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破獲7億奶茶店套路詐騙案

原標題:開奶茶店的年輕人:甜蜜夢想和殘酷現實

你喜歡喝奶茶嗎?

如今,奶茶風正在年輕羣體中盛行。在難得的閒暇時間,大家手捧奶茶聊着共同的話題,增進着彼此間的關係。

“雖然知道經常喝奶茶不是特別健康,但用一杯甜蜜的奶茶潤色一天的疲勞不美嗎。”時常在辦公室組織奶茶局的張瀚(化名)說。

奶茶市場的爆發吸引着無數年輕人湧入。不入局不知局之險,奶茶行業表面的火爆下隱藏了真實的殘酷。新來者很快發現,他們不僅需要迎接巨頭搶佔市場的壓力,和同行搶奪客源的勇氣,更需要每天依靠着“曙光即將到來”的信仰熬過漫長的蟄伏期。

見過太多年輕人興奮地湧入這個市場,短暫經營後慘淡而歸的阿喵說:“奶茶市場看似熱鬧。但真正盈利的不到10%,剩下的90%都生存艱難。”

覃澈

新店靠“熬”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應該對開奶茶店打上問號。至少,不會這麼盲目樂觀。”回憶起決定開奶茶店時的美好憧憬,林靜(化名)感慨萬千。

2019年,23歲的林靜發現身邊喝奶茶的人越來越多。她剛參加工作不久,發現奶茶是融入同事羣體裏的“硬通貨”;週末逛街時,隨處可遇到手捧奶茶的小哥哥小姐姐。

奶茶市場一片大好前景,讓林靜動起了開奶茶店的念頭。跑了一圈市場後,她毅然向父母借了20萬元,要開一家奶茶店。

讓林靜糾結的是,是加盟品牌,還是做自有品牌。

加盟品牌,意味着能獲得品牌背書,不用花太多精力就能獲得消費者。但需要支付不菲的品牌費用。自有品牌儘管能節省相應成本,但除了需要自己四處尋找原料,打造口感配料外,還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做推廣營銷。

曾經開過奶茶店的大學學姐韓可(化名)得知後,力勸她選擇後者,“加盟費動輒就數萬元,太貴不說,而且品牌方沒有想象的那麼靠譜。”韓可說,“自己做品牌,能自己掌控方向。材料選擇、口感打造和推廣運營都能自己說了算。”

林靜聽了學姐的意見。針對年輕人追求小清新的愛好,她特意將店鋪裝修成淺綠色,在品牌LOGO、杯身設計、宣傳文案上都體現清新精緻的格調。

爲了迎合年輕人的口感,林靜花費上千元在線上學習奶茶製作過程外,還買回多個“網紅茶同款配方”進行調配,並邀請喜歡奶茶的朋友體驗點評,再根據大家的回饋進行口感改良。

經過三個月的籌備,林靜的奶茶店在當地開業。儘管同一條街上有貢茶、奈雪的茶等幾家認知度較高的品牌店,但她仍然認爲自己有抗衡的底氣。

底氣來自於價格。林靜曾算過筆賬:一杯奶茶的成本在2至3元,即使加上新鮮水果,成本也不會超過5元。她將價格定在每杯8至15元之間,遠低於其他同行。“前期只能通過價格來搶客源。每天只要能賣30杯,每個月就有近萬元利潤,足以養活自己。”

但現實比林靜所預期的更爲殘酷,奶茶店開業後,來店客人寥寥無幾,甚至幾天才能賣出一兩杯奶茶。

經營兩年,林靜的奶茶店勉強支撐。“關了有點捨不得”,林靜說,“現在只能慢慢熬下去。”

加盟遇“坑”

在得知林靜準備開奶茶店時,韓可曾多次勸導她不要貿然嘗試。至少,不要輕易去加盟品牌。

“別以爲加盟品牌就能躺着賺錢。裏面坑太多了。”2018年時,畢業工作兩年的韓可選擇了一家號稱旗下有“超五百多家連鎖店”的奶茶品牌加盟。

“對方告訴我,繳納5萬元加盟費,品牌方會對奶茶店鋪進行裝修設計,提供低於市場價格的機器和原材料、推廣營銷培訓等全方面的扶持。”韓可稱。

韓可算過開店成本,首筆資金除了加盟費5萬元、保證金3萬元、設備和首批原料費10萬元外,再加上店面租金、員工工資等費用,總共需要30萬元上下。

這已經超出了韓可最初的預算,但此時的她信心十足:按照介紹,只要一年時間就能將成本全部賺回來。

然而煩心事接踵而來。簽約前,工作人員曾表示設備只要四五萬,但實際上這筆開支花掉她近十萬元。讓她氣憤的是,其中多臺設備的價格明顯高於自己在網上看到的售價。

“一臺製冰機需要近萬元,但淘寶相似的只要幾千元。只需要幾百元的收銀機,對方開出的價格是幾千元。網上價值幾百元的原料,公司進貨價也幾乎翻了一倍。”韓可表示,甚至公司最初提及的“免費”裝修材料,最終也以各種明目收取了她近三萬元費用。

不斷向對方賬戶打錢的韓可此刻卻沒有退路,“人都已經上船了,一切只能聽對方的安排。”

原本以爲店開起來後會相對輕鬆,但她很快發現這家公司此前所承諾的人員培訓、原料調配等課程也很少實現。每當對方主動聯繫她時,通話內容大多是催促她趕緊確定下一批原料的訂單量。

在考察期間,公司人員爲她規劃銷量時,告訴她每個月至少銷售2000杯,這讓韓可在首批進貨時特意多下了貨量。但實際上店鋪月銷量不足300杯,導致大量原料囤積在庫房。

韓可曾詢問過對方,能否等第一批原料消化後再下訂單,但對方以合同規定爲由要求她必須訂貨,否則將沒收保證金。

按照當前銷量根本不可能在預期時間內回本,這時她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奶茶快招公司了。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市面上出現大量奶茶品牌快招公司,這些公司通常在熱門商圈有直營店,以新奇設計搭配轟炸營銷的手段走紅。同時輔以鋪天蓋地的廣告吸引新來者加盟。在簽約後通過銷售物料和原料等產品賺取加盟商費用,而收錢後則開始對加盟商不聞不問。

“太多奶茶快招公司活躍在市場上,他們將自己包裝成大牌奶茶品牌,吸引着無數新入行者的加盟。”有着多年奶茶店經營經歷的阿喵(化名)告訴記者,“新來者往往容易被類似公司欺騙,損失慘重。”

一年合同到期後,韓可決定退出,之前花數十萬購買的設備也以兩萬元打包賣給了廢品回收商,“再也不做夢了。”

沒有“躺贏”

“經營一家奶茶店的核心不是加盟或者自有品牌,而是如何做好日常的經營。”剛滿30歲,卻在浙江有着5年奶茶店經營經歷的阿喵表示,“很多年輕人以爲加盟奶茶品牌就能‘躺贏’,但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大學畢業後不久,阿喵就開起奶茶店。這些年裏,他見過太多年輕人湧入這個市場,短暫經營後慘淡而歸的場景。“最興盛時一條普通的街道上都有七八家奶茶店,但能存活一年時間的卻寥寥無幾。”

阿喵告訴記者,即使新來者加盟的是正規奶茶品牌,也只是入行的初級階段。如何將奶茶店運營起來,纔是最終盈利的關鍵。“從選址到調製奶茶、招募培訓員工、和同行搶客源,不可能完全指望品牌,更多還是要靠自己的經營。”

奶茶店所處的位置決定着其能否獲得機會。當年在開店前,阿喵爲了尋找心儀的店鋪,曾拉上朋友在城市裏四處尋覓。

“學校、商圈周邊因爲人流量的原因,肯定是最好的位置。但這些卻並非你能隨便拿到的。”阿喵曾找過多家商圈,但在提交品牌計劃書後,得到的回覆是:不太知名的品牌謝絕入場。在多次拜訪後,一家商場終於答應了他,但同時提出:一年內必須帶來相應客流量,否則必須離場。

拿下合適的位置只是第一步。在奶茶店開業後,阿喵每天幾乎有12個小時都呆在奶茶店裏,自開業後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時間。白天有客人時他忙着爲客人點單、製作奶茶、收拾桌椅,晚上打烊後則拉着奶茶師傅一起研發新品,根據市場風向和同行動態來針對性地打造產品。他想打造出爆款商品,“爆款是搶奪市場的資本,如果所有產品都同質化,意味着你隨時可能被行業淘汰。”

阿喵每天還要和周邊多家奶茶店搶奪客源,“對每個消費者都要照顧到位。畢竟每個單一客源背後,很可能有着同樣喜好類似口感的客羣。”

深知自家的奶茶無法和大品牌抗衡,阿喵除了調整價格,定期推出套餐活動外,還決定走網紅路線。他曾花大價錢砸進小紅書、大衆點評等平臺,邀請網紅在上面曬照和點評,甚至找到當地地推團隊假扮客人,每天定時在門口排隊,營造出“網紅”氛圍來。

如今,阿喵的奶茶店生意穩定在月銷量6000杯上下,按照每杯10元利潤計算,他每個月能收入近6萬元,“算是活下來了。”

但阿喵同樣感受到奶茶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隨着奈雪的茶、冰雪蜜城等越來越多品牌奶茶在推廣上的發力,近兩年店鋪營業額下降了至少20%。

“和大的奶茶品牌相比,自有奶茶店無論在資金還是影響力上都沒有可比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倒閉。”阿喵說,“現在能做的就是不斷改良品質,其他的聽天由命吧。”

“現在進場風險和機會並存。”即將大學畢業的王雨(化名)正在猶豫,“不想朝九晚五工作,想開家奶茶店,每天在各種水果香味和奶香中,爲不同客人調製奶茶,感覺是件很浪漫幸福的事。”

現實也讓很多曾經滿懷希望的新來者逐漸離開。

晚上10點,林靜拉下店鋪大門,她依然憧憬未來,“如果每個人都希望生活有甜蜜的滋味,那奶茶就有市場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