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十點科學

生物機器人,不僅可以給癌細胞送藥,還能清除海洋微塑料,更可能爲多細胞生物起源提供啓示。

作者|湯波 分子生物學博士

編輯|陳天真

說到機器人,你想到的大概是有着金屬身體,由計算機程序給出指令、自動執行任務的智能機器。不過,科學家正在利用DNA、細胞創造出一些“生物機器人”,它們可以在生物體中自動執行一些特殊任務,比如給癌細胞送藥、清除體內微塑料等。

例如,用青蛙細胞創造出的一種名爲“xenobots”的生物機器人,乍一看像是變形蟲之類微小的水生生物,一會兒繞着什麼東西轉圈,一會兒來回巡邏,放佛在尋找什麼。

與金屬和塑料機器人不同,它們不僅可以進行新陳代謝,受到損壞後能自我修復,還會響應彼此的存在,表現出羣體行爲,甚至可能爲多細胞生命的起源提供新視角。

“帶貨”DNA納米機器人

我們研究機器人,最主要目的是讓它們自動完成一些任務。對於生物機器人而言,最主要的一個用途就是“帶貨”,比如給癌細胞帶點藥,讓它們稀裏糊塗被毒死。

可是要怎麼製造生物機器人呢?科學家首先瞄上了DNA。

DNA具有自我摺疊的特性,可以像玩摺紙遊戲一樣,自行摺疊和組裝成形狀各異的二維圖案或三維空間結構,如五角星、笑臉、美洲地圖以及立方體等,被認爲是理想的帶藥載體。

2012年,哈佛醫學院的遺傳學家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教授帶領兩位博士,首次完成DNA給藥機器人的概念設計。他們經過精確模擬計算,將一段7300多個鹼基對的長單鏈DNA和近200個鹼基對的短單鏈DNA組裝成一個六邊形的DNA納米管,管腔內可以搭載一些蛋白和其他藥物分子。

DNA納米管可以識別特定的細胞表面抗原,從而準確找到並結合到癌細胞上,然後自動開啓表面的分子開關,將封閉的納米管打開,釋放出搭載的藥物分子,直接殺死癌細胞,甚至讓癌細胞自殺。

2018年,DNA納米機器人的實際抗癌效果在動物體內實驗中得到驗證。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中,DNA納米機器人攜帶着凝血酶(血液中重要的凝血因子,可形成血栓)進入小鼠的腫瘤組織,結果在腫瘤組織內形成血栓,導致腫瘤細胞無法得到足夠的養分而生長停滯,甚至被活活餓死。

之後,研究人員在巴馬小香豬體內觀察到類似情況,證明DNA納米機器人有望成爲癌症治療的新武器。

活細胞機器人也能帶貨?

之所以選擇DNA機器人帶藥,主要是因爲DNA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容易降解,也就是說DNA機器人既能精準“帶藥”,又不會給身體惹麻煩。

既然DNA可以,活的細胞是不是也可以呢?生物學家又想到讓細胞組團來帶貨。

2020年初,計算機科學家約書亞·邦加德(Josh Bongard)與生物學家邁克爾·萊文(Michael Levin)合作,利用100%的非洲爪蟾細胞,創造出一種可編程、可自主移動、可降解的活細胞機器人,將其命名爲xenobots(爪蟾拉丁名“Xenopus laevis”和機器人“robots”兩個詞的結合),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首先,計算機專家藉助超級計算機開發出一種複雜的進化算法,來設計機器人模型。他們模擬出非洲爪蟾的皮膚和心肌細胞的最佳組裝方案,希望這些細胞能自主移動,甚至自動修復。接下來,生物學家從非洲爪蟾胚胎中分離出幹細胞,讓幹細胞進一步分化成皮膚細胞和心肌細胞。

根據超級計算機設計的機器人模型,研究人員將皮膚細胞放在上層,將有運動能力的心肌細胞放在下層,中間則可設計成 “口袋”,以便於攜帶藥物。

根據不同設計,這種活細胞機器人不僅能直線運動,還會繞圈運動,也可負重前行,具備遞送藥物或其他醫用材料的潛力。

一年之後,研究人員再次改進這種活細胞機器人,推出了xenobots 2.0。相關成果發表在2021年3月21日的《科學-機器人》雜誌上。相比xenobots 1.0 ,xenobots 2.0主要具備六個新特點:

一是隻需一種細胞。新的設計只用到一種細胞,即非洲爪蟾的皮膚細胞,拋棄了原來充當動力的心肌細胞。因爲細胞種類更少,引發機體免疫排斥反應也會越小。

二是可自動組裝。由於單個細胞具有喜歡“抱團”的特點,可以實現單細胞自動組裝,不再需要進行人工組裝。

三是運動速度更快。既然沒有心肌細胞,那麼細胞團的動力來自哪裏呢?原來非洲爪蟾皮膚上皮細胞表面能長出纖毛,可以以特定方式來回移動或旋轉,爲細胞機器人提供動力,速度甚至超過原來的心肌細胞。

四是存活時間更長。第一版細胞機器人大約只能存活1周左右,但是給這些細胞添加特殊的營養素後,可以存活超過90天。

五是具有自動修復能力。新的細胞機器人即使被剪成兩半也能重新“抱團”,大概在5分鐘內即可恢復原有形狀並繼續工作,這點可能是金屬機器人、塑料機器人甚至是DNA機器人都無法比擬的。

六是具有記憶能力。研究人員通過熒光蛋白來檢測細胞機器人是否具有記憶力,熒光蛋白大多數時候是發綠光,只有在波長390納米的藍光照射下,熒光蛋白會發紅色熒光。當研究人員讓10個細胞機器人在390納米藍光照射點附近活動,結果有3個細胞機器人發出紅光,而其他機器人則仍然保留綠色,表明這3個細胞機器人曾經遊進過藍光區域。

不止於機器人

之所以將這些微小的細胞團稱爲機器人,是因爲它們能根據提前設定的程序,以固定的形狀、固定的運動方式,去完成特定的任務,如同常見的金屬機器人那樣。

在小範圍的模擬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新版細胞機器人比舊版細胞機器人能更快更好地完成碎片收集任務,覆蓋更大的面積,還能穿過狹窄的毛細血管。所以除了帶藥,研究人員還想讓這種細胞機器人充當清潔工。例如,可以通過編程將細胞機器人釋放到海洋中,吸附微塑料顆粒,爲清除海洋中的塑料污染提供一種更簡便的方法。

雖然活細胞機器人有這麼多實際用途,但關於活細胞機器人本身,仍有很多問題有待解答。例如,單個細胞爲什麼喜歡聚集成團?細胞如何知道要組裝成多大規模然後停止?細胞機器人中成百上千個細胞如何協同一致工作?細胞機器人被切割後可自我修復,之後會不會自我繁殖,甚至進化成有機體?

這些問題的解答,將爲我們理解一些生物如何進行自我修復提供啓發,更可能爲研究多細胞生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新視角。通過創造活細胞機器人來反思生命本身的奧祕,或許纔是活細胞機器人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