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物

前兩天,在微博上有一種水果突然火了,大部分北方人,甚至華中地區的人都表示從沒見過這玩意。

我就不讓大家投票了(就算投票,正確率肯定也很感人),直接公佈答案——這種水果叫做黃皮,或者黃皮子。

不是黃皮子墳那個黃皮子,那是動物。估計我們的多半讀者也沒喫過這傢伙,沒喫過不要緊,我們來說一說。博物嘛,格物致知,看就當喫。

沒有地位,名字都很糊弄

黃皮聽起來像個俗名,然而它的大名還就叫黃皮,通俗易懂,十分糊弄。足見它在歷史上並沒有引起什麼重視,否則別說生在在南方,就是生長在南亞、南美,什麼榴蓮、鮑魚果,北方人照樣能喫到。

這主要是賴黃皮自己,個兒小,喫着麻煩。味道嘛,酸甜,還有點苦,還有點香料那種“辛”的感覺。當然,隨着栽培選育,有些品種味道好起來了,這個後面說。

先來看看古人怎麼說黃皮的。《八閩通志》把黃皮稱作黃檀子,《廣東通志》則是叫做黃彈子,《本草求原》把黃皮稱爲金彈子,名字起得都同樣糊弄,也很不統一,地位可見一斑。

《嶺南雜記》說的比較細:“黃皮果大如龍眼……瓤白如豬肪。有青核數枚,酸澀不成味,久之少甘……小兒嗜之。”翻譯過來就是:這東西又酸又澀,不叫個水果,你要非說它甜吧,多咂麼會兒也有點。反正成年人誰喫它啊!

在水果普遍難喫而缺少的古代,黃皮都混不上個成人食品,我還能說啥呢?

事實上,黃皮在古代典籍中,主要是以藥的身份出現的。它的果、皮、核,甚至根都入藥。

作爲橘子、柚子的親戚,同爲芸香科的黃皮也充滿着酸辛味道的揮發油,這是古人從自然界中難以獲得的東西,用來開胃解暑助消化還是靠譜的。

不過因爲缺少芸香科部分物種特有的“汁胞”(就是果粒橙的那些“果粒”),黃皮肉的口感和橘子、柚子甚至金橘都差異明顯,沒有這些大哥美味多汁的特點,倒是有點像酸的龍眼或者葡萄。

啥?這不是龍眼嗎?

既然說到龍眼,我先放張圖,你來看看分別是什麼。

黃皮和龍眼確實非常相似。加之兩者的產區都是兩廣、海南、雲南等最南的省份,所以在生活裏被錯認是相當容易的事。

其實仔細看,它們的區別是很大的。黃皮是芸香科的,本質上是個“小橘子”,它的種子是“橘子籽”而不是“荔枝核”樣子。黃皮的皮有一點毛,和龍眼鱗片狀的幹皮也不一樣。最好區分的是葉子,兩者雖然都是羽狀複葉,但是一奇一偶,區別明顯。啥?忘了奇數羽狀複葉和偶數羽狀複葉的區別了?唉,看圖!

看了我的靈魂畫作就明白了吧,黃皮是奇數羽狀複葉,這一大串葉子的尖尖上有一片小葉,龍眼就沒有這一片,像個“非”字。

還有人會弄混黃皮和金橘(大名金柑),這兩者其實也好分辨,金橘是單葉,果也是單生或者兩三個擠在一起,不是黃皮這樣一大嘟嚕。果子就更明顯了,金橘皮橙色,裏面有汁胞;黃皮倒更像龍眼,胳膊肘往外拐。

其實,還有一種水果更容易和黃皮弄混,只是我們不熟悉,這就是泰國名產龍宮果(國內也叫龍貢果、龍功果、榔色果等),拉丁文名叫Lansium domesticum,而黃皮的拉丁文名叫Clausena lansium

發現什麼了嗎?對,黃皮的種加詞就是龍宮果屬(也譯作榔色木屬、樫木屬)的屬名。

這在生物命名上不稀奇。比如有一種常見的野草叫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而黃耆屬有一種叫Astragalus melilotoides,就是因爲它長的像草木樨,所以它的中文名也叫“草木犀狀黃耆”。所以,如果直譯,黃皮應該叫“龍宮果狀黃皮”,只是我們久有中文稱呼,就不用譯名了。可見,連給它命名的植物學家都覺得黃皮和龍宮果像。

龍宮果屬於楝科,龍眼屬於無患子科,黃皮屬於芸香科。在最新的植物分類系統中,它們都被歸入了新的無患子目,大概算是出了五輩兒的親戚了。畢竟是親戚,幾百萬年前是一家,有連相的地方。

愛喫喫,不愛喫做醬

黃皮雖然不像蘋果、桃、荔枝那樣香甜可口,也酸甜可愛。尤其對於亞熱帶地區的人來講,甜果太膩,倒是黃皮來得清新。所謂“飢食荔枝,飽食黃皮”,當零嘴兒喫喫蠻好。

何況隨着品種的選育,黃皮也變得豐富美味起來。比如最著名的雞心黃皮,果子長圓形,味道酸中帶甜,最受歡迎;還有一種甜黃皮,其實名不符實,最多叫“不酸黃皮”,它不酸,也不甜,基本沒味;黑黃皮、貴妃黃皮也是近年熱門的品種;還有一種紫黃皮,從裏到外都是紫的,不過味道和老品種沒啥差異,酸澀還是酸澀的。也許在老廣西眼裏,不酸澀的黃皮還不好喫呢。

黃皮也有無核的品種,而且不是現在選育的。在1960年,廣東省水果資源普查時,發現鬱南一棟始建於民國初期的“幹圜”別墅裏種了兩株黃皮樹,果子天然無核,這就是現在各種無核黃皮的祖宗。

只不過無核黃皮雖然省事,但是味道還不如普通品種,更適合做醬、做蜜餞。

要說兩廣人民有多愛喫黃皮,倒也說不上,倒是黃皮醬,是很多人的美味記憶。

據說黃皮做醬始於清早期,到清光緒年間,名氣漸大。廣西的“土皇上”桂系軍閥陸榮廷最喜歡喫狗肉,每食必蘸黃皮醬。

這位大帥親自帶貨,南寧黃皮醬盛況空前,當時南寧經營黃皮醬的店鋪達百家之多,還出現了“萬利醬園”和“大盛祥醬園”兩家壟斷企業,可以想象那是多麼風靡。

黃皮醬淋在腸粉上,風味俱佳。

據說有一次陸榮廷大宴賓客,偏偏手下人忘了準備黃皮醬,陸大帥差點砍人。想想也是,要是哪天麥當勞給我薯條的同時說沒番茄醬了,我也肯定崩潰。

除了做醬,黃皮當然還可以做奶茶,酸酸甜甜,味道還不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