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青山,頭頂藍天,鳥語花香,遊人如織……這番美景很難讓人把它與“垃圾處理廠”聯繫在一起。然而,正是這樣的“神奇工廠”已成爲引領城市綠色時尚的新生力量。近日,廣州在國內首創“循環經濟產業園+環保主題公園”新模式,將全市七大循環經濟產業園納入廣州公園名錄,以低碳環保爲主題,打造集現代園林景觀、環保科普教育展廳、運動休閒娛樂、產業服務平臺構建爲一體的複合型環保主題公園。

過去,“垃圾圍城”曾是困擾城市發展的一大問題。人們對垃圾處理“髒亂差”的固有印象,加深了“垃圾處理廠”的鄰避效應。如今,廣州的環保主題公園不僅實現了變廢爲寶、物盡其用,而且重塑了固體廢物處理產業的形象,顛覆了公衆對傳統垃圾焚燒廠的認知。以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爲例,其一年產生的電量可覆蓋約20萬戶居民一年的生活用電,污水經處理後實現零排放,爐渣所製成的環保磚用於市政道路建設,成爲了廣州花城綠城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

這是廣州首次探索由企業在林地上建設一系列環保主題公園。在這方面,廣州敢飲頭啖湯,創造了“全國第一”。2020年,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被評爲國內第一個以固體廢棄物處理爲主題的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入選“第一批廣州網紅打卡地名單”及廣州市內遊精品旅遊路線;2021年,仙村循環經濟產業園被評爲國家3A級旅遊景區。廣州的環保主題公園標新立異,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均處於全國領先位置。

一方面,環保主題公園的“新”在於善於跨界整合資源。這類複合型環保主題公園把生態、生產、生活融合起來,充分發揮“環保”“科普”“公園”等多種功能,不僅實現了園區自身的環境修復,而且促進了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憑藉科技創新和多元複合的功能定位,環保主題公園完成了從“鄰避設施”向環境友好型設施的轉變,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多贏”。

另一方面,環保主題公園的“新”在於善於與公衆互動交流。實踐證明,只有一改封閉的孤島形象,與城市發展充分融合,開放更多友好的活動空間,向周邊居民回饋更多民生實惠,“垃圾處理廠”才能真正走出鄰避困境,實現開放融合式的發展。譬如,設計開發垃圾分類互動遊戲、卡通環保宣教片、全息系統等科普展示項目,提供全方位的環保科普體驗式情境教育。再譬如,依託各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的環保科教中心,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涵蓋參觀、實驗、互動遊戲、開放式討論等形式的校外環保課堂。

在廣州,逛環保主題公園正在成爲綠色生活的新時尚。可以預見,通過最大限度發揮“公園+”的服務功能,廣州的環保主題公園將成爲助力區域經濟“綠色轉身”的重要載體。

文/廣州日報評論員 楊博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楊耀燁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胡俊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文章