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堪培拉6月24日電 德國隊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新華社記者嶽東興 白旭

德國隊終場前6分鐘的絕平,雖然帶來了重獲新生般的戲劇性,但卻並沒有太多“日耳曼戰車”昔日那動人心魄的激情和觀賞性,反倒是“死亡之組”中踢出自信、幾乎要上演“逆襲”的匈牙利隊,以及36歲“高齡”仍能扛起葡萄牙隊衛冕大旗的C羅,更爲這個小組增添了北半球夏夜綠茵場上應有的魅力。

的確,本組的整體實力太強了——即便是公認最弱的匈牙利隊5年前也曾在“法蘭西之夏”上演三度領先、差點將葡萄牙隊“踢回家”的名局,但這支新老結合的德國隊有着更令人熟悉的強大感。他們既有幫勒夫締造一個輝煌時代的諾伊爾、穆勒等老將,也有剛在上個月闖入歐冠決賽的呂迪格、京多安、哈弗茨、維爾納等一批處於巔峯的實力派球員。可以說,這是一支有陣容深度、有能力踢得更好、理應激發出更大戰鬥力的球隊。

但是,這支德國隊也讓人看着陌生。在他們選擇主打本屆歐錦賽流行的“三中衛+兩翼衛”陣型下,除了對葡萄牙隊踢出一場好球,其餘兩場表現未達到外界期待。本場面對匈牙利隊的挑戰,賽前德國隊本處於小組出線有利位置,因爲法國和葡萄牙隊的對決是上屆決賽重演,競爭更爲慘烈。但沒想到的是,本應掌握主動權的德國隊,卻一度被踢到被淘汰的邊緣。

覆盤來看,匈牙利隊攻入的兩球,都是抓住了德國隊三中衛體系下位置感不清晰、欠缺保護的結合部。比如,兩個失球,呂迪格和金特爾先後被吸引出禁區,剩下的兩名中衛儘管有胡梅爾斯領導,但面對亞當·紹洛伊精彩的魚躍衝頂,以及舍費爾的高速插上,後防線都顯得慌亂而無能爲力。

而對比匈牙利隊反擊中流暢配合帶來的進球,德國隊扳平的兩球,卻進得太難了。即便球隊一大亮點戈森斯有着前輩波多爾斯基在邊路的犀利感,但面對匈牙利隊堅決的532防反,前場人數佔優的德國隊,沒有了奪得世界冠軍時那種從容鎮定、創造力的配合以及進攻效率。無論是傳遞,還是無球跑動接應,德國隊比巔峯時缺少了速率變化、進攻強度和衝擊力,在進攻三區更少了破密集防守的靈感,這使得他們的進攻依賴於邊路突破和過頂傳中,但接應點往往都在對方預判之中。

德國隊前主帥克林斯曼賽後點評說,對比大勝葡萄牙隊那場展現出的強烈慾望和活力,德國隊這場不在狀態,傳球速度慢,體能也不充沛,但仍像以往那樣在最後拯救了自己。而前英格蘭球員墨菲則認爲,“三獅”雖在十六強對陣德國隊,但這是他們願意面對的對手,因爲法國隊顯然實力更強。

如果要評選“死亡之組”中最耀眼的球星,答案依然是C羅。面對世界冠軍帶來的壓力,不是哪個球員都能在一腳定生死的考驗下,穩定踢進兩個點球的。而且,在製造並打入第二個點球前,C羅在兩名法國隊後衛間高高躍起、幾乎又要上演“泰山壓頂”般的高難度頭球,那一刻,你幾乎不敢相信,C羅已經36歲了。回想2004年在家門口錯失歐洲冠軍那個哭泣的大男孩,你不得不欽佩地感嘆,C羅已經保持高競技水準快20年了。

踢到這種境界,只有C羅可以決定,他想踢到什麼時候再掛靴。因爲他在場下的自律、場上不知疲倦的奔跑、以及對比賽永遠充滿熱情和專注的目光,絲毫不曾減退。

看着這場球賽後天邊泛起的魚肚白,如果你已不再是那個敢於夢想的少年,或許會想到許多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也曾在這樣一個夏夜,在看完球賽黎明前的時刻,擁有一生當中最好年華時的勇氣。那麼再想想C羅,也許一切並不晚。

原標題:德國隊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值班主任:李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