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總長270米、總寬76米的“國信”號超大型石油鑽井平臺在浦東海事局“海巡01052”輪的護航下通過南槽出口,長江口南槽航道(簡稱南槽航道)迎來了試運行1年以來通過的第100艘超限船舶。

小布6月22日從浦東海事局瞭解到,自運行以來,南槽船舶流量總體上呈現環比上升態勢,大型船舶分流量增長明顯,交通流高峯時段時長逐步增加,通航效率大大提升。

截至目前,南槽航道已累計進出口船舶18.3萬艘次,在大風或能見度不良之後的集中進出口高峯期,峯值流量可達日均600艘次以上,日均經南槽水域進出的7米及以上喫水船舶佔比已由2020年初的7%上升至12.5%。

船舶的大型化以及南槽航道交通流量大幅增加給海事監管,尤其是通航一線現場監管帶來了巨大的考驗。在這個長江口的“咽喉”要道,如何確保船舶航行安全?浦東海事局外高橋海巡執法大隊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優化巡航模式 精準值守

擱淺率和事故率同比下降近80%

南槽航道全長35.5海里,據統計,整個上海港43.4%的集裝箱、81%滾裝汽車和90%多的糧食都要從此處經過。

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完工後,大喫水船舶數量增多,尤其在潮汐初漲階段,進口船舶集中,航道段面瞬間交通流增大,4船並行進口現象普遍,由於人工疏浚航道寬度有限,受狹管效應影響,船舶間碰擦及偏離航道導致擱淺等事故風險進一步增加。

根據上述主要矛盾,外高橋海巡執法大隊結合轄區點多線長的特點,提出了打卡式巡航模式,將執法力量重點投放在監管警戒區、錨地等事故多發水域。南槽S19燈浮附近是整個航道最狹窄的航段,險情發生概率較高,爲此,外高橋海巡執法大隊黨支部還成立了“海巡0102輪黨員先鋒隊”,重點盯防S19附近水域,將“支部”建在現場執法艇上。

“通過精準監管,一年來,南槽航道擱淺率和事故率同比下降近80%。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水上巡航工作的優勢,確保重點時段、重點水域對重點船舶實施常態化監管。”浦東海事局外高橋海巡執法大隊負責人介紹。

創新監管、信息科技賦能彌補盲點

監管成本、監管效率“一降一升”

南槽航道通航能力提升之後,浦東海事局持續加強交通組織工作,加大查違糾違力度,通過利用手機短信開展安全信息提示工作。實現了對南槽航道全段“點對點船舶短信預警預控服務”等。

“每天兩次的漲潮水時段船舶流量最大,所以我們在現場加大執法力度,規範交通流,防止船舶違反規定航路航行造成事故。”外高橋海巡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告訴小布。過去一年,大隊累計提醒重點船舶3500餘艘次,查處違章行爲15起,確保南槽航道水域持續保持安全穩定向好。

2020年初,外高橋海巡執法大隊在南槽水域開展了立體巡航模式探索,致力於形成“三位一體”全方位監管模式。

“‘三位一體’是通過充分整合陸基電子巡航系統、水基巡邏艇和空基無人機三種巡航手段的綜合效能,從根本上提高現場監管的廣度和精度,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全覆蓋。電子巡航具有強大的數據優勢,可以從宏觀上對南槽航道進行監管,而巡邏艇、無人機則是從‘微觀’角度抓重點。”外高橋海巡執法大隊負責人說。

數據統計顯示:自2020年7月份以來,外高橋海巡執法大隊無人機工作組依託海事首制船艇“海巡01052”輪強大的信息平臺終端優勢,通過船載無人機累計飛行巡航時長300多小時,由遠及近、由大到小,實現了降低監管成本和提升監管效率的雙豐收。

去年以來,浦東海事局結合南槽水域船舶流特點,通過在南槽航道端部和重點航段設置5條船舶流量統計線等創新技術,有效提升了通航監管的智能化水平。

“南槽通航條件改善之後,超大型船舶的管理以及超規範船舶的管理也愈發重要。現在經常會有一些大型的空載散貨船以及新建的超大型油船、散貨船、海工平臺等從南槽航道出口。我們充分運用信息系統,提前設置提醒,通過現場交通維護,避免此類船舶與正常交通流產生衝突,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去年,單就超限船舶一項,我們就服務保障了100餘艘次。這對南槽通航環境安全穩定至關重要。”浦東海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文字:楊珍瑩

編輯:王雨濛

來源:東方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