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什麼信號?國常會定調生豬產能,“公募一哥”張坤現身龍頭豬企調研會,拐點已至?

張坤最新現身養殖龍頭企業調研,生豬產業拐點已至?

7月27日,溫氏股份披露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27家機構參與調研,其中,“公募一哥”易方達基金張坤也現身此次調研。溫氏股份表示,上半年公司豬業生產出現明顯的拐點,生產技術指標出現明顯的好轉。

近期,上市豬企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陸續出爐,受豬價下跌的影響,豬企“期中成績”普遍不佳,目前市值最高的四家豬企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中,僅牧原股份實現盈利,其餘三家相比去年均由盈轉虧,其中新希望今年上半年差不多虧掉了去年上半年的所有盈利。而市場對上市豬企業績早有悲觀預期,反映在股價上,年初至今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股價累計下跌24.53%、31.56%、51.25%和40.06%。

值得注意的是,生豬行業再度獲得高層關注,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通過多措並舉穩定生豬生產,目前生豬產能已從一度出現的嚴重滑坡較快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針對當前供需變化,要遵循經濟規律,更多用市場化方式緩解“豬週期”波動,確保生豬供應和價格穩定。一要穩定財政、金融、用地等長效性支持政策,保護生豬養殖場(戶)積極性。對養殖場(戶)和屠宰加工企業不得隨意限貸、抽貸、斷貸。不得違法違規擴大禁養區範圍。穩定規模豬場存量,幫扶中小養殖場(戶)提升養殖水平。二要建立生豬生產逆週期調控機制,當能繁母豬存欄量月度同比減少10%以上或生豬養殖連續嚴重虧損3個月時,各地可對規模養殖場(戶)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三要抓好重大疫病防控,加強豬肉儲備應急調節。

張坤現身溫氏股份調研,行業拐點已至?

溫氏股份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2021年7月26日溫氏股份接受27家機構調研,其中基金管理公司9家,證券公司9家,投資公司5家,資產管理公司4家。值得注意的是,易方達基金張坤也現身參與此次路演活動。

會上,溫氏股份表示,上半年公司豬業生產出現明顯的拐點,生產技術指標出現明顯的好轉。如公司6月份窩均健仔數提升至10以上,自產豬苗投苗量逐月攀升,豬苗生產成本持續下降,6月底降至470元/頭左右,部分優秀的種豬場低於350元/頭,6月份肉豬出欄量重回百萬級別。

溫氏股份表示,公司從去年開始判斷豬週期進入下行階段,即提出嚴控成本的策略,公司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原料採購方面,強化與大型原料企業戰略採購,鎖定中遠期合同,成本遠低於市場主流採購報價。養殖成本方面,上半年肉豬養殖完全成本約12.5元/斤(不含淘汰母豬等的其他盈虧),屬於階段性的異常波動,主要原因是前期高價外購豬苗出欄、產能利用率較低分攤較高固定成本、防非投入增加等。公司4、5、6月自繁苗完全成本呈逐月下降趨勢。公司自5月起暫停外購豬苗,預計四季度成本回歸正常。就目前的防控水平和要求來看,公司下半年肉豬完全成本目標降至10元/斤左右,明年降至8元/斤以下。

關於機構投資者普遍關心的產能問題,溫氏股份回應,其今年肉豬出欄目標爲1200萬頭,明年目標爲 2000 萬頭。預計五五規劃結束即 2024 年,“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和“公司+現代養殖小區”兩種模式產能將各佔50%左右。另外,公司育種供種能力逐漸恢復,在豬週期下行、行業大量淘汰低效母豬的背景下,公司也適當調整目標,以滿足今明兩年的生產爲目標,以優中選優爲原則,初步規劃年底高質量能繁母豬約130萬頭,高質量後備母豬約80萬頭。

豬企期中成績普遍不理想

近期,上市豬企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陸續出爐,受豬價下跌的影響,豬企“期中成績”普遍不佳,目前市值最高的四家豬企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中報預報呈現“三虧一降”。

具體來看,四家公司中,僅牧原股份盈利,預計上半年實現淨利潤94億-102億元,但仍比去年同期下降12.83%-5.42%。

而新希望虧損幅度最大,預計淨利潤虧損29.5億-34.5億元,相比去年由盈轉虧。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新希望的盈利是31.64億元,也就是說,新希望今年上半年差不多虧掉了去年上半年的所有盈利。

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則分別預計虧損22.6億-25.6億元、12億-14.5億元,兩家公司同樣由盈轉虧。

傲農生物、正虹科技等體量較小的公司也出現虧損或業績下滑的情況。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相關上市公司普遍表示,生豬養殖綜合成本增加、生豬市場銷售價格大幅下跌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生豬養殖業務虧損,部分企業還對存貨進行了跌價準備計提,進一步加大了虧損額度。

對於2021年上半年頭部豬企的養殖表現,中信建投最新研報表示,上半年豬企出欄量分化明顯,牧原股份年度目標完成度較高。豬價下跌疊加成本上漲,上市豬企6月份已全面虧損。頭部豬企成本控制差異較大,成爲業績分化的重要因素。

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國內生豬養殖行業經歷了2019年、2020年的景氣週期後,伴隨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和生豬產能的持續恢復,生豬市場今年持續走弱,尤其是二季度以來,豬價大幅回落的情況下,市場對上市豬企上半年的業績產生悲觀預期。當前豬價已跌至16元/公斤以下,相較於年初高點(36元/公斤),累計跌幅超50%,反映在股價上,年初至今,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股價累計下跌24.53%、31.56%、51.25%和40.06%。

中信建投認爲,養殖行業是重資產技術密集型行業,非洲豬瘟給中國的生豬養殖產業帶來根本性變革,未來對一家優秀生豬養殖企業的考量將是全方位的:首先,必須擁有戰略思維和科學高效的管理運營能力;其次,可以通過成本端的精細化管理獲取更大的收益;再次,能夠保持適度規模的持續擴張;最後,產業鏈的縱深佈局也是未來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另外,中信建投判斷北方地區暴雨天氣或對未來生豬養殖市場帶來一定不確定因素。近期河南、山西、河北等多地遭遇強降雨天氣影響,預計暴雨過後養殖場/戶會有集中出欄傾向,或將導致短期內生豬市場供應寬鬆,如若出現短期恐慌情緒,或將進一步對豬價形成壓制。此外,雨水是否會使非洲豬瘟等疫情加速傳播,也是值得持續跟蹤和關注的問題,因此,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於7月23日緊急印發《洪澇災害災後動物防疫技術指南》的通知,明確要求紮實做好災後衛生防疫工作,防止“大災之後有大疫”。

養殖ETF“生不逢時”,何時走出至暗時刻?

國內生豬養殖行業經歷了2019、2020年的景氣週期後,伴隨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和生豬產能的持續恢復,今年開始進入景氣下行區間,年初至今,中證畜牧養殖指數已下跌24.82%。

中證指數公司官網顯示,中證畜牧養殖指數從滬深A股中選取涉及畜禽飼料、畜禽藥物以及畜禽養殖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爲樣本股,以反映畜牧養殖相關上市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前十大權重股包括海大集團、溫氏股份、新希望、牧原股份、大北農、生物股份、正邦科技、聖農發展、天邦股份、瑞普生物等養殖業龍頭上市公司。

在此情形下,今年年初集中成立的4只跟蹤中證畜牧養殖指數的基金,堪稱“生不逢時”。成立以來收益率下滑最嚴重的達30.10%,最小跌幅也達到25.10%。同時,資金流出跡象也非常明顯,其中,養殖ETF(516760)、畜牧養殖ETF(516670)成立以來基金份額分別下降11.99%和69.76%。

在國泰中證畜牧養殖ETF(159865)的二季報中,其基金經理表示,二季度豬價的持續下跌使得板塊整體表現受到拖累,但二季度末以來,豬價已經走出深跌區間,並逐步向上反彈。且隨着國家收儲政策的出臺,行業供需不平衡狀態已經有所改善。且隨着發改委一級預警發佈、儲備肉收儲啓動信號釋放,市場底、政策底已經逐漸清晰。三季度伴隨着豬價的逐步企穩,板塊也有望走出至暗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