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十年前第一次聽說艾巴索DX100項目時激動的心情。在那個國磚行業還在蹣跚學步的年代,DX100身上彙集了太多的光環——全球首個採用Android操作系統,並且打破SRC限制的便攜播放器,全球首個採用次世代頂級解碼芯片ES9018PRO的便攜播放器等等。與同時代稍早發佈的另外兩款旗艦級國磚HM801、七彩虹C4相比,DX100的設計思路在今天看來無疑更具代表性與前瞻性。

五年前,艾巴索第二代旗艦播放器DX200姍姍來遲,卻很快憑藉着雙ES9028PRO解碼、安卓/芒果雙操作系統和可更換耳放卡等優秀設計和更加穩定實用的操作體驗登上中高端國磚銷量冠軍的寶座。

兩年前,DX200的中期升級版DX220發佈,在保持基礎架構不變的前提下對屏幕、內存以及內部時鐘等部分進行了更新,使其在五千元市場上依然保持了相當不錯的競爭力。詳情請參閱HIFIDig評測《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去年年底,艾巴索新一代高端播放器DX300如期而至,它採用艾巴索歷時多年打造的驍龍660平臺,無論在交互體驗還是音頻性能方面都比上一代產品有了本質提升。但是一招鮮喫遍天的時代已經遠去,2021年的隨身播放器市場已經從10年前的藍海變爲紅海,DX300是否有機會復刻前兩代產品的輝煌?這是我在拿到DX300之前一直思索的問題。

不過歷經數月的使用體驗,我對DX300的性能已再無疑慮,這才匆匆動筆。受篇幅所限,關於驍龍660處理器、6.5寸高清屏幕、新一代安卓/芒果系統等操作體驗層面的內容本文不再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其他評測文章(總之就是一個字“好用”)。我們留下精力,主要討論DX300音頻架構中可圈可點的部分。

DX300音頻系統中的技術創新在我看來主要分爲電源、數字處理、解碼和模擬放大四個部分。這個順序也意味着每個模塊在功能上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並且很大程度上前者的性能決定了後者能夠達到的高度。讓我們逐個說來——

如果你隨機採訪一名設計師,問他播放器中對音質影響最大的瓶頸是什麼,答案多半是兩個字——供電。在任何與聲音有關的有源設備中,無論是音源、解碼還是功放,供電部分都是最根本也是最受重視的模塊,因爲它是一切好聲音的基礎。然而在隨身設備上,供電模塊的質(電流純淨度)和量(輸出功率)都受到體積與續航的嚴格限制。但假如在供電方面不加以重視,後面的解碼放大電路中堆再多的料也難以解決聲音中冷硬、乾癟、動態不足的問題。然而和其他模塊不同,供電系統的設計中鮮有捷徑可尋——想要更高的輸出功率意味着要有更大的電池,想要更純淨的電流意味着要有更徹底的隔離、濾波和穩壓。

近些年我們看到的XXXL款“便攜播放器”,從索尼DMP-Z1到艾巴索DX220MAX,其音質領先儕輩的底氣就在於充足的供電性能。以艾巴索上一代旗艦DX220MAX爲例,它內置5塊電池爲數字與模擬電路分別供電,使數字電路產生的高頻EMI干擾不會通過電源傳遞給噪聲敏感的模擬電路,同時在模擬電路中使用±8.4V的高壓電池包以規避升壓帶來的穩定性問題。

有了DX220MAX的技術探索,艾巴索在DX300上也採用了優化後的多電池獨立供電方案,機身中耗電較高的數字電路採用一塊4000mAh 3.8鋰電池供電,耳放模塊則由一塊2000mAh 3.8V鋰電池提供獨立供電,兩塊電池各自擁有獨立的電源管理系統,以從源頭上隔絕數字噪聲的干擾。

相比之下,上一代主力機型DX220機身內只有一塊4400mAh 3.8V鋰電池,而老旗艦DX220MAX將這塊4400mAh電池獨立給數字電路使用,又另外塞進了4塊900mAh ±8.4V的高壓鋰電池爲模擬電路使用。但這種極致的設計固然提供了無與倫比的音質,卻給使用體驗帶來了巨大壓力,5塊電池不僅讓播放器的體積與重量暴漲,平時還需要分別使用USB-C和獨立變壓器爲兩種電池充電,而兩顆電池均爲3.8V的DX300則只需一根USB-C充電線即可。

總而言之,DX300的雙電結構可以看作是老旗艦DX220MAX方案的一種妥協,但在今天的便攜播放器市場中依然屬於相當極致的供電方案。優秀的電源環境爲數字、模擬電路的發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沒有它的支持,後面要談的各種技術改進無非是空中樓閣而已。

如果說電源對於HiFi系統的重要性很早就廣爲人知,那麼數字處理系統的重要性則是近些年才逐漸被髮燒友所認識。簡單來說,數字處理系統的任務就是將我們日常存儲的MP3、APE、FLAC、DSF、DFF音樂文件轉換成DAC芯片可以接受的數字信號,數字信號的jitter越低、噪聲越少、時鐘越準、延遲越小,信號質量就越接近錄音時的原始狀態,最終效果自然越好。拿烹飪來舉例,數字處理的作用類似於食材的準備,追求的就是兩個字——新鮮(高保真、高還原),無論後期採用什麼手段烹飪,食材的新鮮度都對菜品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

要理解數字系統對於音質的重要性,專業音頻行業中兩款有名的解碼器就是最好的案例:Prism Sound的ADA-8XR與MergingTechnologies的Horus是兩款高級錄音棚中常見的AD/DA,兩者採用的解碼芯片(AK4395與 ES9008)以今天HiFi圈的標準看都是老掉牙的產品,但其聲音素質卻依然可以與售價數十萬元的HiFi解碼器PK而互有優劣(往往還素質佔優),核心優勢就在於各自獨家開發的數字信號處理方案。

在隨身行業中,數字處理(主要是時鐘)技術的進步經常被掩映在解碼芯片升級換代的光環之下,其實兩者的重要性很難分出高下。還是以艾巴索爲例,其第一代旗艦播放器DX100沒有明確使用的晶振型號,但從第二代旗艦DX200開始就將雙飛秒時鐘作爲標配,到了二代半升級版的DX220上則進一步爲CPU與XMOS增加了三顆飛秒時鐘,實現了全平臺飛秒化。

然而這依然不是終點,艾巴索的工程師在新一代DX300的處理器(SoC)與解碼芯片中間又加入了一片FPGA芯片,併爲其外掛了兩顆Accusilicon超低相位飛秒晶振。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音頻信號的處理在驍龍660這樣的多線程ARM SoC中優先級很低,容易受到其他任務的影響而中斷,且處理器內部的供電、時鐘性能都較爲薄弱,這些都是嚴重限制數字信號質量的瓶頸所在,即使像DX220那樣爲SoC掛載外置時鐘也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

而FPGA芯片的存在就是將SoC從數字信號處理的任務中解放出來,爲達到更極致的效果,艾巴索還通過獨家技術讓FPGA作爲主設備,主動從SoC請求數據,這使音頻信號處理任務始終位於系統最高優先級,因此獲得了最低延遲表現。另外這種方案只需兩顆Accusilicone飛秒晶振就實現整個音頻系統的高精度時鐘同步,無論是jitter還是相位噪聲指標都比此前的五晶振方案更加優秀。

談論任何播放器,解碼芯片總是繞不開的話題。如今市場上可選擇的解碼方案很多,其中又以ESS Technology、Asahi Kasei Microdevices、Cirus Logic、Texas Instruments等幾個知名廠商的旗艦、次旗艦芯片爲主。但就像前文所說,如果供電和數字電路的基礎打好,後面無論選擇哪一家芯片,最終的聲音素質都不會差,只不過是風格有所不同而已。

作爲一家老牌音頻企業,艾巴索的工程師在芯片選擇上似乎並沒有明顯品牌偏好,從DX100的ES9018PRO到DX200系列的ES9028PRO,從DX150的AK4490到DX120的AK4495,從DX50的WM8740到DX80的CS4398,再到DX160與DX300上CS43198,艾巴索幾乎用遍市場上可選的芯片類型。

爲什麼要在DX300這麼重要的主力機型上使用指標看起來不那麼頂級的CS43198QFN,這個問題有多方面原因,不過我認爲最主要的還是DX300的設計師格外欣賞CS43198這塊芯片的聲音特點。要知道在前DX100時代,艾巴索的多款便攜解碼器就採用經典的歐勝(Wolfson) WM8740芯片,年紀稍長的發燒友大概還記得Wolfson芯片那種細膩甜潤的味道,而Cirrus Logic在收購了Wolfson之後推出的CS43198則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是CS4399與WM8741兩款老旗艦的共同後代。當然在技術層面,CS43198比起目前ESS、AKM的頂級芯片也不遑多讓,32Bit/384kHz最高採樣率、130dB動態範圍和-115dB總諧波失真都是次世代DAC的標誌。不過回到前文的論點,在基礎打好的情況下,市面上幾乎任何旗艦級解碼芯片都不會成爲音質的瓶頸,因此芯片本身的聲音特點反而比指標更加重要。

找到一顆優秀的解碼芯片不難,難的是如何發揮它的優勢而回避它的劣勢。好在DX300寬大的機身尺寸和充足的供電環境給予了設計師發揮的空間,使其能夠在主板上一口氣安排四顆QFN封裝CS43198芯片,組成完整的八通道解碼陣列。八個音頻通道配合各自獨立的LPF濾波在並聯後實現全平衡輸出,進一步提升了信噪比與動態範圍,同時也儘可能減少了芯片體制差異帶來的離散型失真。不要認爲這樣堆芯片的行爲是多此一舉,在專業音頻界首屈一指的美國Antelope Audio(羚羊音頻)最新一代旗艦解碼器AMARI就採用了更加變態的八片CS43198並聯方案,並因此獲得高達138dB的動態表現。我相信如果不是隨身器材的限制,艾巴索的工程師或許還有一些更加瘋狂的想法也未可知。

自從DX200上採用的可更換耳放卡結構獲得成功之後,這一設計就在艾巴索的主力型號上保留了下來。不過全新平臺的DX300也採用了全新的耳放卡結構,與舊版不再兼容。新版耳放卡採用抽屜式設計,將不再影響機身外形,更換方式則差異不大。

性能方面,新一代平臺爲耳放卡提供了一塊2000mAh 3.8V電源,避免了上代產品數字模擬電路共享電源可能導致的供電不足問題,也避免了數字電路EMI雜訊通過電源傳輸給耳放的情況。同時更加寬大的機身使得新一代耳放卡可用面積更大,能夠容納更多補品電容,電路佈局也可以設計的更加合理,這兩個先天條件的改善爲DX300耳放卡性能的充分釋放提供了保障。

DX300標配的AMP11分立元件晶體管耳放卡基於DX220時代備受好評的AMP8耳放卡電路打造,採用±8V供電,最大輸出電流2.7A,最大輸出電平7.1Vrms,32Ω負載下最大輸出功率1240mW,300Ω下也有168mW,強悍的推力與出色的底噪抑制水平讓它足以應付從高靈敏度耳塞到中低靈敏度耳機之間的各種設備。另外作爲標配耳放卡的AMP11還提供了3.5mm單端、2.5mm平衡及4.4mm平衡三種輸出方式,每種接口都可通過機身軟件設置爲耳機輸出或線路輸出。

主觀聽感

從十年前的DX100到今天的DX300,艾巴索推出過十餘款不同規格、不同定位的隨身播放器。如果你記憶力夠好,就一定能注意到他們的聲音中有一種共同的“種姓強韌”,這是屬於艾巴索自己的調音風格,也是DX系列播放器傳承至今最核心的價值。

在DX300上,“艾巴索”之聲依然清晰可辨,它注重聲音的清晰度與流暢感,三頻能量分佈均勻,空間感與分離度俱佳;艾巴索的機器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爲了強調某些調音特點而在特定頻段堆積能量,更忌諱爲討好特定人羣的審美而犧牲聲音的真實感和通透度。但它又絕非一款白開水式的監聽產品,在它身上你依然可以聽到設計者嚴肅中飽含熱情的聽音審美。

聲音的客觀素質對於艾巴索播放器來說從來不是短板,有了更純淨的電源,更準確的時鐘和更復雜的解碼電路,DX300也將艾巴索播放器的素質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與前輩DX220相比,DX300的密度更高,背景更黑,聲場層次更豐富,尤其低頻部分的質感和清晰度得到了明顯改進。根據我在臺式系統上的經驗,低頻質感是音響系統中最難改進的一個維度,但同時也是整個音樂的基礎。如果一套系統能夠還原出質感與能量感兼備的低頻,那麼幾乎可以肯定它的整體性能是過關的。

但是如果你認爲太高的素質會讓DX300變得過於陽春白雪,大可不必擔心。CS43198解碼電路最讓我喜愛的一點就是它電子管般甜美的音色。這一點DX160用戶應該已經領教,不過在更豪華的周邊原件的環侍下,這款凌雲旗艦芯片在音色與素質上均比DX160有了本質的提升。和冷靜銳利的ESS芯片相比,43198的聲底更加溫潤細膩,低頻更加豐滿蓬鬆,泛音更加鮮活靈動,人聲結像更近,氣息表達也更具韻味,這些要素恰到好處的彌補了高素質帶來的“監聽氣場”,讓DX300保留了傳統HiFi播放器溫柔的一面。

在本文寫作時,艾巴索已經推出了DX300的下一款耳放卡AMP12,根據官方介紹它採用超甲類設計,推測其動態表現應該會更優於我手中這片純甲類設計的AMP11(大編制愛好者福音)。而對於更看重音樂味,喜歡人聲與室內樂的朋友,或許可以期待艾巴索日後推出的電子管耳放卡。

總結

看到很多朋友形容DX300是市場上最接近智能手機的便攜播放器,這固然是一種褒獎,卻容易讓人把目光聚焦在操作體驗層面,從而忽略了其在音頻技術層面的創新。本文只是簡單介紹了DX300在電源、數字處理、解碼與放大等不同領域所做出的突破,但也能從中看出新一代平臺所蘊藏的深厚潛力。如果說從DX200到DX220MAX的進化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驚喜,那麼DX300平臺的未來只會更加引人嚮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