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黨旗引領下,飛過天安門廣場的空中梯隊,無疑是慶典活動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包括殲-20戰鬥機目前規模最大的一次公開亮相等等,都堪稱其中的亮點。

前不久,殲-20先後列陣“王海大隊”和“強軍先鋒飛行大隊”等人民空軍英雄部隊的消息,更能證明目前人民空軍的殲-20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裝備規模。目前,殲-20“質量+數量”的複合優勢,大大提升了人民空軍的攻防體系作戰能力。

今天,中國人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外國人能做到的,中國人也能做到,還能做得更好:在2011年殲-20首飛時,此前大爲低估中國四代機項目的時任美國防長羅伯特·蓋茨,在回憶錄中對那一刻耿耿於懷。而放眼世界的“四代機俱樂部”,殲-20列裝作戰部隊的速度甚至實現了後來居上。進步之神速,可見一斑。

新戰鷹的嶄新亮相,是中國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領域結出的新碩果,也再次說明這樣一個真理: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新裝備不僅意味着人民軍隊擁有了更強的戰鬥力,意味着人民軍隊裝備體系的全面升級,也意味着中國保衛紅色江山、維護民族尊嚴的力量更強大,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底氣更充足。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呼嘯的戰鷹很容易讓人想起過往百年中這樣一些細節:

二萬五千里長徵中,紅軍戰士喫的是草根、樹皮和皮帶;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常要用“小米加步槍”去對付武裝到牙齒的兇殘敵人;在開國大典上,飛機數量不夠,周總理說,領隊的戰鬥機編隊再通過一次天安門;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敵人妄圖用優勢空中力量進行壓制……

今天,一切都不一樣了:脫貧攻堅,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奇蹟;我們在太空有了自己的空間站,我們的航母駛向了西太平洋……

但有一樣東西,歷經百年風雨,傳承至今:那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在抗疫一線,衝鋒在前的是共產黨人;在邊防一線,“清澈的愛、只爲中國”的告白感動了無數人。

對那些血灑龍華、捐軀湘江的先烈來說,對那些奮戰在平型關、塔山和長津湖的英雄們來說,天安門上空的戰鷹,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

今天,你們用青春乃至生命守護的事業,已經開出了鮮花。

明天,在新徵程中,一定會像毛主席當年說過的一樣:我們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