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個父親節 我們要的不僅僅只是歌頌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西方的“父親節”。隨着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開始在這一天加入到“感恩父親”的行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向來無言而深沉的“父親”,開始從幕後被推向前臺,並由此引發一系列關於“父親”和“父親節”的話題。各大媒體和網站開始無一例外地去讚頌父愛,商家也開始藉機兜售各種屬於父親的“禮物”。

最近一檔關注職場媽媽的綜藝節目《上班啦!媽媽》,從職場女性所面臨的種種社會壓力角度,引發了“家庭支撐體系”、“父愛如山體滑坡”等一系列熱議。節目不僅引導觀衆去關注職場女性的生存空間以及女性所展現出的力量,同時也從家庭共育、家庭支撐體系等方面對於父親缺位、男性該如何進步方面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深入探討。

在最新播出的第八期節目中,偉門智威組織了一次團建親子活動,眼尖的觀察嘉賓們立即發現,全場參與的家庭中,只有一組家庭是父親帶孩子來參加的,其餘全是母親。對於這個現象,嘉賓們也發表了各種看法。

在《上班啦!媽媽》中,新手媽媽丁沙沙在工作中,因爲孩子生病而無法照顧孩子時,忍不住崩潰流淚。她非常矛盾,一方面除了心疼孩子,也在不斷責怪自己把養育孩子的重任交給了自己的媽媽,她認爲這是在“犧牲媽媽而成全自己”。此時觀察嘉賓乃萬提出“那她的老公呢?”。這個提問讓讓在場的兩位男嘉賓尷尬地笑起來。

在綜藝節目《上班啦!媽媽》中,嘉賓們都集體吐槽過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漠不關心。熱依扎說父親總是搞錯自己的年齡,張萌則吐槽自己的父親不知道自己的英文名字是什麼。而乃萬則深情地說,雖然很少得到父親的關愛,但是這並不影響她愛他,只因爲他是爸爸。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是一種奇特的存在, 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男人較女人來講,更具冒險精神、探索精神、寬容精神、求知精神。

《上班啦!媽媽》中的嘉賓陳銘曾經在分享過這樣一個觀點:養育一個孩子一共要經歷五個環節,孕育、生育、哺育、養育、教育。前三個環節中,父親的確因爲生理差別無法參與更多,但是不能因爲前三個環節中缺位就理所應當在兩個環節中徹底消失。

綜藝節目《上班啦!媽媽》中,嘉賓伊能靜提到一個觀點,她認爲這個世界上父母是沒有執照的,但它並不意味着這是一種衝動,當你做了父母之後,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責無旁貸的。

來源:中國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