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斷電、斷網之後,現代都市該怎樣面對災難 | 新京智庫

近年來,全球各地城市頻發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

在科技不斷進步、城鎮化發展不斷深入的今天,現代化的大都市反而在自然災害中遇到困局,顯得脆弱,這值得人們深思。

近年,特大暴雨和洪澇等災害,頻繁在各地城市中出現。我國不少大城市經歷過“暴雨淹城”和“看海”。

近日鄭州遭遇的特大暴雨程度之強、影響之大,令人震驚。其中,暴雨引起的斷電、斷網等狀況,給民衆帶來極大不便,值得關注。

“高大上”城市規劃難落實在工程建設上

從氣象數據來看,近些年來,城市遇到的自然災害,從烈度和頻度上有顯著的升級。

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需要從更多的領域、更高的維度,去探索城市韌性和彈性提升的方式,以儘可能減少城市在災害發生時的損失。

城市韌性的提升,要從幾個方面入手。

首要的,工程建設領域要切實提升城市物質空間應對極端災害的能力。

近些年,在城市規劃和研究界,湧現出一系列的新理論,比如生態城市、綠色城市、低碳城市、海綿城市、健康城市等。

這些理論的目的都是爲了提升城市人居環境的品質,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但如何從理論落實到實踐上,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一些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以及城市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處於脫節的狀態。先進的理念被融入規劃方案之中,但很難落實在工程建設上,更遑論先進管理的配套落實。

因此,在多地的城市規劃館中,可看到城市“高大上”甚至“酷炫”的規劃理念。但現實中,卻發現城市建設的現狀與理想的規劃藍圖存在很大落差。

同時,在頻繁的災害背後,也應該認識到現有規劃設計、規範標準的滯後。特別是在應對災害的考慮上,不僅要考慮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災害,更要考慮到對於以往從來沒有遇到過的災害的提前預案。

一些智慧城市建設是產品導向而非問題導向

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信息技術的侷限性不應被忽視。

當前,各地大搞智慧城市建設,其中包括不少是具有應急管理功能的信息化設施建設。但在突發災難面前,這些設施有時形同虛設。

這就暴露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問題:當前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被信息化廠商所主導,形成了產品導向而非問題導向的思維。

這樣的智慧城市建設,很可能出現不僅無助於城市應對複雜、突發問題,而且造成土建工程和信息化工程脫節、“兩張皮”的狀況。

筆者曾經參觀過某地的“智慧公園”。這個由某IT企業主導建設的公園,僅僅在原有公園的基礎上增設了一些智能體驗裝置和一個5G體驗館,完全未能將新技術與公園的環境品質融合。

參觀者往往在5G體驗館蜻蜓點水地體驗一下智能技術,而與公園環境完全沒有形成互動。混亂的植物搭配、低品質的景觀設計,無助於吸引遊客體驗這個公園的自然環境,更談不上“智慧”。

真正讓城市具有“類生命體”的智慧

據報道,7月20日開始,罕見的特大暴雨使得鄭州市全城受困,同時進出交通受阻。隨後,鄭州市部分地區出現停水情況,同時斷電、斷網的情況也大量存在,多區域的市民反映生活物資採購受到影響,超市食品供應緊張。

此外,據中國鐵塔方面透露,河南省受停電影響的通信基站超過5600個。

鄭州這次災害中的很多現象,都引起了人們對於以信息化爲核心的智慧城市的深思:互聯網、信息通信等科技如此發達,但爲何在災難面前如此脆弱?

事實上,人是生活在實體空間中的生物。哪怕在數字時代,虛擬世界依然無法取代實體空間中的生存體驗。

因此,我們亟須通過新型智慧城市融合信息技術和實體空間營造,推動城市物理層和數字層的協同,將信息技術與建築、景觀、交通、基礎設施等實體要素充分整合,形成複合性的人居環境質量的提升,真正讓城市具有“類生命體”的智慧,實現在災難面前科學、及時、有效的響應。

與1998年的洪災相比,鄭州這次災害有其時代特點——機動化的交通、軌道交通、網絡通信等要素,這些展現了人們在現代城市中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當今大都市中市民能用到的科技工具也是上個世紀的市民所無法比擬的。這也是現代城市具有的優勢。

因此,在城市建設中,需要結合當前市民生活方式的演變趨勢和物質條件,對於未來的生存模式提前進行預判。

這就是,現代城市要建設彈性可變的建築、交通、景觀基礎設施,並提升物質環境在災難面前動態調控的能力,這意味着人居環境的“交互設計”——通過對市民與城市物質環境互動模式的優化,提升二者動態協同抵禦風險的能力。

城市韌性提升離不開市民參與

要提升城市韌性,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提升城市社會的韌性。

城市是複雜巨系統,是物理系統和社會系統的疊加,但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社會系統。

城市的主體始終是人。在災害中,看似是城市在展現出脆弱,實際上是人暴露了脆弱。

在斷電、沒網的受災城市,現代文明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遠離了我們,這時候個體的應對能力和社會組織的價值就得到了凸顯。

因此,應當居安思危,構建應對極端氣候、突發災難的宣傳教育機制,提升市民個體和家庭對於類似狀況的應對能力。

城市化的進程中,許多人形成了對於電、網、燃氣等支撐的現代化生活方式的重度依賴,但對於個體生活來說,也要有應急預案,要考慮極端狀態下的生存方式。

筆者小時候曾經看過《十萬個爲什麼》,裏面有許多針對青少年的關於核戰爭、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宣傳教育。這是一種必要的教育和科普。

在當今社會穩定發展的時代,我們依然要居安思危,對於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做長期的考慮。

城市的韌性提升,絕不是靜態的,而是一個動態、長期性的過程。

城市防災減災乃至城市規劃與建設,應作爲廣泛而長期的公衆議題,讓專家學者和專業技術人員與普通市民溝通交流,組織技術精英與大衆的跨專業、科普性的對話。

筆者在國外曾參與過一些當地組織的城市規劃工作坊,許多本地市民也參加這樣的工作坊,與專業規劃師、學者和政府官員一同探討提升城市韌性的方案。有些市民一開始對於韌性完全不瞭解,後來通過學習交流也變成了半個專家。

這樣的公衆參與,對於整個城市韌性的提升意義重大。

因此,要培育公衆參與包括城市建設在內的城市事務的文化氛圍,提升公民素質,推動政府、開發商、社會組織、社區和市民的協同。

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共同塑造和培育在災害面前自救互助的土壤。

有了這樣的準備,即使遇到極端氣候和斷電、斷網等災害狀況,市民也知道如何應對。

特約撰稿人|李昊[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高級規劃師]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