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務解約、關聯公司註銷,吳亦凡風波揭藝人風險管理痛點|樂言商業

畸形的收益分配模式應該調整,藝人的管理應該加強,資本也應該更加理性地進行投資。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藝人吳亦凡又因爲緋聞而上了熱搜。

這是一個娛樂八卦,然而卻牽動了大量商家的神經。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6月,吳亦凡是路易威登、寶格麗、歐萊雅男士、滋源、得寶、立白、樂堡啤酒等全球品牌代言人,以及蘭蔻亞太品牌代言人、韓束面膜代言人,還成爲了保時捷中國賽車運動代言人。他還是康師傅冰紅茶、華帝、騰訊視頻、王者榮耀的品牌代言人。所代言品牌涵蓋奢侈品、護膚、遊戲、消費品、廚衛、視頻平臺等衆多領域。

一個被負面事件纏繞的藝人,形象當然受損,於是從7月18日開始到目前,大量商家陸續與吳亦凡解約,比如韓束髮文表示,已向吳亦凡方發出《解約告知函》並終止一切品牌合作關係;立白、雲聽APP等多個品牌終止與吳亦凡合作,相關宣傳內容也被刪除;央視新聞的官微今年5月曾爲吳亦凡新歌做宣傳,目前也已刪除微博;滋源、王者榮耀、康師傅冰紅茶、華帝、保時捷品牌官方微博中均已經無法搜索到吳亦凡相關內容;吳亦凡轉發的品牌相關內容也變成了沒有查看微博權限的狀態。

7月19日下午,騰訊視頻官方平臺發文稱向吳亦凡方進行了品牌代言人合作撤銷告知,已與吳亦凡方終止了一切品牌層面的相關合作。

不僅如此,與吳亦凡相關的公司也開始被註銷。天眼查App顯示,目前吳亦凡關聯公司僅一家廈門億和雲起文化傳媒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爲存續狀態,其餘均已註銷。該企業執行事務合夥人爲吳林(吳亦凡表哥),吳亦凡持股99.99%,爲大股東及最終受益人。此外,吳林擔任多家吳亦凡工作室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及高管,包括北京凡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凡世文化傳媒工作室等。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吳林多家關聯公司已進行註銷備案、清算等。

在筆者看來,吳亦凡的風波其實折射出娛樂圈的很多問題。第一,藝人是公衆人物,尤其是知名藝人,其言行舉止都應該更加註意,然而由於當紅藝人收入頗豐,導致人容易“飄”,因此這幾年大家看到“劣跡藝人”層出不窮。甚至還有一些團隊組合“全員塌房”(人設崩塌),這背後就是經紀公司和藝人本身對於形象管理的缺乏。據筆者所知,有些經紀公司只對藝人進行歌舞等專業訓練,卻並不對藝人的言行舉止、基本素養進行管理,這就會導致一些藝人頻繁做出不恰當的舉動。

第二,藝人的“飄”來自於極高的收入。比如一些一般流量的明星隨便發一個微博,報價可達數十萬元,如果是流量較高的明星則可以更高。比較一線的明星,隨便上一個綜藝節目,報酬可達數百萬元到數千萬元。部分藝人拍攝一部電視劇,片酬可超1億元,比如此前陷入“代孕風波”的鄭爽,就被指涉逾1億元的天價片酬。這些是普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有了這樣的“底氣”,有一些藝人就開始任意妄爲了。

公開信息顯示,2017福布斯中國名人榜顯示,當年吳亦凡的年收入達1.5億,排在榜單的第十位。202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吳亦凡更進一步,排到了榜單的第八位,不過2020年的榜單並沒有透露名人的收入情況。

第三,互聯網時代,商家一味信仰“流量爲王”。有些人會問,憑什麼這些藝人可以賺這麼多錢?答案是,因爲他們有巨大的流量。互聯網時代,很多投資者看重的就是流量,流量可以帶來關注度、客羣和利益。高價請明星代言,可以吸引更多粉絲,激發消費。隨着市場價格水漲船高,導致流量明星的代言費、出場費變成“天價”。而經紀公司在培養藝人時,也是將流量看成掘金利器,演技和唱功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培養粉絲羣體,爲藝人買單,每天“做數據”,促成更多商家合作。比如吳亦凡,目前在微博上有5000多萬粉絲。

第四,畸形的投資分配。不僅僅是代言等商業合作,筆者之前就分析過,正是因爲流量明星可以帶來關注度,因此在收入分配方面,劇組、節目組和商家會將大量的資金砸到幾個頂流明星身上,而真正有演技的演員、優秀的幕後工作者則根本得不到合理的收益。演技精湛的演員張頌文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就在這幾年,他還遇到過自己被“換角”,因爲投資方說自己沒有流量。在業界,類似正午陽光這樣以演員演技爲首要選角要素的製作公司並不多,更多的公司是看流量效應。這就進一步將財富向流量明星聚集。

第五,背後資本和風險管理的問題。吳亦凡不是第一次發生緋聞糾紛,演藝圈也有出現了不少“劣跡藝人”,但總有一些藝人依然不懂得潔身自好,因爲他們犯錯的成本很低,經紀公司和背後資本方已經在藝人身上砸了重金去包裝和衝到頂流,所以不可以輕易就放棄流量明星,這些流量明星從某種角度而言,就是一件“商品”,投資方還在等着回報,因此遇到一般的糾紛,經紀公司和背後資本就會想辦法爲藝人“擺平”,以期待流量明星繼續賺錢。這就使得一些藝人毫無風險意識,覺得自己即便任性妄爲也不會承擔責任,於是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甚至毫無悔意。

第六,發生糾紛後,還會牽連更多問題。吳亦凡的風波還在發酵,目前除了商務代言解約、關聯公司註銷,他所參演的影視劇作品能否正常播出也成爲未知數。比如吳亦凡與楊紫主演的《青簪行》,投資巨大,還被製作方定義爲S級的超級大製作,如今男主演陷入巨大風波中,如果該劇無法播出,則投資方損失巨大,此前鄭爽的一些影視劇就發生了難以播出的問題,造成投資方損失。也有劇組因爲“劣跡藝人”而重拍作品的,但這樣的“返工”也是耗資巨大的,且演職人員的檔期也未必配合,補救難度極大。今天就有不少粉絲表示心疼楊紫,而此前也有藝人表示過,如今接戲,不僅要看劇本,還要看對手戲演員,一旦對方發生問題,就是全劇組一起遭殃。

總而言之,吳亦凡不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件,演藝圈也不是隻有吳亦凡涉及風波,這些事件告訴更多人,畸形的收益分配模式應該調整,藝人的管理應該加強,資本也應該更加理性地進行投資。

7月19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表評論:演藝人員是社會文化價值觀念傳播的重要主體,社會公衆對明星藝人的道德品質寄予更高要求。對於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演藝從業人員道德品質、職業操守,以及相關輿情,中國演出行業協會道德自律委員會始終保持高度關注。無論法律制裁,還是自律懲戒,都需要依據事實,不能僅憑網絡“爆料”。演藝人員如若觸犯法律自有法律嚴懲;在不觸碰法律底線的基礎上,如若違背公序良俗並造成惡劣影響,行業自律懲戒也絕不會手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