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被責令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 網易雲音樂公告:堅決支持

編輯/劉雪瑩

來源:21Tech

企查查顯示,近日,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申請註冊多項“蝦米音樂娛樂”商標,國際分類包括通訊服務、廣告銷售等,目前商標狀態均爲申請中。

蝦米此前因音樂版權內容問題關停

蝦米的關停一度牽動着無數粉絲的神經。今年年初,微博話題#蝦米音樂2月5日關停#登上熱搜,閱讀量達4.5億。2021年2月5日,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正式停止服務。當時,蝦米音樂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在發展過程中錯失了一些關鍵機會,導致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只能很遺憾的和用戶說再見。

而早在2016年12月,同爲阿里旗下的天天動聽(後更名阿里星球)也永久關閉。同樣打不起版權戰的天天動聽,在2016年4月被阿里收購,更名阿里星球,但在被收購8個月後就消失於歷史長河。

蝦米音樂靠小衆音樂起家,憑着差異化的定位,勉強比天天動聽“苟”多一段時間,但最終還是倒在了“版權”這堵高牆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高曉松曾於今年4月發佈微博稱,蝦米已重新出發轉戰演出市場,“生來知己——《山河令》主題演唱會”爲蝦米轉戰影視音樂出品的首場演唱會。

騰訊音樂版權案處罰落定

7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責令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市場監管總局對騰訊音樂的調查表明,騰訊通過與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合併,獲得較高的市場份額,集中後實體佔有的獨家曲庫資源超過80%。市場監管總局認爲,這使得騰訊可能有能力促使上游版權方與其達成更多獨家版權協議,或要求給予其優於競爭對手的交易條件,也可能有能力通過支付高額預付金等版權付費模式提高市場進入壁壘,對相關市場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責令騰訊及關聯公司採取三十日內解除獨家音樂版權、停止高額預付金等版權費用支付方式、無正當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權方給予其優於競爭對手的條件等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措施。

對此,騰訊回應稱,將認真遵守決定,嚴格落實監管要求,依法合規經營,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維護市場的良性競爭。騰訊將壓實責任,與騰訊音樂等關聯公司在規定時限內製定整改措施方案,按照處罰決定要求全面不折不扣地完成,確保整改到位。

網易雲音樂發文響應

7月24日,網易雲音樂發佈公告稱,堅決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處罰決定。網易雲音樂認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責令涉案公司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協議、停止高額預付金等版權費用支付方式、不得實施最惠國待遇條款等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措施,將持續改善中國網絡音樂版權授權環境,引導版權價格迴歸理性,促進優秀音樂作品的廣泛傳播和用戶音樂消費體驗提升,推動產業接軌國際規則,提升我國音樂平臺企業國際競爭力。網易雲音樂承諾將積極履行平臺責任,依法合規經營,堅決不與上游版權方簽訂網絡音樂獨家版權協議,抵制哄擡版權價格行爲,全力維護網絡音樂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爲廣大音樂愛好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網絡音樂播放服務。

曾經的蝦米:用戶逃離,阿里拋棄

關停前的蝦米,已經連續多年過得不順利。據界面數據統計,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蝦米音樂平均月活躍人數爲1190萬人,平均市場份額僅僅在1.8%左右。Fastdata極數報告稱,2020年10月QQ音樂和酷狗音樂的月活數分別爲20122萬和18769萬,蝦米則是2236萬,被前兩者遠遠甩在身後。2018年9月,蝦米音樂被爆出大規模下架索尼、華納、周杰倫曲庫,用戶哀鴻一片,蝦米也由此開始走下坡路。

21世紀經濟報道曾發起的“你平時用哪款音樂App聽歌”投票結果也顯示,48%的網友在QQ音樂聽歌,31%的網友在網易雲,而使用蝦米聽歌的人數佔比不足1%。

只是,當蝦米宣告停止服務後,網友卻紛紛表示不捨。

沒有阿里的支持,蝦米關停也是遲早的事。

二度迴歸的蝦米創始人王皓再次出走,蝦米高層頻繁調動,裁員風波不斷。2019年,業內傳出“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合併”“網易雲音樂收購蝦米”等消息。9月,阿里和雲鋒基金向網易雲音樂投資約7億美元,蝦米音樂的“棄子”身份幾乎已成定局。

次年8月,阿里的88VIP在音樂服務中給用戶提供蝦米音樂和網易雲二選一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阿里系以外的產品第一次進入88VIP體系。

版權:壓垮蝦米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線音樂行業的激烈競爭本就是常態。2015年,“第一次版權大戰”,阿里成立音樂集團,旗下的蝦米、天天動聽手握超60%中文音樂獨家版權;2016年騰訊(QQ音樂)和海洋集團(酷狗、酷我音樂)整合成立TME集團,網易雲憑藉“音樂+社區”的模式異軍突起;2017年,蝦米和騰訊、網易、百度爭搶環球唱片三年一簽的版權,騰訊高價勝出;2018年,蝦米高層頻繁變動,加上版權的大規模缺失,原本的“三國殺”變成QQ音樂和網易雲兩強分立。

因爲歌曲缺少版權,蝦米的一大批用戶逃向騰訊和網易。

2019年,蝦米下架包括陳奕迅、Taylor Swift等人在內環球音樂的版權,這也意味着,蝦米全面放棄了佔據全球曲庫近90%的三大唱片版權。主流版權不再續約,獨立音樂人也已經遷徙到網易、騰訊等平臺,蝦米用戶們面臨着“無歌可聽”的窘境。同樣的問題網易雲也存在。

2018年,網易雲音樂因失去傑威爾的版權下架周杰倫音樂,導致用戶轉移到QQ音樂。據不完全統計,僅因周杰倫一人獨家版權就讓網易雲流失15%用戶。

綜合來看,縱使粉絲擁簇,蝦米關停頹勢仍不可避免,版權只視壓垮蝦米最沉重的稻草之一。

不止是蝦米。自2014年開始,買不起、買不到版權的平臺迅速衰落,紛紛退場。同時,在線音樂市場也幾乎沒有任何新玩家進入。

正因如此,有分析認爲,騰訊被責令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給其他音樂平臺帶來了機會,蝦米音樂或許能夠重啓。

在線音樂迎來“新戰爭”?

在國內,爭搶獨家版權一度是幾大音樂流媒體平臺用來構築競爭壁壘最重要的方式,效果也最立竿見影。

目前,騰訊音樂的曲庫量在4000萬首左右,擁有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華納音樂的獨家版權;英皇娛樂、相信音樂、摩登天空、華誼兄弟等超過19家華語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並坐擁韓國三大娛樂公司SM、YG、JYP的獨家版權。

本來,短視頻的興起,讓快手和抖音成爲騰訊音樂最重要的歌曲分發渠道和打歌入口之一,騰訊版權音樂也成爲騰訊創收的利器。隨着視頻平臺的壯大,議價能力提升,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騰訊音樂也先後與快手、B站、抖音等平臺達成版權合作。

然而,當短視頻平臺的進一步發展,也開始“反噬”音樂平臺——

2021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MAU爲6.15億,同比下滑6.4%,環比減少700萬人。事實上,從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在線音樂業務MAU一直呈下滑狀態,如今,該數值已經下滑至2018年第一季度水平。

下滑的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非核心用戶轉投短視頻平臺。

有分析指出,版權費用過高,依託版權吸引的用戶基礎趨向飽和,音樂市場的競爭核心已升級爲綜合運營、內容創新、原創音樂、商業多元化等的生態之爭。

今年4月,抖音成立音樂事業部,計劃開展在線音樂業務,並測試新音樂社區產品“飛樂”。這意味着,抖音已試圖撇開騰訊音樂,實現自家產品的流量閉環。

獨家版權模式曾深刻改變中國音樂市場的走向。反壟斷的到來與獨家版權模式的終結,又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宣告音樂市場正式從“版權時代”進入“後版權時代”,同時,也意味着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發展模式可能迎來徹底的改變。

隨着騰訊放棄獨家版權模式,刺激用戶持續付費的將不再是獨家版權,而是版權運營的能力,有多少用戶願意爲之付費,一定程度上是這一能力的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