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煤炭市場年中觀察:價格高位運行,進口量跌兩成

“雙碳”目標是一個長期的轉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十四五”開局之年過半,煤炭市場供需兩旺。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發佈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通報》(下稱“通報”)顯示,今年1到6月份,全國生產原煤19.5億噸,同比增長6.4%。同期,全國煤炭消費量約21億噸,同比增長10.7%。

雖然生產和消費均同比增長,但是供給結構卻在變化。

國家發改委微信公衆號日前發文稱,今年上半年,全國通過在建煤礦投產、在產煤礦產能核增、煤礦智能化改造擴產、煤礦產能衰減接續項目達產等多種方式,合計新增優質先進產能1.4億噸/年以上。下半年還將新增優質產能近1.1億噸/年。

專家表示,“雙碳”目標是一個長期的轉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上半年,煤炭消費佔比有所下降,同時行業加速兼併重組、加快淘汰落後產能。

上半年供應緊俏

通報顯示,今年6月末,全國煤炭企業存煤約5000萬噸,同比下降26.0%。全國主要港口合計存煤6298萬噸,同比下降8.3%;全國火電廠存煤約1.1億噸,同比減少2100萬噸,可用約18天。

“上半年全社會庫存一直在減,說明供不應求。如果供求寬鬆,那結果就應該是庫存積累了。”易煤研究院總監張飛龍對第一財經分析,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16.2%,客觀上導致了用煤需求增加。

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朱學義表示,社會需求增加不僅體現在煤炭能源生產增加,其他如天然氣生產同比增長10.9%、電力生產同比增長13.7%,只有原油生產僅增加2.4%。

與此同時,煤炭供給缺乏彈性。

《刑法修正案(十一)》已於3月1日正式實施,應急管理部4號令也已經明確《煤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超能力生產及手續不全生產等均屬重大事故隱患,已入刑法。張飛龍表示,該規定客觀上降低了煤礦企業超產的意願。

國際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進口煤炭1.4億噸,同比下降19.7%。隨着國際經濟加快復甦,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煤炭需求量增大,國際供需關係同樣日趨緊張。

綜合上述多種因素影響,上半年煤炭價格一直高位運行。1到7月,中長期合同價格均值601元/噸,同比上漲62元/噸。6月末,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819元/噸,同比上漲274元/噸;CCTD山西焦肥精煤綜合價2125元/噸,同比上漲890元/噸。

一邊是持續增大的碳減排壓力,一邊是穩步增長的能源消費。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李想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雙碳目標是一個長期的轉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經濟發展需要更多地考慮能源供應、能源安全、資源稟賦、發展慣性等因素,我國的煤炭使用從高到低會有一個過程。”

朱學義認爲,“雙碳”目標下,煤炭產能逆勢上揚需要辯證分析。一方面,煤炭能源是我國能源的主體,國民經濟離不開煤炭生產;另一方面,“用”煤和“限”煤的關係要處理得當。今年上半年,煤炭生產增長較快,但煤炭消費佔比卻有所下降,因此它對實現“雙碳”目標沒有起負作用。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20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2020年我國煤炭產量39億噸,同比增長1.4%。到“十四五”末期,國內煤炭年產量將控制在41億噸,煤炭年消費量將控制在42億噸左右。

另一個煤炭行業的變化是,加速兼併重組、加快淘汰落後產能。

“我國2016年開始去煤炭產能,就是要去除煤炭過剩產能,也就是要淘汰落後產能、劣質產能、高危產能等。煤炭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和企業兼併重組,如果把握主攻方向,就能有效解決煤炭‘三高’問題。”朱學義告訴第一財經。

清潔能源佔比提高

如果把煤炭消費的絕對值置換成所佔比例,會得到一個欣喜的發現。

國家統計局能源司司長鬍漢舟日前撰文稱,初步覈算,上半年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佔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

他列出了一組數據:初步覈算,上半年,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1個百分點,上年同期爲下降0.2%;兩年平均增長5.0%。佔全社會能源消費六成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增長10.1%,比一季度回落4.4個百分點。

其中,電力、鋼鐵、化工、石化、建材、有色等六個主要耗能行業能源消費增長9.8%,回落4.2個百分點;其他行業增長11.8%,回落5.0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國能源供需延續穩定恢復態勢,能源生產穩中有增,供應保障水平不斷提升;能源消費增速回落,清潔能源佔比有所提高。”胡漢舟總結。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教授林伯強對第一財經表示,“基數小”是制約清潔能源發揮作用的最大瓶頸。“目前風電和光伏裝機佔比大概是24%左右,但是它的發電量貢獻只有9%,因爲利用比較少。”

林伯強認爲,只有儘量把光伏、風電做大,纔有可能在滿足能源增量的同時替代存量。不過,他也表示,清潔能源的間歇性考驗電網的消納能力,結合成本等因素考慮,裝機速度增長不會太快。對於煤炭來說,被大量替代取決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時間。

煤炭路在何方

截至7月28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啓動上線交易以來,9個交易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582.79萬噸,累計成交額2.93億元。據記者計算,平均碳價約爲50元/噸。

朱學義認爲,煤炭行業由於排碳量最大,爲此受的影響最大。“這限制了煤炭能源的生產和消費,促進煤炭企業轉型,將一次性煤炭消費進行深加工,變成熱力、煤氣、焦炭、煤制油等。既減少了碳排放,又提高了煤炭產品的附加值。”

轉型,是許多國家煤炭發展的必經之路。李想告訴記者,隨着風、光成本的持續下降,資源好的地區新增風電、光伏的平準化電力成本已經低於煤電和天然氣發電。未來,投資煤電也就帶來了資產擱淺的風險。

但李想也表示:“過去煤炭對我國的能源產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並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他以電力系統爲例,考慮到我國電力市場化過程還需要較長時間,在我國未來逐步提高新能源佔比的過程中,存量煤電的靈活性對於可再生能源併網和系統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他認爲,面對碳中和,煤炭行業將提高發電用煤佔比,煤電未來的角色會從電量主體轉變爲提供電力和靈活性,以及維持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未來,煤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以及數字化產業和煤炭行業的結合將是新的發展機遇。

國家發改委7月印發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開展再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支持隧道掘進、煤炭採掘、石油開採等領域企業廣泛使用再製造產品和服務。

“發展循環經濟是爲了節約資源、物盡其用,無論是對煤炭資源還是其他資源,目的都是一樣的。”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與環境專業委員會祕書長王衛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這兩項指標將作爲約束性指標進行管理。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2%。

王衛權強調,節約能源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涵。雖然煤炭消費總量、強度雙控政策措施將更加嚴格,但是短期內煤炭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主體地位不會改變。因此,從需求端着手,降低能耗尤爲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