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近年來,雲南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瞄準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發展方向,深入推進“整治亂象、智慧旅遊、提升品質”旅遊革命“三部曲”,推動旅遊業全面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年,雲南旅遊在嚴格把好疫情防控關的基礎上全力穩步前行。

一年已過半,旅遊革命“三部曲”有哪些新進展、新亮點?我們邀您走進玉溪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一起看雲南旅遊之美,看雲南旅遊之變。

7月16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7月21日,我們來到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在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聽當地人講他們和這片土地的故事。

晚上10時許,羅美芬還在忙碌着幫剛到酒店的客人辦理入住手續。26歲的羅美芬是元陽縣全福莊中寨人,也是雲南特愛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主要負責酒店前臺接待、採購工作。

雲南特愛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在元陽縣有兩個酒店已經營業。其中,諾瑪阿美茶莊園酒店正在以半山酒店的標準進行打造。

俯瞰諾瑪阿美酒店

諾瑪阿美茶莊園酒店所在的建築原先是一個茶廠,經國際知名設計機構設計改建,今年1月起作爲酒店開始對外營業。

雲南特愛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查俊介紹,哈尼梯田是內涵豐富且活態的遺產,他們想通過資源的整合、表達,讓更多的人體驗到它的魅力。

查俊表示,諾瑪阿美茶莊園酒店的外觀呈現一種“趴着”的形態,表達對當地文化的致敬;酒店建築用材、用水按照嚴格的標準來設計;酒店的內飾,從窗簾綁帶這樣的小物件到整體配色風格,都源自當地人的文化習俗。

諾瑪阿美酒店

酒店目標客羣爲高端、定製遊人羣。客人可以和當地村民一起賞梯田、徒步、採茶、趕集,對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農業生態系統以及梯田文化形成更真切的感受。“客人們在和當地百姓的接觸中,成爲了朋友,更有親切感,更有溫度。許多客人在入住後,都會想要再續住下去。”

工人在製茶

查俊介紹道,不同於門票經濟模式,這種體驗式、高端型的旅遊產品能產生更多的經濟收入,也能給當地帶來更多的延伸性的收益。當地村民的農產品可以出售給酒店,酒店員工全部聘用當地人。通過酒店開展的技能培訓,使村民們在就業、創業上有了更多的技能,也會促使他們自發地保護好梯田文化,併科學地把梯田文化轉化爲旅遊產品。

羅美芬在工作

家門口的就業好機會,吸引了羅美芬和她的家人朋友們。她的丈夫如今也在酒店工作,是一名廚師。羅美芬表示,之前在外地打工,埋頭工作,忙於賺錢,連脾氣也會很暴躁。現在不僅收入高了,存款多了,心情也不一樣了,還能學到很多比錢更寶貴的東西。因爲客人對梯田、對當地文化的喜愛,她變得更加自信了。

在距離中寨不遠的阿者科村,村民盧愛文帶着一批北京來的遊客逛了村莊。因爲阿者科計劃,盧愛文從外地回到家鄉,當上了售票員,做起了導遊,喫上了“旅遊飯”,他們家在阿者科計劃分紅中已經分到了約8000元。

盧愛文在做家務

阿者科計劃由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和元陽縣合作,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團隊推動實施。阿者科村實行內源式村集體企業主導的開發模式,組織村民成立了旅遊發展公司。鄉村旅遊發展所得收入三成歸村集體旅遊公司,用於公司日常運營和村莊後續建設,七成歸村民。歸村民的分紅又分爲4部分執行:村民繼續住傳統民居,可以拿到40%的分紅;繼續耕種梯田,可以拿到30%的分紅;繼續居住在村裏,可以拿到20%的分紅;戶籍保留在村裏,可以拿到10%的分紅。通過這樣的分配機制,激發了村民主動保護的動力。“我們家4項都滿足,就可以拿到100%的分紅。”盧愛文自豪地說。

阿者科村

爲避免過度商業化,阿者科堅持不租不售不破壞,做深度體驗產品,把哈尼族傳統的生產生活活動,例如紡織、插秧、捉魚等,設計爲主題性體驗活動。

阿者科村

中山大學駐村研究生李慕芳介紹,目前阿者科村已進行了4次分紅,約47.1萬元,預計今年8月底會舉行第5次分紅。阿者科村2019年已經成功脫貧摘帽。它作爲中國旅遊減貧的成功案例,已經在全球引起了關注。今年,阿者科還登上了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峯會的暖場片。

遊客在阿者科村

在村裏的石板路上走着,李慕芳不斷地和村民們打着招呼。村裏的孩子看到她也奔跑過來,拉住她親熱地和她說話。李慕芳說,她選擇到阿者科駐村,是希望能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真正把論文寫在田野上。她看到,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當地村民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保護的意義,感受到在家鄉發展的過程中他們沒有被邊緣化,而是其中的主導者。李慕芳說,能爲阿者科做一點事,她很自豪,也期待阿者科在鄉村振興中更上一個臺階。

阿者科村村民

未來,元陽縣將繼續堅持以“保護保護再保護”爲前提,以梯田元素、民族文化元素,擦亮世界文化遺產這塊金字招牌。

羅美芬表示,小時候,她從沒覺得梯田有多好看,如今,梯田越看越美。盧愛文期盼着,她的導遊講解能得到更多遊客的喜愛,村集體公司的收益蒸蒸日上,家裏的日子越來越好。

雲南網記者劉子語黃興能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