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3日報道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6月21日發表題爲《美國海軍正在放棄擴充計劃—— 一些高科技技術是例外》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多年來,美國海軍領導人一直在大肆吹噓一項雄心勃勃且代價高昂的計劃,即把一線艦隊的規模擴大至大約350艘艦艇。

現在,情況變了。美軍官員們仍然希望擴大艦隊規模,但要更有選擇性。不過不要指望看到詳細的擴充計劃。

美海軍上週編寫了幾段文字和圖表,並冠冕堂皇地稱之爲海軍向國會提交的《2022財年海軍艦艇建造年度長期計劃報告》。

這份16頁的文件確實是海軍未來力量結構的一個相當清楚的計劃,尤其是在大型水面艦艇方面。然而,報告沒有回答一些重要問題:美海軍需要多少艘小型兩棲艦艇和小型補給艦?它能指望得到多少艘攻擊型核潛艇?艦隊需要多少艘機器人艦艇來組織一支可靠的自動力量?

如果美海軍回答這些問題,其未來就會變得比較清楚。目前,美海軍的前途因自身缺乏規劃而模糊不清。

多年來,美海軍一直有一個目標:到本世紀30年代,一線戰艦發展到350艘或355艘。

但是,艦隊要想發展到預想的程度,需要每年穩步生產大約14艘新艦艇。美海軍從未達到這一標準,主要是因爲開支問題。美國軍艦的平均造價約爲20億美元。而每年的造船預算通常不會超過200億美元。

因此,美海軍放棄多年來或許過於樂觀的計劃,不再提350艘軍艦這個目標,也就不足爲奇了。在向國會議員提供的這份長達16頁的報告裏,美海軍從類型上提出了所需艦隻的數量。

到本世紀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海軍的“目標”艦隊可能包括9艘或11艘航母;24艘或28艘大型兩棲艦艇;63艘或65艘驅逐艦;40艘或45艘瀕海戰鬥艦和護衛艦;27艘或29艘補給艦。全部作戰力量達到321艘到372艘。

無論如何,五角大樓官員不再執着於“350”這個數字。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在6月17日的一次聽證會上說:“規模很重要,但能力也很重要。”

不過,對於某些類型的艦船,美海軍提議增加艦船數量。6月份的報告稱,美海軍艦隊可能會購買24艘或35艘小型兩棲艦艇,以及56艘或75艘小型後勤艦船。

在這些類型的船隻上出現這種模糊性並非偶然。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領導人一直在大談“分佈式”戰爭的新概念,即艦隊和海軍陸戰隊分散到更廣泛的區域,從而讓中國更難瞄準它們。

美海軍的報告還存在其他不確定領域。攻擊型核潛艇就是其中之一。儘管艦隊領導人對未來艦隊的許多方面不能確定,但他們對一件事毫不含糊:只要有能力購買和維護,而且美國不堪重負的造船廠有能力生產,海軍需要儘可能多的攻擊潛艇。

與中國海軍潛艇相比,美海軍應該有多少艘攻擊型核潛艇代表着持久的優勢?根據這份報告,至少需要66艘,或者多至72艘。這完全取決於美國兩家潛艇造船廠的生產能力。報告說:“如要滿足對更多潛艇的需求,必須擴大工業基地的能力。”

然而,在6月份的造船報告中,最大的變數是美海軍正在研發的無人水面艦艇和無人潛艇,它們將是傳統的載人艦艇的補充。

美海軍已經開始購買機器人潛艇,儘管相關的作戰理念也沒有確定。美國海軍向波音公司訂購了5艘價值2.75億美元的“回聲航行者”無人潛艇,並在2019年支付了第一筆款項。

美海軍稱這種51英尺(約合15.5米)長的“回聲航行者”無人潛艇爲“超大型無人潛航器”。首艘可能最早於2022年投入使用。

美海軍的艦隊計劃比較粗略,如果離遠一點看,它的未來變成一片模糊。多年來,美國一直在追逐一個支付不起的夢想,即打造一個擁有更多航母、驅逐艦和大型兩棲艦船的龐大艦隊,但現在美海軍似乎正在確定一個與以往不同的、可持續性更強的設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