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份“中國百強科技企業ESG指數”發佈,國務院國資委將推動中國ESG評級體系建設

7月18日,由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ESG專家委員會)、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ESG中國論壇2021夏季峯會”在京召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瞭解到,ESG中國論壇(China ESG Forum)是聚焦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交流平臺,每年舉辦春、夏、秋、冬四次峯會,推廣ESG理念,推動中國ESG體系建設。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峯會聚焦上市科技企業ESG數據,公佈了首份“中國百強科技企業ESG指數”

將ESG評級體系納入重點工作

一般而言,企業有三大責任,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經濟責任有成熟的評價體系,但社會責任評價體系還不完善。歐美上市公司實行強制ESG報告制度,我國香港地區實行“不遵守就解釋”制度,我國內地上市公司只有約四分之一發布了ESG報告,ESG發展任重道遠。

也正因此,中國亟待構建接軌國際、符合國情的ESG評級體系。我國ESG評級總體起步較晚,影響力還較爲欠缺。隨着外資評級機構不斷擴大對A股上市公司的評級範圍,國外評級方法在中國的適用性問題日益凸顯,國外ESG評級結果可能偏離中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真實社會價值(如關聯交易、脫貧攻堅、新農村建設)。因此,中國急需構建ESG評級體系,爲國內外投資者開展ESG投資提供基準參考。

峯會上,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祕書長彭華崗指出,當前,國務院國資委已經將ESG納入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點工作,要求國有中央企業、地方企業在ESG體系建設中發揮表率作用。國務院國資委將推動立足中國經濟社會全局、順應全球發展趨勢的ESG評級體系建設。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ESG評級體系建設需考慮三個層面。第一,要立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體現新發展理念。要充分考慮碳中和碳達峯的戰略要求、鄉村振興的宏偉佈局等中國議題,讓ESG評級助力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第二,要順應全球趨勢,吸收借鑑國際先進經驗和專業共識。讓中國的ESG評級接軌國際前沿,促進中國ESG評級與國外ESG評級的互認。第三,要考慮ESG發展階段,兼具現實性與前瞻性。構建ESG評級體系,既要充分考慮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特殊性,也要進行全局性謀劃和前瞻性思考。

首次推出“中國百強科技企業ESG指數”

本次峯會聚焦上市科技企業ESG數據,並首次推出“中國百強科技企業ESG指數”,對中國科技企業的ESG發展水平進行了系統評價。

“中國百強科技企業ESG指數”是從中證全指3580家企業中評選出百強科技企業,進行ESG評價後所形成的指數,兼顧了科技企業研發能力、財務表現及ESG績效,是中國ESG評價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指數研究團隊通過開發既符合國際趨勢,又體現本土特色的ESG評級框架,對入選企業的本質責任、環境責任、社會責任、管治責任四大維度剖析賦權,創新性地引入正向激勵和負向調整算法,爲資本市場ESG投資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具體來看,這一指數評價體系設定了23個可持續發展議題,80多項細分三級指標,將評選企業劃分爲一星級至五星級七個等級,評分體系科學完善。入選科技企業ESG指數平均得分45.98分,整體處於三星級水平,近半數科技企業處於二星級及以下。在細分行業中,僅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ESG指數達三星半級水平,通信設備及服務行業表現相對較差。從規模趨勢看,市值越大ESG表現越好,2000億級企業ESG平均得分達四星級水平。

指數榜單中,反映企業經濟效益的本質責任指數達到四星級水平,而社會責任指數及環境責任指數均不足30分,處於一星級。科技企業信息披露意識不足,僅半數入選企業發佈2020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或ESG報告,近九成企業沒有明確董事會參與ESG管理的機制,ESG管理體系亟待建立。從綜合成績看,中國科技上市公司ESG發展任重道遠。

對此,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分析指出,中國百強科技企業ESG指數投資邏輯與我國經濟發展方向相契合,未來將是確定性較強的投資機會。例如根據2014年以來的數據,ESG主題投資帶來相對超額的回報。推進科技創新是未來我國重點發力的戰略方向,科技+ESG指數具備高成長性,穩固指數長久生命力。“中國百強科技企業ESG指數投資屬性強,與同類指數每年漲跌幅對比,在大部份年份裏漲幅都相對領先。”董忠雲說。

(作者:劉美琳 編輯:杜弘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