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精選倒數,張坤今年怎麼了?

95後“老基民”,這是陳明(化名)最爲人所知的標籤。因爲在大學時就炒股、買基金,還掙了不少錢,朋友們都稱他爲“股神”,也有不少人跟着他買。今年以來,國內資本市場大起大落,但主動炒股、買基金的年輕人更多了,甚至還有人開始鑽研期貨和虛擬貨幣投資。

主動理財已逐漸成爲一些年輕人特別是95後、00後的習慣之一。餘額寶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95後通過餘額寶貨幣基金攢錢的金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8%,而其他羣體該數值爲4.6%。

融360發佈的投資者行爲調研報告顯示,一線城市年輕人中超過50%的人在18-20歲進入資本市場接觸理財,其中,超20%的受訪者願意拿出收入的50%用於理財投資,還有超6%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拿出收入的70%投資股票和基金等品種;超80%的受訪者購買過基金,超30%的受訪者炒過股票,超20%的受訪羣體購買保險,買黃金、債券等品種的羣體比例均超過20%。

但與此同時,理財“飯圈化”的現象也引人關注。

一些95後“新基民”開始追捧一些基金經理。年初,易方達張坤、中歐葛蘭等基金經理出圈後,許多年輕人用追星的方式追捧這些基金經理,粉絲們甚至建立了後援團。

白柏長期跟蹤研究Z世代的投資理財觀念。他發現,95後年輕一代會更願意相信專家和KOL(關鍵意見領袖)的說法,甚至產生理財“飯圈化”現象。“這一代人比較喜歡跟風和聽從所謂專業人士的意見來進行決策,感性投資,比較缺乏專業化、體系化的思維方式。”

“他們‘上場’的時間更早了,但其實並沒有作好足夠的準備。”白柏建議,95後散戶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做好收益預期管理,用長遠眼光理性看待投資理財。簡而言之,需要提升自己的財商素養。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佈的《國民財商教育白皮書2021》指出,我國大多數普通投資者缺乏長期接受金融教育的意識,面對層出不窮的理財產品與互聯網投資渠道,投資者的投資意願與投資技能存在嚴重“錯位”,投資者財商教育的有效供給不足,供給匹配性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西南財經大學在2019年開展過一項調研,發現投資者更偏好的是“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及發展走勢”“知曉各種類型投資風險”“學習個人財富管理規劃知識”等投資者教育內容,而金融機構在投資者教育中提供最多的內容分別是“證券、期貨基礎知識的普及”“介紹新產品和新政策”“非法證券活動的識別與防範”。

馮蕊認爲,許多剛進入理財市場的95後投資者“追漲殺跌”,其本質源於對投資的標的缺乏瞭解,同時又嚴重缺乏耐心,總是想着短期致富,禁不住市場誘惑,採用了一種“賭博”心理。其實,投資有一定的專業門檻,當代年輕人要想成爲合格的投資者,需要正視並接受投資者教育。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甘犁撰文表示,中國家庭資產配置的重心應從房產向金融資產轉移。他建議,通過資產經理人、諮詢顧問、評級機構和金融中介等機構獲取專業的知識和建議,降低金融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更有效地配置資產,從而獲得長期持續的收益;國內金融機構可以開發和通貨膨脹掛鉤的金融產品,適當增加些抗通脹資產,就可以讓有能力進行投資的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大家在進行資產配置的時候,千萬不要抱有‘抄底’的心態和盲目自信,應該對自己的資產情況有理性的判斷,不要過大地抬高槓杆。”

陳明也看到了網上有不少針對95後買基金、炒股“追漲殺跌”的調侃,甚至將他們稱爲“韭零後”,但他對此不以爲然:“誰不是從沒經驗開始學的?”在他看來,許多建議都需要自己親歷才能體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