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口味上不及成都、潮汕等火鍋,但是論名氣,海底撈可謂是在火鍋行業力壓羣雄,同樣的在資本市場上,海底撈也以2100億港元的市值,成爲了火鍋第一股,而其創始人張勇更是因此成爲新加坡首富。雖然海底撈因資本獲得極大成就,但是也有不少企業因資本衰敗沒落。

不知道是否還有人能夠記起一個名爲“小肥羊”的火鍋品牌。衆所周知,如今的麥當勞門店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但是小肥羊僅在創辦後的五年,門店數量就超越了麥當勞這個“外來和尚”。早在2002年,小肥羊一年的營收額就高達25億元,而此時,海底撈纔剛剛走出火鍋行業競爭激烈的成都。

就連上市時間,小肥羊都比海底撈早了十年,按理說,小肥羊應當在今天的餐飲市場分一杯羹,但事實卻是,海底撈坐擁鉅額市值,捧出一個首富,小肥羊如果沒有人特意提起,甚至都沒有人能想得起來。究其原因,都是資本在作怪。

門外漢花50萬買下配方,三年開出600家分店

與以麻辣爲主的成都火鍋或者愛搭配沙茶醬的潮汕火鍋不同,小肥牛既不用蘸料,也不用重口味的花椒辣椒調味,能夠大受歡迎全憑一鍋祕製湯底。而小肥羊的創始人張鋼實際上是一個對餐飲行業毫不瞭解的門外漢。只因爲在一次出差途中,品嚐了所謂乾隆御廚後人創辦的火鍋,才當即決定將這祕製湯底的配方給買下來。

買下配方,花了張鋼50萬元,這也幾乎是他在包鋼工作期間的所有積蓄,所以第一家小肥羊門店,是張鋼通過借錢開出來的,不得不說一個門外漢,以這樣的方式闖進餐飲行業,實在是令人佩服。要知道,國內著名的餐飲品牌裏,張蘭在餐飲行業做了十年才創辦俏江南。張勇經過六年的市場調查才決定創辦海底撈。

據說在1999年小肥羊開業的第一天,就實現了五六次的翻檯率。而後便順理成章地開起了分店。三年的時間,小肥羊在全國開出了600多家的分店,2004年,小肥羊門店達到700家的時候,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同期的麥當勞。

肯德基前總裁相助,上市成火鍋第一股

門店如雨後春筍一般往外冒的小肥羊,很快就吸引了資本的注意,風頭正盛的時候,有20多家海外投資機構搶着給小肥羊塞錢,其中就包括了鼎鼎有名的高盛赫爾摩根,不過最終張鋼選擇的是3i私募和普凱投資提供的2500萬美元。其實對於張鋼來說他缺的也不是錢,他看上的是這兩家機構承諾的協助管理,畢竟他自己只是一個門外漢。

在收到投資之後,張鋼可以說是退居幕後了,小肥羊的日常管理被交給了前肯德基行政總裁楊耀強,可以說是他一手締造了小肥羊的標準化,同時也如同順豐當初收回加盟網點一樣,小肥羊的2500萬美元投資基本都用於回購加盟店,雖然此舉讓小肥羊的門店下降了一半,但是卻讓小肥羊順利在2008年成功上市,並且成爲當年的火鍋第一股。

根據當時的市值,張鋼用50萬買來一張配方,得到的卻是10億身價的回報。而小肥羊此時每年的營業額也是超過50億,無論是張勇的海底撈還是張蘭的俏江南,對此都是望塵莫及,不過小肥羊的衰落也是就此開始。

資本侵蝕,創始人退出,被海底撈狠狠超越

張鋼是個餐飲門外漢,而在企業管理上同樣如此,僅僅是因爲幾家新開門店的虧損,張鋼便讓楊耀強捲了鋪蓋,與此同時他更是抱着外來和尚會念經的想法,又引入了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集團,張鋼期待的是借百勝的力,讓小肥羊成爲另一個肯德基、必勝客,但是百勝的心思卻並不單純。

從百勝加入之後,張鋼幾乎不停地在控制權和股份上做出讓步,在其退出小肥羊之前,最低的時候,手上的股權僅剩下2.41%,並且他也沒有如劉強東、馬化騰一樣的股權協議,因此他也如同張蘭一樣,成爲了公司裏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最終,小肥羊還是以46億港元的價格被百勝集團整體收購,並且私有化退市。

此後,包括張鋼在內的創始團隊一一退出,而在百勝的管理下,小肥羊又開啓了加盟模式,指望着通過增加門店來提高小肥羊的知名度,但是海底撈卻是憑藉自營模式,狠狠地打了百勝的臉,如今海底撈的門店已經突破了1300家,但是小肥羊全國門店不過300多家,其中80%更是加盟店,可以說是已經遠遠被海底撈給甩在了身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