等部位是否有肿瘤。

3.痛

腹部疼痛

上腹部顽固性疼痛,平卧或仰卧疼痛加重,坐起上身向前曲躬或屈曲下肢可使疼痛减轻,要考虑是否是胰腺原发癌或其他部位癌症转移到胰腺。

胸背部 疼痛

胸骨后灼烧感、胀闷或轻微疼痛,咽东西不顺、疼痛,这些可能是食管癌和贲门癌、胃癌的表现。而背痛则有可能是上皮样肉瘤、卵巢癌、肺尖癌的早期症状。

全身骨痛

肿瘤骨转移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大约75%进展期癌症患者有骨痛的临床表现。如觉某部位骨关节不明原因的间歇性疼痛逐渐转变为持续性深部疼痛,特别是伴有消瘦、乏力、贫血者应警惕为骨转移癌,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必要时作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和骨髓组织病理检查。

4.烧

持续低烧

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检查也无明显异常,排除常见的感染、免疫性疾病等,可考虑是否肿瘤导致的。癌症发热是由肿瘤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影响体温中枢导致,较少恶寒或寒战,而会觉得很热。像这种无名的发热,并且找不到感染源头,要考虑排查肿瘤

胃部灼烧

长期胃灼热(烧心)应排查是否是胃酸过多所致, 再排查食管癌及肝癌的可能性。

5.减

体重不明减轻

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号。骤然消瘦在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中最常见,其他还包括肝癌和肠癌等。如果不运动不减肥,体重却莫名下降10%,应及时就医。

三、癌症筛查是否人人都应该做?

癌症筛查是利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癌症患者或癌前病变/疾病。癌症筛查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早期癌症甚至是癌前病变,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概率,因此早筛早诊将是未来癌症防控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的关键。

但是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却提出,他并不建议人人进行癌症早筛。

韩启德院士认为,应重视癌症筛查的负面效应。以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为例,假设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9%,假设肺癌发病率为100/10万,在100万人口中进行肺癌筛查,应有1000人实际患有早期肺癌。那么,实际患有肺癌的患者可被筛查出1000×99%=990人,而未患肺癌的99.9万人中会有9990(1%)的人被误诊为肺癌。

也就是说,被查出肺癌的990+9990=10980人中,有9990人为误诊,假阳性率高达91%,这91%的误诊人群会产生非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或接受本没有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因此,韩院士认为,癌症筛查应只针对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应慎重。

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癌症?

大多数肿瘤都不是遗传性的,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遗传物质的缺陷,这种基因缺陷是可以遗传的。带有这种缺陷的人并不一定都患肿瘤,但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大大高于普通人,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他们患癌症的几率就要比普通人高。不过,内在的基因缺陷也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起作用的。所以,如果能注意外界环境和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癌症的外界影响因素,也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

这就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代年轻人普遍喜欢熬夜,缺乏锻炼,遇到开心或者不顺心的事情喜欢暴饮暴食,用大吃大喝来犒劳自己,健康状况普遍堪忧。除了生活方式,还要改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做饭时,有些人习惯了用热锅热油炒菜,认为这样炒出来的菜更好吃。在室内装修结束后,没有重视和做好室内通风、除味工作,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认识到:癌症不是什么特殊疾病,也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通过有效、科学的防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发病率,而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因此,要矫正“癌症=绝症”的看法,端正态度,对癌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参考资料:

[1]《正确认识癌症 拒绝谈癌色变》.中国家庭报.2021-04-15

[2]《“十三五”收官之年看癌症防治》.健康报.2020-12-30

[3]《对癌症体检乱象必须加以整治》.河北日报.2019-07-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