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劇本殺愛好者集合

原標題:劇本殺的劇本困局

撰文/長風 編輯/包校千

2016年,《明星大偵探第一季》在芒果TV上線,拿下了9.3的豆瓣評分。自此,該節目便成爲芒果TV的王牌綜藝,並且越戰越勇,六季播放量超250億,也成功讓這個起源於歐美的遊戲——“謀殺之謎”(國內又名劇本殺吧)在國內名聲鵲起。

無論是相關綜藝還是劇本殺APP都獲得了可觀的流量,《萌探探案》播放量、社交平臺熱度居高不下……線下門店更是越開越多。業內人士抓取的美團點評數據發現,截至2019年12月,全國的線下劇本殺店已經由1月的2400家飆升到12000家,一年之間開出一萬家門店。另據AI財經社報道,國內劇本殺線下門店在去年短短一年內,就增至3萬家,相比2019年的1.2萬家同比增長150%。

劇本殺的火爆,讓影視公司、視頻平臺等內容公司看到了新的機會。自去年開始,一批大IP“進軍”劇本殺行業的消息紛至沓來。《慶餘年》、《王者榮耀》都開啓了劇本殺之旅,《刺殺小說家》甚至在上映期間,就開展了“玩同名劇本殺,送電影票”的推廣導流活動,這類文娛公司的熱情一下子被勾了起來。

站在劇本殺行業的角度來看,IP似乎給產業鏈上游——劇本增加了更多有影響力的新內容,雙方似乎構建起了互利互惠的局面,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劇本殺內容IP化,起風了

眼下,劇本殺已成爲年輕人社交、娛樂的一大新選擇。

來自百度數據的統計顯示,今年五一期間,與“劇本殺”消費相關的搜索量同比增長169%。另據艾媒諮詢的分析數據顯示,在2021上半年中國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娛樂方式中,劇本殺以36.1%排名第三,僅次於看電影(38.3%)和運動健身(36.4%)。這一市場今年的規模將達 170 億以上,2022 年將突破兩百億,未來漲勢還將繼續。

火爆的背後,很多劇本殺的忠實玩家需要提前一週去預定門店和本子。節假日之外,不少“成癮者”工作日也經常光顧劇本殺線下店。劇本殺重度玩家軒袁告訴DoNews(ID:ilovedonews),自己每週都會約朋友一起,到線下店“殺一波”。

不僅是線下,劇本殺在線上同樣熱鬧。

在2020年春節期間,很多玩家因爲疫情不能外出,集體湧入線上劇本殺APP。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我是謎》的用戶數驟增800萬,以致於服務器一度滿載。截止到2020年12月,該App累計註冊用戶量超過3000萬,用戶日均停留94分鐘。

在艾媒數據中心2021Q1的一份調查報告中,54.4%的網民體驗劇本殺的形式爲線上連線。在自身迎來高速發展的同時,劇本殺超高的熱度還帶動了相關綜藝。

愛奇藝、芒果TV、優酷就開始製作多個同類型的綜藝節目,《奇異劇本鯊》、《命運規劃局》、《閃耀的偵探家族》都成爲儲備項目,而愛奇藝已經推出的《萌探探探案》也已經成功上岸,開播22小時站內熱度達到8000。由於播放量、微博熱度指數表現亮眼,該節目已經在貓眼綜藝周榜連續多期霸榜。在抖音,劇本殺類的綜藝已有20億播放量。

風口之下,與劇本殺相關的內容產業似乎也能火一把,手握大量IP資源的遊戲公司廠商以及影視公司們開始投身其中,這些IP主們試圖藉助劇本殺的熱度,進一步放大旗下IP的商業價值。

去年,愛奇藝將《成化十四年》授權給小黑探,雙方聯合出品了該IP的衍生劇本殺。到了今年,更多的影視公司和遊戲廠商參與進來,《刺殺小說家》、《世間有她》兩部電影在還未上映之際,就已經開始開發同名劇本殺。《鬼吹燈Ⅱ-東方傳說》、《全職高手》、《王者榮耀》等大IP也紛紛加入戰局。

經營着兩家劇本殺線下店的羅凡對DoNews表示:“知名IP《慶餘年》甚至出現了兩個版本的劇本殺,一個是由小說授權的,另一個則是由電視劇版權方授權的。”

可見,這些手握這些IP資源的“IP主們”無不想喫到行業紅利。

宣發、變現,IP主的生意經

進一步加速商業化的進程,是影視公司、遊戲廠商等IP主入局的重要原因。

自從影視公司、網文平臺等擁有大量IP資源的平臺入局後,超自然力量、小黑探等劇本殺宣發平臺就開始爭取合作機會。探案筆記創始人孟玉洋曾在媒體採訪中表示,公司最主要的優勢一個是作者,另一個就是IP。小黑探行動更早,在2019年就開始在全球徵集遊戲正版IP題材。

業內人士告訴DoNews,發行商與各大版權方合作的模式一般是“保底+分成”制度。這意味着IP開發的劇本賣的越好,IP主收入越多,即便發售情況不理想,發行商的積極投入也讓IP主們多賺了一筆保底費。

今年4月,閱文旗下知名IP《慶餘年》改編的劇本殺作品在鄭州展會上一經首發,就確定將在近600家城市限定發售,火爆程度打破了劇本殺市場首發的天花板。愛奇藝與小黑探合作推出的《成化十四年》劇本殺上市後,授權數量也大幅超出預期,促使小黑探後續與愛奇藝達成迷霧劇場的劇本殺衍生合作。

除了拓寬IP自身的變現渠道外,影視公司等IP版權方還通過劇本殺盤活了IP新的產業鏈。

小黑探方面曾表示,IP可以把更多的衍生品、品牌價值帶到劇本殺場景中,接觸更多用戶,強化其心智。艾媒諮詢也在《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中提到,IP與劇本殺聯動開發的模式將會對遊戲、網絡文學等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而對於線下門店來說,IP劇本的湧入也能爲其進一步引流。

孟玉洋曾對外表示:“IP本身是對於作品來說,天然存在破圈效應,能夠吸引到原IP粉絲進來。”在一起劇本殺APP中,也確實有很多玩家留言稱自己是IP粉絲。很多線下門店因此十分關注IP類劇本,羅凡坦言,“IP劇本雖然要比原創劇本貴一些,但是卻更難搶。”

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影視劇公司試圖藉助劇本殺做一波硬核宣發。

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對DoNews表示,“很多IP主進入這個產業,很大原因在於看中了這個宣傳渠道。目的是通過劇本殺這股浪潮把廣告打出去。”這不僅適用於還未成型的IP,對於新劇集、新遊戲也同樣奏效。

此前,定於今年五一檔的《世間有她》就在距離上映的兩個月前,在武漢展會上發佈了同名劇本殺,劇本上市時間趨向於與電影物料推出的時間同步。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場場爆滿,一位難求。

不過,對於劇本殺這個注重內容的產業來說,短暫的流量並不能撐起整個市場。無論是原創劇本還是IP劇本,對於喜愛劇本殺的玩家來說,劇本質量纔是最重要的。劇本殺資深玩家軒袁就表示,自己不會在沒有評測的情況下就去玩IP劇本,因爲玩一場大概需要四五個小時,不想踩雷白白浪費時間。

好IP離好劇本差多遠?

不僅是軒袁,遇到好劇本是所有玩家的訴求。

華經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0-2025年中國桌上游戲(桌遊)市場供需格局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指出,劇本殺整個產業鏈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劇本,劇本直接決定了玩家的實際體驗和實體店的獲客率。但目前的劇本殺劇本創作還是處於一個野蠻生長的狀態。

據Tech星球報道,2020一年之間全國舉辦的劇本殺展會共計18場,推出的新本約2000-3000部左右。2021年10月前排期的展會有16場,目前還在持續增加中。但數量雖多,質量過關的卻很少。

華經情報網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50%以上的玩家認爲業內劇本存在質量差的問題,40%以上的玩家認爲行業內的劇本抄襲嚴重,這兩點已經成爲行業最大的問題,且都跟劇本相關。劇本殺作者白小鹿在一次採訪中也講到,越來越多的作品倡導商業化,同套路,快速的翻檯率,導致很多玩家玩到的作品千篇一律。

IP開發的遊戲劇本也未能“免俗”。

在帶有點評功能的“一起劇本殺”小程序上,《唐人街探案3》、《贅婿》、《刺殺小說家》等IP改編本評分都在6分以下,被市場哄搶的《慶餘年》評分甚至只有1.6分。唯一及格的是被稱爲口碑很好的《成化十四年》,但得到的依舊是6.61這樣的低分,而這個分數卻擊敗了平臺上80%的劇本。

“現在的IP劇本都是出來收智商稅的,發行商買IP是要花錢的,IP的運營思路是短平快,誰會用心打磨稿子呢?”在羅凡看來,劇本內容質量普遍不高在意料之中,“到目前爲止,市場上還沒有出現好的IP遊戲本。而IP的授權方可能也並不關心劇本賣的好壞,他們有防禦的需求,避免一些發行商借IP名賣劇本。”

即便開發商能夠精心打磨IP遊戲本,在楊歌看來,也不會對整個行業起到太大幫助。楊歌認爲,關注IP是個很投機的行爲,因爲IP本身並不能解決劇本殺成本高、復購率低的問題。

“拿到一個IP需要成本,場地租用以及裝修也需要成本,每換一個IP就需要翻修一次,所以線下劇本殺本質上屬於重運營產業。如果想形成長期盈利,就必須保證復購率。但根據以往的情況來看,每個IP的生命週期差不多也就是半年時間。除非能打造出像浸沒式劇場作品《Sleep No More》這樣極其經典的IP,能讓大家一年去三次,但這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站在影視公司、遊戲廠商等IP主的角度來看,開發IP劇本利益很多,幾乎沒有風險。而對於中間的發行商和線下門店來說,目前還無法看到實質上的利好。楊歌表示,“大家看到了IP帶來的短勢,想要藉此先獲得部分收入。這之後只能嘗試看能不能做起來,但實際上失敗率很高。”

至於IP主們喫劇本殺的紅利能喫多久、具體能喫到多少也很難說。某閒置平臺顯示,4月以“倒閉”爲理由轉賣劇本殺相關商品的數量較上月增長了110%。行業逐漸進入洗牌階段,“最終能夠殺出重圍,可以長期盈利發展下去的公司通常來講是在1%-2%左右。”楊歌如是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