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定點幫扶縣。7月20日,河南暴雨洪澇災害發生後,英山縣向河南省新鄉市派出了一支紅十字救援隊。這是該縣第一次向外省市派出救援隊。

7月30日,河南省新鄉市耿黃鎮魯堡村,英山紅十字救援隊的志願者向噴霧器中倒入消毒劑,準備對村內道路進行消殺。

鐵漢的眼淚

7月24日上午10時許,救援隊抵達新鄉市牧野區,年輕隊員汪榮忍不住落淚。

汪榮是一名特警,擅長繩索和山地搜救,但參與這種大規模水域救援還是第一次。

“轉運的第一趟,船上就坐滿了老人、婦女和孩子,還有一個不足月的嬰兒,和她正在坐月子的媽媽。”汪榮說,自己雖然也曾參與過多次特情處置,但此次洪災現場之慘烈,還是遠遠超出他的想象,“有的孩子,甚至連褲子都沒有,被洪水沖走了,老人也都十分虛弱,不少人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看到我們的到來,遠遠向我們低頭作揖”。

等待轉移的居民。

汪榮頓時感覺鼻子發酸,不顧連夜駕車勞累,立即和隊友投入緊張的轉移工作中。

上了船,離開險境,老人們回望家園,忍不住落淚。汪榮再也壓抑不住,淚流雙頰。

根據分工,汪榮在艇上的角色是攻擊手,艇至目標地時,需要他第一個跳下水並牽引船隻前進,尋找並幫助受困羣衆安全登艇。這也是激流救援的安全操作規範。

但是,有時情況太過緊急,將老人、孩子們轉移到艇上後,艇上已經沒有了他自己的位置。

“我們接受的訓練,要求艇上至少配備兩名隊員,一名操舟手,一名安全員。但現場情況複雜,絕大多數都是老人和孩子,已經被困了兩三天,身體狀況很差,再加上不知水情變化,萬一繼續上漲,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每趟轉運,我們能多拉一人,就多拉一人。”汪榮說。

最艱難的一次抉擇,是在牧野區曲韓社區,當時有近3000人等待轉移。

艇近居民樓,汪榮按照操作規範跳下水,牽引救生艇靠近樓梯口,協助受困羣衆登艇。但現場老人、孩子實在太多,等到艇上都坐滿了,樓內還在一個個往外送。

“我們誰也不忍心說不行,等到最後艇坐滿了,清點人數,不包括我們,已經坐滿了13個人,全部都是老人和孩子。”心腸再硬的漢子,這時也難面對現場老少充滿期冀和不安的眼神。

“最後我和鵬展商量,經過安全評估,便由我留下,騰出兩個人的位置,鵬展一人操舟,寧可速度慢點,也要將受困羣衆轉移出來。”那一次,等到隊友張鵬展折返,汪榮已經在水裏泡了整整40分鐘。其間,他還要不斷喊話,勸阻附近樓棟的被困居民別盲目下水,並將已涉水的人轉移到被水淹沒的車頂等高處。

“泡在水裏,我就特別恨自己的體重,如果只有100斤,艇上就還能多坐一個人!我留在船上,就佔了兩個人的分量!”消殺間隙,講述水中救援經過時,汪榮突然開口。

從牧野到衛輝,3天緊張轉運,汪榮和隊友累計轉運被困羣衆260餘人。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經常主動跳下水、爲老人和孩子騰出救援位的大男孩,實際卻是一名“旱鴨子”。

“會游泳和是否會水域救援並沒有絕對關係,只要接受過專業訓練,穿上救生馬甲,一樣可以救人。”面對知情者的不解,汪榮糾正他們的想法,但他仍然決定,返回英山後,要趕緊學會游泳。

27日,救援隊轉戰衛輝,水流逐漸平緩,但水污染程度越來越重,對隊員的考驗也越來越嚴苛。

“當時已是洪水蓄積的第四天,很多地方已臭不可聞,浸泡着動物的屍體和各種生活垃圾,還有污水倒灌。這時候我們就儘量不碰水。”張鵬展喜歡戶外運動,又是退役老兵,深知這種腐臭污水的危害。

但要完全不碰污水,是一種奢望。第二天,完成衛輝轉運任務並撤至新鄉後,張鵬展忽覺膝蓋以下奇癢無比,“癢得直掉眼淚,又不敢撓,酷刑一般”。

領隊段友元立即向當地紅十字會彙報,並安排專人將他送往醫院進行檢查。幸好結果無大礙,進行碘伏消毒並敷藥後,情況好轉。

“這是自2011年父親去世後,第一次哭。”休息一天後,重新投入戰鬥的張鵬展說。

當晚,回到駐地,汪榮給早年離異的父母分別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母親忍不住哽咽;這邊,汪榮也紅了眼眶。

“想家了。”掛了電話,這個1993年出生的大男孩流着淚說。

老闆、村民和教師

英山曾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定點扶貧縣,2019年順利脫貧。

六年來,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累計向英山投入幫扶資金1.3億元,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全覆蓋,全縣95個村建立“博愛家園”,20個村建立衛生站,實施生計發展項目13個。

此次奔赴河南救災的16名紅十字救援隊員中,就有4人來自“博愛家園”項目村,還有2人來自紅十字學校,1人來自紅十字冠名醫院。

隊員陳默是石頭咀鎮水口村村民,也是一名退役軍人、預備黨員。

此前,他一直在上海等地打工,今年年初返鄉創業,在當地政府、紅十字會幫助下發展水產養殖,預計年底可出魚三萬斤。但在最關鍵的7月,聽說河南發生洪災,縣紅十字會即將派出救援隊,他主動報名。

張鵬展是一名個體老闆,手底經營着四五家汽車維保店。此前,他對紅十字會知之甚少,但隨着總會定點扶貧工作的開展,目睹城鄉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他也被紅十字志願服務理念所打動。

今年6月,根據縣域及周邊地區汛期易發洪澇災害的現狀,英山縣決定成立全省第一隻紅十字水域救援隊,聘請全國優秀師資進行專業培訓,張鵬展主動報名。

培訓爲期7天。第5天,鑑於河南災情嚴重,急需支援,英山縣紅十字會決定以戰代訓,連夜出征,向河南選拔並派出隊中表現最出色的學員,其中就包括張鵬展和汪榮。

23日晚11時許,張鵬展接到通知,與妻子匆匆道別,便開着自家的牧馬人,一路歇人不歇車,星夜兼程趕赴新鄉。

這輛牧馬人,涉水深,動力強,還能運載救生艇,在新鄉、衛輝等地發揮了極大作用,卻也因此經歷了此前從未遭遇的磨難,水泡水淹,負創累累。“故障燈全亮了。”張鵬展雖然有些心疼,卻並無遺憾。而讓他更高興的是,用這輛牧馬人,從被洪水圍困的社區中,順利轉移出了一名又一名羣衆。

24日晚的一次深夜救援,讓他印象深刻。

“當時已是深夜10點多,我們收隊返程,路過一家工廠門口,忽然聽到附近傳來呼救聲,經現場查找,發現是一名年輕人,正掛在樹上向我們求救,已不知被圍困了多少天。”張鵬展立即和隊友將他從樹上救下,並從他口中得知,工廠深處還有7人被困,已經3天沒喫沒喝。而他則是因爲年輕、體力好,受大家委託出來尋求幫助,沒想到自己也被困在了樹上。

夜深如墨,暗流洶湧。就着手電筒的燈光,緊急的救援行動再次開展,又是大半個小時過去。

等到將所有羣衆從工廠中轉移出來,返回駐地,匆匆扒了幾口飯,他才感覺自己拿筷子的右手,已經在微微顫抖。“從心裏講,這次在培訓中學到的技能,一輩子都不想用上,但等真的用上了,我們一定要知道如何自救、如何救人。”張鵬展說。

此次領隊、英山縣紅十字會副監事長段友元也有類似感受。“培訓第一天,有些冬泳協會來的隊員直接脫掉衣服就往下跳,被幾名教練當場制止,他們這才知道,水域救援不僅不能脫衣服,而且要穿衣服,還要穿救生衣。”

“救援不能盲目,更不能逞一時之勇。”段友元希望,經過這場培訓和實戰,能夠爲英山、爲湖北留下一支水域救援的種子,“將來不只別人能救我們,我們也能救別人”。

消殺進行時

7月28日,完成水域救援任務後,英山縣紅十字救援隊就地轉入防疫消殺。第三批10名隊員也已到位。

30日下午4時,張鵬展、汪榮、陳默、熊攀等來到新鄉市鳳泉區耿黃鎮東魯堡村,執行既定20餘萬平方米的消殺任務。

“根據工作安排,我們每天早晨8點開始,中午12點結束,中午在駐地或消殺點附近休息,下午4點繼續,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收隊,避開正午最烈的日頭。”段友元說。但這種安排,也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洪水過後,烈日炎炎,只是站在太陽底下,便已感覺炙熱難耐,何況隊員們還要揹着七八十斤的消殺設備,穿着密不透風的防護服。

看到隊員們的辛苦,村幹部找來了三輪車,招呼大家上車,一直送到車輛無法通行的地方,且一直等候,直到隊員結束消殺任務返回。

“雖然我也不懂啥叫消殺,但你們既然來幫助我們,那我們能搭把手,就要搭把手。”開三輪車的朱老漢說。此次洪災,朱老漢家中損失嚴重,精心伺候的10畝葡萄全部被淹,積水至今未退,多年心血化爲烏有。

“目前,區裏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預防大災之後起大疫,但僅憑我們根本忙不過來,多虧了你們能來。”區疾控中心胡女士介紹,鳳泉區屬於泄洪區,目前除了耿黃鎮,西邊大塊鎮整鎮被淹,積水仍未退去。

“水退人進,越是積水嚴重的地方,動物屍體、生活垃圾等腐爛變質,對附近居民的生產生活就更越危險,也容易滋生蚊蠅,傳播疾病。”紅十字消殺志願服務隊新鄉副隊長、廣西紅十字救援隊隊長何振鵬說。目前,廣西、英山兩隊已經聯合組隊,在區疾控中心的安排調度下,逐村進行重點消殺。

看到隊員往返奔波勞累,胡女士協調臨近醫院爲隊員們安排了臨時休息場所:一間堆滿藥品的倉庫中,橫七豎八在縫隙中塞滿了摺疊牀。

7月30日中午,河南省新鄉市耿黃鎮魯堡村,紅十字志願者們在堆滿物資的當地醫院的會議室內休息。

“挺好的,起碼有空調。”1997年出生的熊攀說。他與汪榮是同事,同屬英山特警,也是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後,第二次參與防疫消殺。

晚上10點,完成當天的消殺作業後,救援隊正式收隊。

返回駐地後,疲憊不堪的張鵬展再一次撥通了家裏的電話。這是他在河南救災期間,釋放壓力和溫柔的心靈休憩之地。

“爸爸放心!在外邊注意安全,家裏的事情除了媽媽,還有我呢!”看到他的笑容,剛剛初三畢業的女兒,在電話裏那頭朝他大喊。 【糾錯】編輯:葉輝

來源:荊楚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