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对贝索斯的商业成就评价甚高,他表示贝索斯可能是世界上做生意最成功的人,没有之一。

从乔布斯到马斯克,他们各有各的伟大,但在做生意这件事上,贝索斯可以说做到了让他们望尘莫及。

当然,这不只是说贝索斯是“首富”吗,钱最多。而是说贝索斯的商业成功之道,有其独特之处。

比如贝索斯坚持让亚马逊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不盈利,低空飞行,一心一意地聚焦增长,这样的定力就不是多数人可以做到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贝索斯的5个思想精粹,希望对诸位有所启发。

1、以客户为中心。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企业都在讲,可从实际情况看,在国内有个华为,在国外有个亚马逊,它们两家在这点上是最认真的,几乎做到了极致。

贝索斯不关心竞争对手做什么,用他的话说,对手又不会给你钱。他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面临让我们陷入无限循环、无法做出决策的难题,我们就会把它转换为一个直接的问题:

“怎样做对客户会更好?”

基于这样的理念,亚马逊追求大量优质的商品,较低的价格和较快的送货速度。为了让利给客户,提升体验,贝索斯还曾多次降低会员价格。“如果非要找出一条我们能够比同行更好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就好像一束激光一样。我们做事情,必须让客户说:'是的,这就是我希望亚马逊做的!’”

这种理念跟华为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任正非说过,要真正认识到为客户服务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很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和昙花一现,根本就是在这点上想错了、做差了。

2、最重要的商业法则之一是:抱怨不是办法。

贝索斯说,“要知道,你只能同'现有’的世界合作,而不是同你想要的世界合作。”

有些老板会习惯性抱怨,说环境不合适,员工不努力,同行太没底线……他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抱怨上了。

其实,这归根结底都是在为自己的无能和失败找借口。

要记住,保持头脑理智和实事求是才有出路,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主观认知强加在客观现实之上——这会是个悲剧。

创业维艰,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挑战,我们的应对原则最好就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

3、时间决定问题的高度。

“如果你思考的时间范围是10000年,那么你思考事情的方式就会与以往不同。”

贝索斯指出,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把眼光放到未来3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7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会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竞争就是这样,长期主义打败投机主义,谁能行稳致远,厚积薄发,谁就能笑到最后。

请牢记一点,那就是你如果想要收益最大化,那你不能够长期主义是不行的。越是聪明人越难坚持到底,因为他看到的机会太多,老想着走捷径,使巧劲,结果成就反而远远不如那些聚焦主航道的人。

任正非就曾告诉人们,企业不应该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要有战略耐性才能成功。

4、没有1000次失败就没有第1001次的成功。

亚马逊有过很多次失败,比如Fire Phone等产品的推出,市场检验的结果简直是惨不忍睹。但贝索斯认为,走弯路其实也不是多糟糕。他说自己的一生都在犯错,“我身上全是失败的烙印”

失败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商业和创新领域,错误、失败是家常便饭,如果对此不能客观理性地对待,那只能说明你不适合去做事。

俗话说:“失败是孤儿,成功有很多父亲。”这种说法非常正确,它道出了某种本质的东西:任何大规模事情的完成和成功,肯定要有很多“父亲”。

不管是人的成熟还是企业的成功,都是一个漫长的不断试错、自我调整的过程。

5、你的人生幸福,80%取决于你选择与谁为伴。

贝索斯对亚马逊的面试官有个要求,那就是在决定录用某个人的时候要仔细考虑一个问题:

你会钦佩这个应聘者吗?

人往往会把自己所钦佩的人当成学习榜样。“对我而言,我总是尽量只和我欣赏的人共事。你的人生幸福,80%取决于你选择与谁为伴。”贝索斯说,“我一直只与自己钦佩的人一起努力工作,并且我鼓励亚马逊人也同样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不容任何浪费。”

每个细胞被激活,那人就变得很强壮。企业也是如此,当所有的人都很优秀,那这个组织就充满了活力,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实际上,提高招聘、选人的标准是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办法(不如此的企业反而不能吸引、留在优秀人才)。创业之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员工没有严格要求,团队不能持续奋斗,那你如何对抗熵增,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

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