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

張謇是誰?讓習近平總書記在短短三個月兩次提及。

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從清末民初的張謇,到抗戰時期的盧作孚、陳嘉庚,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榮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愛國企業家的典範。”

三個月後,習近平總書記再提張謇。據《人民日報》消息,11月12日,在江蘇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陳,瞭解張謇興辦實業救國、發展教育、從事社會公益事業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張謇在興辦實業的同時,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幫助羣衆,影響深遠,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張謇的事蹟很有教育意義,要把這裏作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更多人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堅定“四個自信”。

張謇的事蹟有哪些?又有哪些貢獻?

張謇(1853-1926),清末狀元、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這是張謇紀念館的官方介紹。從狀元到實業家的轉身,讓張謇成爲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使他有財力創辦理想中的教育、慈善和其他社會事業,也使其成爲所處時代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有影響的政治家。

而這一切,則是源於張謇的使命感,其實業救國思想和實踐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產生了持久深遠的影響。

使命感:實業救國投身心

張謇終於達到傳統讀書人的頂峯:狀元。

這一年是1894年,中國農曆甲午年,張謇41歲。發榜次日,張謇照例被授予從六品翰林修撰,任職翰林院。

科舉以來歷代狀元中就有80多位至宰輔,故狀元任職的翰林又有“儲相”之稱,狀元宰相幾乎是科舉以來歷代讀書人的夢想,張謇恩師翁同龢就是狀元宰相。

此前,張謇接受了中國傳統讀書人的系統教育,也經歷了晚清種種黑暗現實。青年初期5年“冒籍風波”使他了解晚清官場種種黑暗、8年的幕府生活使他經受歷練,尤其是朝鮮“壬午之變”的經歷。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其中,張謇作爲中國赴朝軍方最重要幕僚進行了全面擘畫,被稱爲“第一幕僚”,壬午事變後寫,張謇寫成《朝鮮善後六策》等三策,其中預言了日後中日可能在朝鮮發生戰爭,受到朝野人士好評,惜未被當政者採用。

然而,甲午戰爭以中國的慘敗而結束。甲午戰爭前,張謇作爲翰林院修撰,同樣提出了備戰策略,同樣未被採納。甲午戰爭期間,張謇因父喪返鄉守制。

守制期間,張謇籌辦團練,以備日本入侵。他在日記裏記下憂國之言:“每一聞海上風鶴之驚,北方挫衄之頻,良友憤時嘆嗟之書,深宮痛哭罪已之詔,當食輒輟,中夜忽起,麋心碎膽”。

1895年簽訂的喪權辱國《馬關條約》,激起張謇極大憂慮,並將《馬關條約》十款內容逐一記錄在日記中。他對清政府喪權辱國,尤其是允許外國人在中國設廠感到痛徹心腑,發出“和約十款,幾罄中國之膏血,國體之得失無論矣”的憤慨。

彼時,晚清重臣、洋務派重要人物張之洞署理兩江。張謇和張之洞對中國時局多次交流並一致認爲:“富國強民之根本在於工”、“工苟不興,國終無不貧之期,民永無不困之望”,並代張之洞起草《條陳立國自強疏》。

1895年10月,兩人再次見面。張之洞認爲,馬關條約允許日本人來開設工廠,吾等應先建廠,在蘇州、南通招商集資先建一個,並屬意張謇在南通開辦紗廠,張之洞後一任兩江總督劉坤一也屬意張謇辦紗廠自強。

然而,張謇卻躊躇數日,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原因主要是:一是自己出身寒門,並無辦廠資本;二是他身爲士大夫,不去做官,而去辦廠經商,貶損了身份,會遭到同僚反對。

張謇也看到了當時中國人一般未曾看到、或看到並不重視的工業的重要性,他認爲那纔是現代國家的國本。“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務立國,此皆皮毛之論也。不知外洋富民強國之本在於工。講格致,通化學,用機器,精製造,化粗爲細,化少爲多,化賤爲貴,而後商賈有懋遷(貿易之意)之資,有倍蓰之利。”

傳統士大夫所受經世致用教育、尤其是張謇“良知之學,重在知行並進”價值觀,實業救國思想等,最終促使張謇下定決心投身工商。他“決定捐棄所恃,捨身喂虎,認定吾爲中國大計而貶,不爲個人私利而貶”。“自計既決,遂無反顧”,並“負謗含垢,強力圖成”。

張謇在日記裏記下當時知識階層狀態、強國之路和自身使命。“餘自審寒士,初未敢應。既唸書生爲世輕久矣,病在空言,在負氣,故世輕書生,書生以輕世。今求國之強,當先教育,先養成能辦教育之人才,而秉政者既暗蔽不足與謀,擁資者又乖隔不能與合。然固不能與政府隔,不能不與擁資者謀,納約自牗,責在我輩,屈己下人之謂何?躊躇數日,應焉。”

10日後,張謇還回顧了投身工商的初心:“下走本是寒素,向於工商實業未嘗學問,但以中國國勢日弱,外侮日加,寸心不死,投身實業界中,稍盡心力,冀得溝通商學兩界,借立中國真實自強之基礎。”

張謇抱着“以天下爲己任”的民族家國情懷,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犧牲和擔當精神,走上了狀元辦廠之路。

意志堅:艱辛創業終大成

張謇做好了充足的思想準備,然而,“從0到1”比想象難得多。

張謇最初計劃採用“官招商辦”,他稱之爲“紳領商辦”。1895年12月,張之洞正式委任張謇“總理通海一帶商務”,張謇立即着手紗廠的籌辦工作,紗廠當時利潤豐厚,可謂是當時高科技企業。

張謇在上海、南通、海門奔走幾個月,包括自己一個老朋友在內,上海、南通共有6個布商和買辦願意和他一起集股辦廠,分稱“滬董”和“通董”。

在南通城外西北部唐家閘選定廠址之後,張謇給紗廠取名:大生。“大生”二字源自《易經》:“天地之大德曰生”,這寄託了張謇的理想——天地間最大的政治是國計民生。

張謇和六名董事聯名公佈了最早一份“招股說明書”:《通海大生紗絲廠集股章程》。章程分析了在南通辦紗廠的利人利己之處,公開向社會集股60萬兩,分6000股,每股100兩,預計每股每年可以獲利22兩,計劃用2個月在上海、南通、海門三處完成認購,然而此次招股最終沒有成功。

張謇和董事們不得已接受“官商合辦”方式。1896年12月,大生紗廠與官方商務管理機構江寧商務局簽訂合同,將官方現有4.7萬多錠紗機以及鍋爐、引擎,摺合白銀50萬兩作爲官股投資,大生紗廠要另外籌集50萬兩商股,建廠房、收原料及作爲營運資金。

1897年初,大生紗廠重訂集股章程,向社會招股50萬兩,進展仍不順利,上海、南通兩地共籌不到8萬兩,離目標仍然太遠。

此時,張謇“丁憂”期限已滿,翰林院也催促張謇回翰林院“上班”。張謇在致友人信中再次表達自己志向:合紗廠屢蹶屢振之餘,可成可敗之際,益不可以舍之而去……願爲小民盡稍有知見之心,不願廁貴人更不值計較之氣;願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願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此謇之素志也。……以爲士生今日,固宜如此,事成不成,命也,無可怨者。

最終,在兩江總督劉坤一過問下,1897年8月,官方機構江寧商務局與張謇和官商盛宣懷三方達成協議,簽署合同:4萬多錠官方紗機對分,張謇領一半,作價25萬兩,爲大生紗廠官股,大生紗廠股本25萬兩也由盛氏幫助籌集。10月,張謇將紗機用船運到南通,可以說,到這一年,大生紗廠的籌辦才進入實質性階段。

然而,盛宣懷承諾籌集的資金卻遲遲沒有到位,張謇寫了無數告急之書,幾乎字字有淚,到最後盛宣懷的承諾也沒有兌現。雪上加霜的是,最初的“通滬六董”中又有人退出,有人因集股不力被撤。

直到大生紗廠開機前,招股一直不順,實收資本不足20萬兩,買地、建廠房,加上支付官利等其他開支,已用去19萬兩之多,資金幾乎耗盡。張謇一度想按50萬兩股本、年息8釐把廠租給上海、寧波紗廠,因對方一再壓價,沒有談成。

張謇因募資無着,常跑到黃浦江對天長嘆,淚水同潮水一樣湧出來。有時候旅費不夠,也賣過好幾回字,廠款卻分文未動。

張謇之子張孝若曾回憶說:“這四年間,我父奔走南京、湖北、通、滬各處,白天談論寫信籌畫得手口不停,夜間又苦心焦想,翻來覆去,寢不安枕;官紳的接洽說話,一天幾變,捉摸不定。有錢人的面孔,更是難看,推三阻四。上面的總督雖然贊助,而底下的官員沒有一個不拆臺。旁人也沒有一個不是看好看。所謂人情冷暖,世態變幻,我父是親嘗而身受了,又是氣憤,又怕辦不成功。”

幾經周折,最後參與建廠“通董”比較給力,他們墊出部分股金做建築費,着手建廠。那個時代,人們對辦新式工廠沒有認識,有了餘錢或買地、或投入傳統典當、錢莊等熟悉行業。辦新式工廠集股困難重重,他們連當地慈善團體、道觀有限的一點資金也吸收了,有時湊不了一股,連半股也收。最小一筆僅37兩,半股都不夠,只能算作存款。

經過四年左右艱辛奔波,流動資金依然捉襟見肘,1899年4月,大生紗廠終於強行開車紡紗了。在廣闊的蘇北平原上第一次出現了“機器”和機器生產出的棉紗,由於質量上乘,大受市場歡迎。

這年9月,在和兩江總督劉坤一談論大生紗廠時,張謇說:“先後五年,生計賴書院月俸百金,未支廠一錢,全廠上下內外數十人,除洋工師外,一切俸給食用,未滿萬金耳。”

大生紗廠投產後,張謇爲大生紗廠公事廳題寫了一副對聯:“爲大衆利益事,去一切嗔恨心。”

張謇親自擬定的大生紗廠廠約手稿 來源:張謇紀念館

張謇擬定《廠約》,闡述辦廠宗旨,也是張謇的“實業救國”理想:“通州之設紗廠,爲通州民生計,亦即爲中國利源計。通產之棉,力韌絲長,冠絕亞洲,爲日廠所必需,花往紗來,日盛一日。捐我之產以資人,人即用資於我之貨售我,無異瀝血肥虎,而袒肉以繼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貧,國於何賴?”

《廠約》還對總經理和各主要部門負責人的職責權限、利潤分配、獎懲賞罰、工資福利以至職員伙食標準、徒工學習,甚至連招待客人有幾個小菜都作了明確規定。除《廠約》外,大生紗廠還有25個章程,規矩多達195條。

《廠約》是大生紗廠第一個文件,被中國近代史史學家章開沅教授稱爲中國早期民族近代企業留下的一篇重要文獻。

此外,大生紗廠還注重人才的培養。紗廠初期,聘用了不少外國工程師,不久,大生自己培養的工程師走上主要崗位。

大生開機的第二年,即1900年,全年淨餘7.8萬兩。1901年,張謇等人再度創辦第二個股份制企業——通海墾牧公司,之後又在1904年創辦了大生分廠(二廠)、1915年創辦大生三廠、1921年創辦大生八廠。大生紗廠連年盈利,1900至1921年間資本增長了六倍,是全國中資紗廠中最成功的企業之一。

張謇以大生紗廠爲基礎,發動和依靠社會資本力量,1895至1913年間,以大生紗廠爲資本核心,在通海地區創辦了20多個股份制企業,涉及工業、農業、鹽墾、冶金、麪粉、造紙、交通運輸、金融銀行等行業,成立了我國第一個集團控股公司,鼎盛時控制資金達2千萬兩以上。1920年,大生系列公司達到巔峯,利潤創歷史最高,達到千萬兩。

赤子心:興辦教育和公益

大生紗廠獲利後,張謇將自己從公司獲得的報酬全部用於了教育、公益、慈善和社會事業,並積極動員社會商界支持教育、公益與慈善事業,推進地方自治。

據張謇自述:“謇自乙未(1895)以後,經始實業,辛丑(1901)以後,經始教育,丁未(1907)以後,乃措意於慈善”。

張謇將辦師範教育作爲首選。在創辦大生紗廠之前,張謇已深刻意識到“求國之強,當先教育,先養成能辦教育之人才”。

1904年,張謇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師範學校——通州師範學校。開學前夜,張謇不辭辛勞,帶人整飭校舍,甚至親自佈置廚房和廁所。

此後,張謇又創辦了常樂張徐女學、第一實業小學、第二實業小學、中國第一個由本國人自己開設的殘疾教育機構盲啞學校、中國第一個私立女子師範學校、商業中學、師範附小新校;他親自創辦,或是參與創辦,或是在他的影響下創辦高等學校,從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南大學,江蘇大學、南通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等等。

張謇辦學數量370多所,辦學範圍囊括了學前、初等、中等、高等,種類則包含師範、職業、社會、特殊教育等等。此外,還創辦學校附屬設施博物苑、圖書館、氣象臺等。

來源:視覺中國

張謇還創辦了一系列社會公益機構。張謇主持下,南通先後建立了一系列育嬰堂、養老院、殘廢院、貧民工廠、濟良所、棲流所、遊民習藝所、感化院、改良監獄、醫院等。

張謇按近代先進理念規劃建設城市,被兩院院士吳良鏞認爲南通“中國近代第一城”。張謇通過科學的區域規劃,大規模水利、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大批新型社會公益事業創設,使南通從一個落後小縣城轉變成一座近代化的工商業城市。

南通成爲1920年中國1700多個縣中,率先初步建立了幼有所撫、老有所養、貧有所濟、病有所醫、殘有所助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地方。

除實業、教育、慈善等方面巨大貢獻外,張謇還是社會活動家。1900年“庚子之變”中,積極成功籌劃了“東南互保”。

清末民初之際,張謇積極籌劃民國建立,並出任實業部長;並起草了清帝退位詔書,正式宣告終結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皇權統治;後出任民國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裁。

張謇在擔任民國實業總長和農商總長期間,基於自己創辦大生系列企業的社會現實和經驗,制定一系列有益於中國工商業發展的法律法規,爲民族工商業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張謇在實業、教育、慈善、自治等方面的理念和實踐也深刻影響了其後的中國實業家榮宗敬、榮德生、盧作孚等民族企業家都受其影響。

近現代知名人物給予張謇高度評價。近代思想家胡適在《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序言中稱,“他獨力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30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章開沅這樣評價張謇:“在中國走向近代化的艱難途程中,張謇是極其重要的早期開拓者之一。他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爲我國實業與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學者金衝及認爲:“張謇不只是地區性的人物,而且是全國性人物,是一個在中國近代進程中值得懷念的重要歷史人物。”

六集電視紀錄片《張謇》結尾這樣說道:“如今,張謇離開這個世界已近百年,他爲南通社會現代化的奮鬥,爲中國政治、經濟和教育現代化的努力,是在他的故鄉從未消散的一段記憶,也是國人越來越深刻認識到的一座豐碑。他的精神血脈流貫百年中國,還將持續澆灌未來的中華大地。”(北京時間財經袁應泉)

(參考資料:《張謇全集》、張孝若《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傅國湧《大商人》、《張謇傳》、張謇研究、張謇紀念館官網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