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院產品亮相國慶閱兵

東方網記者解敏8月1日報道: 從“60多年前,探空火箭從上海南匯首飛,飛上了八千米高空”到“實現了從地月繫到行星際的跨越”。今天,是八一建軍節,也是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成立60週年的日子。

上海航天在一窮二白之中起步,從小到大,從弱到強。6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航天人不忘報國初心,團結砥礪奮進,鑄國之重器,赴星辰之約,使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逐步成長爲彈箭星船器專業領域俱全、航天技術應用成果不斷轉化的綜合性航天研究院,成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三大總體院之一,成爲我國防務裝備和宇航發展的主要力量,助推中國航天從跟跑到並跑的歷史性轉變,爲我國航天及國防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61年8月1日,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正式成立,奏響了航天人在黃浦江畔開拓、進取、奮鬥、發展的序曲。爲國而生的上海航天,自誕生之日起,就把滿足國家戰略要求作爲生存發展的根本,恪守富國強軍神聖使命,用成功、創新、奮鬥書寫了一部在困境中奮起,在挫折中前行,攻堅克難、百折不撓、浩氣長存的發展史。

風雲衛星在軌效果圖

嫦娥五號交會對接效果圖

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效果圖

六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航天人砥礪奮進,堅持成功爲本、開放包容,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綜合發展之路。從 “先鋒批”仿製導彈三發三成,到七型自研裝備先後參加國慶50週年、60週年、抗戰勝利70週年、建軍90週年和國慶70週年閱兵;從風暴一號“一箭三星”,到新一代運載火箭首飛“一箭二十星”;從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首問蒼穹,到兩代四型19顆衛星助推我國從氣象大國邁向氣象強國;從神舟一號“保九爭八”,到發射天和核心艙成功開啓我國空間站時代;從嫦娥一號實現月球環繞探測,到天問一號飛行4億公里實現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繞着巡”一次成功。上海航天人敢想敢爲,堅持守正創新、勇於探索,走出了一條銳意進取的創新發展之路。

上海航天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在改革中成長、在改革進中奮進、在改革中壯大的奮鬥史。初創時期,面對一窮二白的現實狀況,上海航天人邊基建、邊練兵、邊試製,在一張白紙上摸索航天工業的建設之路。改革開放後,我們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主線,培育形成“五朵金花”,發展成爲軍民結合、科研生產結合、技工貿結合的科技先導型經濟實體。

20世紀90年代以來,面對市場經濟的洗禮,上海航天加快深化改革的步伐,航天機電成爲第一個以“航天”命名的上市公司。進入新世紀,上海航天立足航天科技工業發展的新要求,深化戰略轉型,持續加大專業整合和企業重組的力度,努力改變“散小弱”的現狀,奠定了中國航天三足鼎立的格局。進入新時代,上海航天人進一步把變革作爲發展的不懈動力,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高質量保證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務、高效益推進航天強國和國防建設”目標, 深化科研生產管理模式和產業發展模式“兩個轉型”,努力實現領域融合、創新驅動、軍民協同“三個發展”。

60年來,上海航天人以“爲有犧牲多壯志”的豪情,不斷深化改革,實現了從工業局向研究院、再向綜合性產業集團的轉變。60年的發展歷程證明,不懈奮鬥是上海航天人最根本的精神品質,只要能團結帶領好全院幹部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推動上海航天的又好又快發展。

“樹立奮鬥目標,做好奮鬥準備,以奮鬥者爲本。”站在新的起點上,上海航天瞄準世界一流,開闢新的戰場,創造新的輝煌。

面向航天強國建設征程和“十四五”發展目標,上海航天不僅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還必須做好長期奮鬥、持續奮鬥的準備。實現領域融合、創新驅動、軍民協同“三個發展”!

上海航天創新創業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